导视:
台湾退伍老兵洪中海,捐出毕生积蓄600万新台币,帮助贫苦军属,被福布斯评为亚洲慈善英雄
王翎芳:他的一条毛巾已经用到只剩下很薄的纤维。
主持人:洗烂了。
王翎芳:对,洗烂了,一丝一丝都看得到,就是从毛巾的这边看得到毛巾那边的墙壁。
石述思:穷人慈善有时候其实总有那么一种味道,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主持人:精神的力量。
主持人:对岸怎么想,桌上谈一谈。大家好,这里是海峡卫视在北京为您制作的《小马哥开会》,介绍一下今天两位开会的嘉宾,一位是来自台湾的著名媒体人王翎芳小姐,欢迎您。
王翎芳:大家好,谢谢。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我们的老朋友,大陆著名的评论员石述思老师。
石述思: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说一件什么事呢?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叫洪中海,是一个台湾老兵,省吃俭用,生活俭朴,却在高龄之时捐出了600万新台币,相当于120万人民币,这个钱被用作救助台湾老兵的遗眷。
王翎芳:最近有人到他的居家去拜访他的时候发现,他的一条毛巾已经用到只剩下很薄的纤维。
主持人:洗烂了。
王翎芳:对,洗烂了。一丝一丝都看得到,就是从毛巾的这边看得到毛巾那边的墙壁。
主持人:那就跟蜘蛛网差不多。
王翎芳:差不多就是蜘蛛网,蜘蛛网毛巾,对,他对他自己的生活是非常的刻苦,但是他这一生就是很乐于帮助别人。洪老先生最早的一个捐赠是把他的房子捐给他的同袍,这个同袍是有很多的小孩,可能居住环境不好,吃的不好,用的不好,所以他就认为自己用不到这个房子,他就把他自己名下的房子过户给他这个同好。
石述思:这个老人的故事其实让人感慨很多,你看我们过去做慈善老讲谁,巴菲特、比尔·盖茨,都是大款。
主持人:世界级大款。
石述思:有钱了做慈善。突然冒出一个台湾老兵,用蜘蛛网的毛巾我觉得他做这件事,挑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你不觉得勉为其难吗?就是说像这样的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上是不应该做慈善的。
主持人:对,你攒点钱自己养老就完了。
石述思:今天你这个节目特别关键,你将慈善的概念完整了。实际上人类社会的两种慈善终于在今天的《小马哥开会》的节目里。
主持人:交汇了。
石述思:对,完成了一次修复。穷人慈善有时候其实总有那么一种味道,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主持人:精神的力量。
石述思:我们台湾同胞举出这么一个伟大的老兵,那我得还他一个伟大的老兵。
王翎芳:是吗?
主持人:也是老兵。
王翎芳:愿闻其详。
石述思:他是一个传奇,老人叫白芳礼,入选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这个老人74岁的时候说我零敲碎打一辈子做了善事了,我应该寻找一个方向,74岁他开始寻找方向,方向是哪儿?他是河北的,河北乡下,孩子很苦。
主持人:上不起学。
石述思:上不起学,没有午餐吃。
主持人:是。
石述思:上了学校没有饭吃,他说我怎么能帮他们?教育嘛,老人喜欢孩子。他说教育事关一个民族的未来,但是白老没有钱,白老又不认识太多的字,没有太丰富文化知识,没有什么技能,老人74岁就一个条件,身体好,当板爷。
王翎芳:哇!那不得了。
主持人:拉三轮车挣钱。
王翎芳:对,用自己的劳力。
石述思:他还对一些特殊人群减价,收费还低廉,军烈属免费运,免费送。然后他帮助的孩子几千名。
王翎芳:我觉得这样的人都是有中心思想的人。
主持人:什么中心思想?
王翎芳:比如台湾这个洪老先生,他在医院里面,最后他还是不断地想要把他的积蓄送出去,我们医院里面的护士小姐和医生都把他挡住了,因为他身体也不好了。
主持人:说你留点钱给自己吧。
王翎芳:对,他需要养老,也许他身体也需要医药费。可是有一天,有曾经被他帮助过的一对母子,他们从很远的地方到台北,因为他是花莲县的人,到花莲县去看他,然后他们老远带着一锅鸡汤,这个老先生已经不太能够自己喂食了,他们就像个亲人一样的,一汤匙一汤匙地喂他鸡汤,当时他就跟护士讲了一句话,他说这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被我帮助的人,我不认识的人,拿着一锅鸡汤来看我,并且像家人一样地喂我一口一口的鸡汤,我觉得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候。
主持人:所以您说的这个中心思想我这么理解,我也做过帮助别人的小事
石述思:比如说呢?
主持人:比如说同事家里人急病,钱不够用了,他自己也没那么多钱,我就把我的钱给他。
石述思:你是属于广义的慈善,你这更像助人为乐。慈善更多地体现在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这两位老人家,他们帮助别人的原因是什么?
石述思:我来说一下。
主持人:他为什么帮助陌生人。
石述思:因为人类有三样东西是无比珍贵的,第一叫真,交给了科学它老人家。第二叫善,交给了宗教它老人家。第三叫美,交给了艺术它老人家。当然有时候艺术是个女的,叫维纳斯,很性感,也很美丽。这个善就是说首先这俩老人有一定的宗教情怀。宗教情怀我们中国受一种宗教影响比较大,叫佛。怎么形容菩萨心肠呢?用两字,慈悲。
主持人:慈悲。
石述思:第一慈,人家俩位老人捐助的都叫素昧平生的人,不论对方是谁,就是众生皆平等,能接受你的善意,当然他会选择一个,这些人是陌生的。
主持人:陌生人。
石述思:但是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倾其所有,就是尽心尽力,不以金钱,我们看到不是那钱,那钱相对来说,咱仨也都能拿出那么一笔钱来,但是它背后投射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是让人非常非常感动的。
主持人:这一总结我对慈善的理解又近了一步,另外我想问一下,我们正在看电视的观众朋友们,按照石老师对于慈善的定义,您是否帮助过素昧平生的人?您上一次做慈善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广告之后小马哥继续开会。
( 广告)
主持人:广告回来我们继续开会。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一下两位,先问石老师,您上一次做慈善是什么时候?
石述思:我觉得要是从小的慈善,我有一个习惯,这习惯比较个人化,只要街上碰见老人做乞讨,我都给钱。
主持人:可是。
石述思:可是,你肯定要问骗子是不是占了80%,这是慈善的另外一个定义,慈善不问对方是谁,只问自己能不能得到快乐。而且老人我一直有说,老说咱们这个社会,有时候比如说人道德滑坡到有点没底线了,倒一老大爷也没人扶了,但是我一直坚信一个观念,老人、一定要给他钱,我今天要郑重地呼吁,哪怕他在骗你。第一,老人能拉下老脸当乞丐不容易,你那些理由都微不足道,骗你怎么着了,拉下老脸都不要了,那决心得下多大。
石述思:第二,孩子,骗子更多,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我给他钱我会考虑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说我给他一块钱,他回去少挨一巴掌,我有时候知道,可能被一个坏蛋…
主持人:被胁迫了。
石述思:当然我也说有一些微博,有一些善良的公共知识分子来拯救他们,我也非常赞同,但是救不过来怎么办?给他钱,少挨打,没办法,我一块钱买他一耳光,这就是真实的想法。
主持人:是,王小姐您说说,您上一次做慈善是什么时候?
王翎芳:我最近的这次是我去写游记,我在澎湖写游记的时候,因为澎湖老人比较多,那一次我经过一个民宅,一个老人独居,她行动也不是特别方便,然后她想要吃点东西,我看她也是好几天没有洗澡了,这样子我就进去跟她聊天,帮她把柜子里面的一些食物拿出来,热给他她吃。然后同时呢,我看她有点脏,我帮她洗了头,然后帮她擦擦身体这样子,那我当时很快乐
石述思:就是说我们三个人其实共同找到了慈善的真实的一个定义。
主持人:让自己快乐。
石述思:自己快乐。
主持人:帮助别人其实让自己快乐。
石述思:对,其实慈善真的有时候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不在乎对方的感受。
主持人:这么说,我们说的都是个人的一些行为。我倒挺想知道的,现在我们在大陆想做慈善的话,有哪些渠道和方式?我说一个,中国红十字会,这是一个,通过他们进行捐助。
石述思:在大陆主要三个渠道做慈善,第一个你说的红十字会,属于官方渠道,因为它虽然说也叫NGO,但是行政化的色彩,行政化,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由行政主导的,就是有困难找组织,组织就得成立慈善机构,帮助穷人,这很正常,这跟我们国家这些年历史沿革有一定的关联。第二个就是李连杰,壹基金是民间NGO,它是属于一个在多少年的一个探索,然后努力的过程中给予它了一个合法的地位,它终于作为民间NGO组织,民间慈善的NGO组织可以进行公募,过去它他只能进行私募,公募、私募很简单,公募是向公众募捐,私募只能向特定的个体募捐,它的规模各方面,影响力都是受到巨大的影响。第三个陈光标那种慈善,自己干,主要是这三个渠道目前并存。
主持人:石老师给我们说了大陆的情况,王小姐在台湾有哪些做慈善的渠道?
王翎芳:台湾的慈善渠道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的两种,主动型的渠道就是有一些相关的基金会,还有一些开放给大家来捐款的一些民间和政府的机关单位,这两个算是主动性的机构,那被动性的机构就是媒体,媒体算是一个很大的被动性机构,因为它可以去报道非常多的个人的一些状况不佳的,那就会有非常多的善款,甚至是涌入到媒体都可以组织一个临时性的慈善机关。
主持人:比如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或不治之症,大家来帮助他。
王翎芳:对,没错,没错。
主持人:我想问您,如果我捐出了一笔钱,我要怎么判断这比钱我是否该捐?这个渠道是不是值得让人信任的渠道?有什么评判标准没有?
石述思:最核心的评判标准其实王小姐已经说出来了,透明度。
王翎芳:对。
石述思:就是说这个慈善机构的运营,是不是能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
王翎芳:检验。
主持人:钱都去哪儿了?怎么花的?
石述思:第二,他的管理是不是完善,是不是定期对他的帐目进行公开。是不是确实有一些可见的,一些慈善的行为和项目摆在你面前,当然了还要综合考量别的问题,什么问题呢?我告诉你,考量他的运营成本是不是按照国际惯例,你像台湾的运营成本是3%,我们很多慈善机构都达到了10%,有些甚至更高。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运营的成本,第三它的监督是不是完善的,这些都是你衡量一个慈善机构是不是值得信任,是不是现代,是不是符合法制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主持人:如果以这样的透明度的标准来要求,比如说现在我们说起了很大作用的,好的作用的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机构、这样的单位,它是不是能够达标呢?
石述思:目前恕我直言,还不能够完全达标。因为红十字会我刚才说了,它的身份还没有完成真正的转型,完成自己的行政化改造。第二个,它现在的监督是内部监督的。最近由于郭美美事件他开展了一个自查自纠的活动,就是两个渠道来查,一个是审计署查出来,花了400多万不知道去哪儿了。第二个就是他内部各个分支机构自查自纠。而这个注意,请注意,是不向社会开放的。
主持人:可这样的漏洞我想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也难以避免,
王翎芳:其实比较想在这儿补充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用再多的制度,再多的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去规范这个慈善,但是总是会有漏洞,这就是可以体现在台湾。台湾已经够完善了,比如说你可能成立一个基金会,因为基金会是可以免税的。不管你做在艺术、还是文化慈善上是免税的。可是假设你今天是一个孤儿院,然后我要捐钱,因为我的基金会捐钱给你,我可以跟你谈好,我可以跟你的管理阶层谈好说我给你100万,但是你要反馈给我50万,这个50万是帐面上消失的。
主持人:拿回扣。
王翎芳:对。
石述思:这是洗钱。
主持人:就是洗钱。
王翎芳:对,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不这样子,大家都不想去成立这个基金会行善,至少我还可以拿到50万。这个事情是全世界都有的,我们也不要去避讳去谈,重点是你为什么要行善?你捐的钱,你的内心该怎么想这个事情?那我觉得这个还是要回归到中国人五千年的传统里面的人性本善,这样的一个思路去进行所有的慈善事业,我们才能真的去管理好慈善事业,真正的一个出口。
石述思:我特别认同进行慈善的启蒙,回到慈善的本质,如果说利用慈善行骗,这确实叫没底线了。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行为,那我觉得这种事情的确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主持人:对。
石述思:当然对于一些真心想行善的人,我就觉得也不能受这些人的困扰,因为确实它不能为外物所动,慈善的本意就是你内心的一种感受的释放,你想获得这样的一种叫快乐或者幸福的感受,你去帮助别人。至于对方感不感恩你都不在乎。
主持人:那是他的事情。
石述思:那是对方的事情。
主持人:所以我做一个小概括,所谓慈善就是向善之心做好事,那么如何去激发我们自己,包括身边人的向善之心,广告之后我们继续开会讨论。
(广告 )
主持人:广告之后小马哥继续开会,如果您有时间一定要登录到我们节目在新浪的官方微博,把您做过的好事,包括您想做的好事发表给我们,我们互动一下。接下来我们要谈的一个话题其实最重要,因为说了半天慈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做它,如何激发每一个人自己的向善之心。我们传统的文化教育里面,一般是怎么教育小孩子说你要向善,当然不一定用慈善这个词,但是怎么教育孩子说你应该做好事呢?
王翎芳:其实我觉得一个最基本的,就是第一点,教小孩子绝对不能自私,我想自私是一个要不得的行为,一旦他开始学会自私,他绝对不可能对别人付出,那慈善是一种给予。如果你拿自私当做你教育小孩最基本的一个原则的话,这个小孩就算长大了,他也无法体会慈善所给予他的快乐,自然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一定越来越不慈善,所有的慈善就会变成假的,就会变成一个形象制度。所以我觉得教育孩子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自私,从给予里面得到快乐。这个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如果小孩能体会得到,我想体会是用心去体会,用脑去了解,这样我觉得我们几乎不太需要再给他太多的科学化的管理,他随时可能都在让自己用慈善而快乐着。
主持人:对,石老师刚刚喜获贵子,您想过这个问题吗,怎么让自己的孩子去帮助别人?
石述思:因为小孩,我同意王小姐的逻辑,首先来激发他的善心,我会先讲一个台湾的故事给他听,因为那儿有一个叫大悲寺的地方,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灵魂归于大悲寺,然后孩子就会问我为什么?因为大悲寺是以慈善文明于世界的,帮助了太多的人。还有一点慈善的,大悲寺的香火是不收钱的。有时候在人世间,在一个商业社会很发达的时期,不收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主持人:您孩子听得懂这些吗?
石述思:我相信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能接受这样的东西。还有一点,西方的教育其实跟东方不一样,比如说在讲一个人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只能我们变成行动了。比尔·盖茨,你会问我一个问题,说一个为富不仁的大款,怎么在变成全球首富,拥有580亿美金家产的时候突然做了慈善?OK,我会讲这么一个故事。从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是整个社区的模范,因为他妈妈梦想着有一天孩子有了出息,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她什么都没做,就在社区里天天帮助别人,天天去图书馆里,去借有关洛克菲勒、卡内基那些慈善大家的书籍来阅读,小比尔看在眼里就记在心里,就慢慢的……
王翎芳:潜移默化。
石述思:就像模仿秀,所以西方告诉我们一个教育的方法叫言传不如身教。所以你要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有爱心的这么一个人,你就在他面前扮演真人秀吧,继续帮你的有困难的同事,将来这个孩子一定成为领导者。因为只有征服人心的人才有可能当未来的领袖。
王翎芳:对。
主持人:对,这个榜样的作用,还是那句老话,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石述思:你是要启蒙。
主持人:要启蒙。
石述思:要唤醒,他本来就有。
王翎芳:并且希望它起了一个蝴蝶作用。
主持人:您说如何启蒙自己?
王翎芳:多看看一些善良、美好的事物,然后对于丑陋的事物多给予一些同情。
主持人:同情丑陋的事物?
王翎芳:对,因为丑陋的事物一旦发生了,肯定它里面有很多不是那么,我想发生丑陋的事物很多人在这个里面都不是很愿意的,就好比我们看到一个断了腿的乞丐在路上走,他的外形是丑陋,可是他何尝愿意?
石述思:它不叫同情丑陋,它也是一种宗教情怀,叫悲悯之情。
王翎芳:对。
石述思:其实就在佛学里面,对于哪怕犯过错误的人,做过恶的人都还希望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佛从不怨谁,只悲悯,不控诉。我觉得这个其实虽然说我们可能都是饮食男女,属于肉眼凡胎,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其实有些精神理念还是有所感,他会教授你宽容,有包容心。
王翎芳:对。
石述思:你没有包容的人很难实现善良。
王翎芳:对。
石述思:所以你要说从孩子做起,要做慈善很难,首先他有点知识吧,你没知识怎么做慈善,自己都养活不了家,现在这个年代。第二他有点见识吧,你不能变成读书机器。第三得有点胆识,做慈善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王翎芳:对。
石述思:因为你需要承受很多,有时候甚至还承受误解呢。
王翎芳:对。
主持人:说到这儿我想起我的本家马丁路德金他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伟人,因为每一个人都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这么理解,这个贡献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