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故宫科技检测人员被指系文保外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2日04:03  新京报

  针对7月4日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故,故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故宫之所以直到现在才对外公布此次事故的情况,是由于要摸清事故产生的原因,并表示在没有搞清原因的情况下,将对相关当事人造成伤害。

视频:故宫副院长称未下达封口令 否认瞒报26天来源:CCTV新闻频道

  不过,故宫的这一解释并没有完全解除公众的疑问。针对我国“文物法”以及“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中关于文物损毁的相关规定,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

  新京报:你怎么看故宫瓷器损坏的事情?

  谢辰生:按照规定,故宫应该在2小时之内将事故报告给国家文物局。不管是国家文物局还是属地文物局,都没有及时收到文物损毁的报告。这是不对的。

  新京报:故宫表示是想把事件原因调查清楚之后再上报,认为并非瞒报。

  谢辰生:你(故宫)发生事件了就应该上报,至于事件是怎么回事,可以继续调查。但是你要在第一时间上报。规定当中也没有要求你必须把事件调查完毕之后才上报。

  新京报:那么就是说“文物法”与“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之间不矛盾?

  谢辰生:不矛盾。损坏和调查是两个事情。发生文物损毁,2个小时是调查不出结果的,但上报信息是让主管部门知道你损坏东西了。隔了这么多天不上报,恐怕是不合适的。

  ■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四十八条:

  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

  “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

  第八条 国有文物事业单位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或者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国家文物局报告。

  (一) 属于一级风险单位的文物收藏单位发生文物丢失或损坏的;

  (二) 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发生一级文物丢失或者损坏的;

  ……

  ■ 相关新闻

  停展“与事故无关”

  本报讯 故宫昨日表示,“宋代官窑瓷器展”停展与瓷器损坏事故无关。

  此前,在故宫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条展览信息的调整。消息称“宋代官窑瓷器展”以及“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展”将自2011年7月18日(周一)起停止开放,延禧宫区域也将同时关闭。有人怀疑,这项展览与故宫此次宋代哥窑代表作青釉葵瓣口盘被损存在联系。

  故宫表示,此次展览调整是由于故宫古建大修的需要。据了解,由于古建修缮而进行的展览调整在故宫中比较普遍。例如在今年的4月底,故宫也是因为内部调修,对弘义阁、乾清宫西庑展厅临时关闭,其中的皇朝礼乐展和清代万寿庆典展暂停开放。

  故宫文物出库安保流程

  签字 无论是文物检测还是展出,提取出库时,需由故宫博物院(微博)副院长、部门主任、项目小组层层签字。

  记录 所提藏品明细、时间、人员等信息都要一一记录。

  录像 提取过程全程录像监控。

  警卫 在提取文物时有两名警卫全程陪同。

  跟踪 每次文物检测都由古器物部及实验室两个部门配合。实验室技术人员不接触文物。在提取文物、搬运,甚至放置检测台上,都由古器物部专门人员跟踪负责。检测时,两个部门工作人员均在场。

  在国外展出时,故宫还会对展品投保,整个参展过程也会全程录像,由古器物部和展览部工作人员全程跟踪。

  据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

  ■ 焦点

  故宫对于宋代瓷器损坏事故的解释并未完全平息公众质疑。昨日,故宫相关负责人,文博界相关专家再次发表意见。专家称故宫缺乏国际通行规则的“预检测”,且科研人员缺乏文保经验,这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1 政府部门何时接到汇报

  文化部称故宫有关负责人昨日上报

  故宫:事故已经上报。

  文化部:故宫已上报相关情况,昨天故宫有关负责人已到文化部进行当面说明。

  北京市文物局:根据“文物法”的规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截至昨天,市文物局还没有收到故宫的有关上报文件。

  2 提取文物是否经审批

  故宫称科研提取一级文物不需上报

  故宫:在业务工作中提取文物一般是由文物管理部门主任签批到文物管理处审核,再报主管院长批准方可执行。

  文博界有关人士:国家一级文物的复制是需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而如果是进行课题研究,经过故宫内部的层层审批之后,也可以提取文物。不过,作为科研部门的文保科技部无权直接提取文物,只有古器物部可以进行,提取前要提交相关报告,提取人、部门主任要对提取确认签字。在提取一级文物时,除了上述环节外,故宫主管副院长也要签字确认。

  这些环节之后,古器物部会将文物送到有关部门,如文保科技部。双方在此时还要对文物的情况进行检验和确认,提供文物的照片、文字说明,双方要对此再次签字确认。在完成上述交接手续之后,科研部门的实验室才算正式接收文物。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故宫的文物出库安保程序在全世界博物馆当中属严格的。

  3 科研者是否缺文保经验

  专家称科技人员是“文保外行”,此系漏洞

  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实验室于2005年建立,有一整套陶瓷研究设备。技术人员有文物安全方面相关培训。该研究所9名工作人员,都是“理工背景”。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李彦君:故宫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是科技检测方面专业人士,并非文物专家。“可以说是文保外行”。此事暴露出部分故宫人员缺少文物经验和技能,文保培训上存在漏洞。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在国外类似的实验室里,会综合配置各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不是完全由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构成。只依靠科学仪器的纯技术类的检测研究是不够的。

  文博界有关人士:“这是一个人为的责任事故。”在以往故宫管理当中,从事修复的科技人员,工作不达到10年以上,通常不能接触一级文物。此次出现一个科技人员单独测试一级文物,可以说是一个管理上的重大漏洞。

  4 现场是否只有一个人

  故宫称除了科技人员外还有管理人员在场

  故宫:科研人员是一人,但现场还有文物管理人员在场,这是规定。

  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平时都不直接接触文物,测量的时候,都是故宫古器物部的人和科研人员同时在场。但现在测量时,科研人员只有一个人在现场。这是以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

  5 实验是否经过“预检测”

  专家称“预检测”系国际规则,但故宫没有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据国际通行的文物检测方式,在正式实物检测前,要进行“预检测”。检测员先会按检测品原样烧制2-3个石膏模型,以石膏模型作为实验,多次检测记录下数据、步骤等,确认无误后才放上实物检测。采用了预检测,可最大限度避免因操作失误及机器故障导致的文物损坏。

  “故宫检测实验室显然没有‘预检测’这个环节。”而且,故宫之前实验也没有进行过“预检测”的环节。这跟人员培训滞后也有关系。

  6 测试仪器有哪些缺陷

  专家称国内设备缺少安全感应装置

  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仪器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台仪器在输入一个数值后,没有再次确认功能。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据悉,这种检测设备国内外均有使用,价格不菲。国内设备缺少安全感应装置。这种装置类似于地铁、电梯的安全感应门,只要有物体夹在中间门就会自动弹开。同理,有了这种装置,即便是检测人员输入错误数值,控制仪接近检测物时会自动停止,很好地保护文物不受挤压。

  7 公众如何监督故宫文物

  故宫称8273件一级文物将来会有电子版

  故宫:目前故宫共有一级文物8273件。

  随着文物清理工作的结束,目前正在编辑藏品总目,将来会有完整的电子版供公众检索。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佳琳 刘泽宁 见习记者 黄锐

  “故宫受损瓷盘用不着修复”

  尽管修复“不成问题”,但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专家建言展出碎片作为警示

  7月4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一级乙)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

  这件文物应该如何“善后”?如何修复?用不用修复?尽管不少专家认为,修复瓷盘不成问题,但在修复必要性上并不支持。

  【用不用修复?】

  修复也不能再回到本真

  尽管故宫称损坏国宝可修复,但收藏家马未都称不可能恢复原貌,他解释说,“无法修复”不是说不能修复,确切地说是无法修复成原来的状态。

  他说,如果一个人因为硫酸“破相”了,可以通过整形修复,但因为“破相”了,不可能和原来一模一样。“修复是可以的,也非常简单,六块粘起来。不需要想象不出来的、什么复杂的技术,瓷器修复靠粘合剂,但不可能修复到原始的状态。”马未都介绍。

  此外,马未都还说,故宫宋瓷损害对于公众而言“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才不正常”。公众需要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公众是非专业的人士弄不清楚,但有权知道这样事情。他介绍说,文物损坏的问题历史上的博物馆都有过,对外界而言,大家可能觉得是一个很大的事,但是在内部这种破损,包括出国展览,历史上都有过。

  展示六块碎片警示后人

  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CEO、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认为,“其实这次受损的瓷器完全用不着修复,破了未必是坏事”,赖海建称,因事件重大,此次文物破损定引起故宫在管理及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上的重视。

  他建议把六块瓷盘碎片摆在一起长期展出,用以警示文物工作者,提醒游客保护文物,更有价值。

  此次受损宋瓷修复后价值是否会因此大减?赖海建称,文物的价值不能单以经济价值来衡量。作为一个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事故中的瓷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其实并没有因为损毁而减少。

  【该怎么修复?】

  复原一厘米缺口花20天

  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介绍,目前损坏的文物破成6瓣,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不成问题。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CEO、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也说,这件破损文物可以修复,按照不同需求,有不同的修复方式及效果。

  据介绍,文物界对瓷器修复分结构性修复、博物馆级修复和商业性修复三种方式。结构性修复最简单,将文物简单拼接,用于一般的考古研究;博物馆级修复能将瓷器表面修复完好,非专业人士看不出瑕疵,但内部胚胎等还有待完善。

  商业级修复需要把破损残缺的古陶瓷修复得完好如初,使其能够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因此这种修复要求技术水平极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一厘米左右的裂缝或缺口,如仅用手工的话,就断断续续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来精心复原。

  故宫修复陶瓷水平一般

  据介绍,目前社会上的修复还是以博物馆级修复的为多,虽够不上商业修复的标准,但还基本上还原了陶瓷的本来面目,也不会对陶瓷有太大的损伤。

  至于具体用哪种方式,能修复到什么程度,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CEO、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称博物馆级修复就可以了,没必要用商业级修复,并且国内瓷器修复水平有限,据他了解,故宫博物馆对书画字绣和青铜器等修复水平较高,修复陶瓷的水平相对差些。

  而商业修复,日本技术最好。利用高分子材料,修复处文物的颜色、光泽都不会有痕迹,达到“肉眼看不出修补痕迹”。

  【处罚】

  操作者或被行业禁入十年

  对于故宫文物因人为失误导致破损一事,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说,“给责任人处分是必须的,即便是无意中损坏,因为失误造成,也是犯了错误。既然是搞这个机器,就应该对机器的性能非常了解。如果是机器本身的问题,每次测试之前也要进行检查,如果机器没有问题,那么就是操作中存在问题,这是不允许的。”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于无负责造成的珍贵文物损毁,除了有行政处分之外,对于情节严重者还有非常严厉的处罚措施,如被开除公职,或吊销从业资格,甚至是10年内不得担任文物管理人员或从事文物经营活动等。据谢辰生介绍,目前还很少有人受到过这么严厉的处罚,因为损毁一级文物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文物法》还规定,有的损毁文物的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谢辰生解释说,“刑事责任是针对主动破坏的行为,如果是工作失误,就不能算作刑事责任。总之,还是要对事故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才能确定。”

  【收藏家马未都】

  “没责任心和警惕性最危险”

  昨日,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微博)的馆长、收藏专家马未都,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故宫“宋瓷挤成6瓣”事件,最大的问题是责任心。他说,对待文物没有责任心和警惕性,最容易出事故。

  马未都说,“故宫损毁的文物”是清宫旧藏,乾隆皇帝当年仔细把玩过,还饶有兴致地写下五言诗句:“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恰似标坯相,而能完谧神”。没有想到,事隔二百多年后,碎骨于科学仪器之下,让人扼腕叹息。

  马未都介绍,哥窑的鉴赏价值突出表现在“化残缺为神奇”。哥窑是碎片的,这本来是一个烧瓷的缺陷,结果经过文人的归纳,认识到这是一种美。所以哥窑是典型的缺陷美,他打了个比喻,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属于美的另外一个范畴和境界。

  他认为这件损坏的宋瓷“价值无法估计”。马未都说,损坏的文物即使进行了修补,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原貌,价值大打折扣。

  马未都说,珍贵文物在出库时最容易出问题,特别是文物从囊盒中拿出来,处于“裸放”状态的时候,出问题的几率大。如果不小心,会出现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故宫的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和警惕性,最容易出事故。”他说。

  “根据报道,本来程序上要求两个人都在场,有一个当时不在,那么就是放松了,就出了问题。”马未都分析说,每个博物馆出库后的文物都有各馆要求,有内部条例,一般要求测试时是两个人以上。

  【台北故宫】

  “不是所有东西拿来就检测”

  台北故宫博物院登录保存处处长嵇若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做文物检测时,一般是尽量不拿完整的文物,有出土的话,通常用破片。不得已,要做无损害检测时,就用X光照射,或者拉曼光谱。用光线打下去,测文物的光谱,从而知道文物的成分。这种情形的话,光线打下去,仪器是不用碰到文物。

  她提到了几个注意事项,一是文物摆台面上,以台面不动为原则。万一要动的话,一定要手动,不要电动,自己去感觉,而且速度一定要慢。因为仪器本身变动的话没办法控制,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台面就会爬上去了。

  二是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周围不能只有一个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习惯是,检测人员至少要一个,还要再加他的助理一两个。文物典藏单位,例如像这次哥窑,一定是器物处,如果是书画,那就是书画处。典藏单位的人也一定要在旁边。因为去拿文物,不允许一个人,要最少两个人。这样加起来看,现场最少也要4个人,会让意外减到最低。

  做无损分析,操作者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嵇若昕表示,文物典藏单位对文物要很熟悉,要了解文物发展的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它的一切知识;拿文物也要有训练,虽然做检测的时候,检测员是不拿文物的,但万一他要拿呢,所以也要做训练,这都是基本功。

  对于无损检测分析的频率如何,嵇若昕表示,这要看研究计划,并不是所有东西拿来就检测。主要是针对还不是特别清楚的文物,需要了解成分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泽宁 林阿珍 仲玉维 王佳琳 张乐 见习记者 黄锐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更多关于 故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