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超风”晃过上海刮向山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7日14:56  新民晚报
今天2时许,记者随市气象局工作人员驾移动雷达探测车前往滴水湖畔“追风”“探梅”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今天2时许,记者随市气象局工作人员驾移动雷达探测车前往滴水湖畔“追风”“探梅”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今天8时,浦东临港新城滴水湖南畔,一辆移动雷达探测车在呼呼大风中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上海市气象局信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王勤典在车里已经忙碌了一夜,他却顾不上休息,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雷达回波图,每隔6分钟就往上海气象局的会商室回传一张实时图片。

  虽然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最终免不了“花开花谢”的结局,今晨6时以降级为台风级别与上海“擦身而过”,但昨夜今晨对气象“追风”工作者来说又是一个未眠夜。王勤典说,一有台风就出动“追风”已是家常便饭,“迎着风暴其实也有风险。”

  今天0时20分,记者随上海市气象局的第二路“追风”人马抵达滴水湖南畔夜探“梅花”时,王勤典和同事们已早早建起来了两个便携式自动气象站,调试好各种设备开工多时了。此时,湖边的阵风已达7级。在气象学定义里,7级风为疾风,“步行困难”。王勤典说,从地图上看,滴水湖在上海市区的最南面,距离东海只有1公里。“根据此次‘梅花’的移动路径,这里或许在陆上可以最近距离地观测台风,获取最‘前线’的气象信息。”他指着雷达回波图给记者介绍说,100多公里的地方已出现了较强的雷达回波,说明对流明显。

  移动雷达观测车外狂风呼啸,车里除了“滋滋”的设备声外却有些安静。30岁不到的陈浩君不记得是第几次追着台风而来了。“‘圆规’、‘莫拉克’……大凡有点名气的台风,我们都出动过。”他告诉记者,虽然车上载重16吨,车子能抗10级大风,但每次为了观测效果都会选择距离台风可能路过的最近点,因此,风险不小。“一般到了人和机器都不能承受的状态,我们就会往回撤。这次‘梅花’的风还不算大,我还见过最厉害的一次台风来袭,小树的树干直接就被吹断了。”

  陈浩君说,“追风”就是把最靠近台风的前线实况实时传入中心气象台会商室,给预报员更多信息。“一趟下来要传回上百张雷达回波图。”虽然“追风”有风险,但一遇上较强“对手”,队员们还是兴奋不已。“这次‘梅花’预报的等级很高,我当时就想机会蛮好的,可以抓到一些大回波的资料。”王勤典回忆说,前年这个时候,他也在“追风”,那时候正好“莫拉克”来袭,他和同事一直“追”到了浙江台州和湖州。

  王勤典一进局里就和气象设备打交道。一开始,“追风”就是汽车上装个自动站,现引入多普勒雷达、风廓仪等装备后,采集数据更为精细。

  本报记者 马丹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