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浦东塘桥街道办实施准企业化管理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8日12:54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王楠实习生 徐驰 报道

  打破科室安排,一切围绕项目走;不再是单一的条线分配、每个项目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团队……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将“合作增效”等准企业化特色的管理模式引入社区,以科学的方法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塘桥街道在全市率先试行“项目化管理”至今,已在就业援助、劳动保障、群众文化、社区服务等方面实施了97个项目,深受居民欢迎。

  合力协作居民得实惠

  “项目化管理”对居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以社区养老为例,塘桥有独居老人800多名,原来参与为老服务的只有养老关爱员、居家养老服务员两类共30人,只能对贫困、生活不便的独居老人提供有限的服务。街道通过“项目化管理”,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志愿者协会等部门组成一个团队,“老人关爱员”扩容近10倍,基本实现独居老人服务“全覆盖”。

  97个项目中,有的很“小”,例如今年全面推行的“排药管理”。社区医生为访问对象带来一个特别的小药盒——上下3层,左右8格,可以把一日三顿的药“排好队”,避免独居老人服错药的情况发生;有的很“大”,例如在面对南城区域内由酒店天棚玻璃阳光反射造成的“光污染”,实施“片区解决”。通过该块区社工收集居民们的意见,由南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亚平作为第一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议,最终得以协商解决。

  停车、跨门营业、无证经营……涉及的管理类别、部门单位多。对此,塘桥对“街面秩序管理”立项,建立了由公安、城管、社保、安监、房产、保洁等单位组成的工作团队,化单兵作战为“联勤”管理,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新型的街面秩序管理体制。

  “合作增效”源自美国

  “项目化管理”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

  “街道工作,相当一部分是单一的条线‘落地’,每个人负责一块,相互没有配合。推出‘项目化管理’模式,根据每个设定项目,成立相应的工作团队,工作人员也打破原有的科室(部门)安排,一切围绕项目走。 ”塘桥社区党工委书记奚德强表示,通过社区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重新整合,可以形成“项目全覆盖、绩效全评价、群众享成效”的创新格局,使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和服务。

  将公司管理模式运用到普通社区,这在上海还属首次。记者从浦东新区塘桥街道获悉,目前主要涵盖就业援助、劳动保障、群众文化、社区服务等社区的重点、难点工作,已立项97个。其中一级项目20项,二级项目25项,三级项目52项。

  合理考核业绩挂钩

  项目完成了,并不意味着结束,年末对项目的绩效评价也是重要一环。计划措施、目标任务、预算执行、组织分工、制度管理、质量控制、时间节点、社会绩效等八项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在评价的过程中,塘桥街道也在试点第三方评价模式,将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民主测评三个方面相结合,以此来判定一个项目的总体分数。而这个分数,会与所有参与人员的收入业绩挂钩,从而做到真正的“类公司化管理”。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街道办 公司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