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韶关发现佛教禅宗沩仰宗祖庭正觉寺遗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15: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专家在荒草中找到了21块石碑 专家在荒草中找到了21块石碑

  史学界公认佛教禅宗五大流派之一的沩仰宗弘法起源于韶关,但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无法找寻到沩仰宗祖庭的确切位置。8月15日,韶关乳源县文史专家许化鹏向媒体通报,经过综合诸多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可以确定沩仰宗祖庭正觉寺遗址就在乳源县洛阳镇的一座大山之中。

  遗址碑文佐证沩仰宗祖庭

  15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距韶关市区约60余公里的东坪水库。沿一羊肠小道徒步而上至海拔700多米处,出现一片宽阔的平地,但见断墙残垣、石柱门槛、断碣残碑散落。大多数石碑上的文字风化严重,但仍可辨认“明崇祯十年、清康熙二年、康熙二十六年”的字样。

  据许化鹏介绍,目前已经从遗址中发掘出21块碑刻,其中“重建东华山(镇)正觉古寺碑”的碑文证明了该遗址正是专家学者们多年探寻的沩仰宗祖庭之一———韶州东平山正觉寺。

  “重建东华山镇(正)觉古寺碑”立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每块高125厘米、宽45厘米、厚0.7厘米,青石质、楷书,碑上刻有“东华山镇(正)觉古寺,唐小释迦如来道场”等文字,而仰山慧寂又称小释迦如来。碑文还记录了东平山正觉寺的历史、地形、沩仰宗慧寂禅师经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等年间重修寺宇殿堂佛像事实以及道光十七年重建东平山正觉寺之事宜。

  明代重修的慧寂墓已被盗

  据当地老人回忆,古寺以前一直有和尚在此居住,直至“文革”破“四旧”才散去,而后寺宇建筑也就逐渐崩塌了。

  乳源县旅游局副局长文清良说,古寺的遗址大约有一百亩,已经清理出来露出遗址屋基的面积约有1500平方米。该处曾发现两座古墓,但已经被盗,一块青石质的墓碑,刻有“圆寂开山始祖慧翁性通老和尚之墓”等字样,立碑时间为天运丁丑年(既明崇祯十年)。文清良说:“从碑文看,该墓应该是重修的慧寂墓,但为何明代的僧徒要重修慧寂墓,目前还是一个谜。”

  唐高僧仰山慧寂与沩山灵佑同为佛教禅宗“一花五叶”之第一叶沩仰宗始祖,慧寂在东平山正觉寺弘法20年直至圆寂。该寺自唐代以来,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羊城晚报记者 彭卫

  通讯员 成明 赖南坡 摄影报道

  (发自韶关)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正觉寺 遗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