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许文广介绍《开学第一课》教育思路,期待孩子心理成长、远离极端
开学啦!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教育部联手央视播出《开学第一课》。在节目录制现场,名人和孩子们一起向全社会首次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共同倡议“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开学第一课》创始人、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副主任许文广,讲述四年来《开学第一课》主题的变化、节目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背景的转变,以及录制节目时的小故事。
《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
成长
我要成长,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乐观
我要乐观,每天发现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
自信
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的独特的价值。
感恩
我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每天都想三个值得感激的理由。
分享
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乐越多。
宽容
我要宽容,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沟通
我要沟通,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也做别人的开心果。
关爱
我要关爱,和长辈交朋友,和同伴交朋友,和动物交朋友,和自然交朋友。
赞美
我要赞美,帮助别人发现优点,也通过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
努力
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奉献
我要奉献,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
焦点1 主题
每年重大事件确定主题
新京报:《开学第一课》已运营了四年,但人们是不是对开学并没有对毕业典礼那样看重?
许文广:2008年以前,并没有“开学第一课”这个概念,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了。现在毕业典礼很流行,比如大学里流行“根叔”语录啊,但是开学也很重要,开学是个起点。
在每年的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将通过我们这样一个节目、一个平台来感受一个新的学年,来感受他们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希望“开学第一课”会成为伴随他们人生成长的共同记忆,成为他们人生的“始业课”。
新京报:四年来,《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都是怎样确定的?
许文广:根据每年的重大事件,一年一个主题。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主题是“知识守护生命”,讲述避险知识。2009年国庆60周年,主题是“爱,让中国更美丽”。2010年世博会召开,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今年9月1日,主题是“幸福在哪里”。
新京报:你怎么理解“幸福”?
许文广:原来大家接受的“成功教育”太多了,缺少“幸福教育”。
我们认为,幸福是孩子们应该拥有的一份能力,应该乐观、自信,懂得感恩、分享和奉献。帮助别人会让自己更快乐。快乐健康成长要比成绩更重要。
焦点2 阵容
普通人故事最能打动人
新京报:我发现,各期的《开学第一课》中,明星比较多。
许文广:主要是两类人物,一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健康向上的公众人物,包括演艺界、体育界明星。比如:成龙、邓亚萍、郎朗、李娜等;还有孩子们喜欢的优质偶像,如林宥嘉、陈楚生、李炜等。
还有一类是科技界、教育界、心理学界的知名人物。比如科学家袁隆平、航天英雄杨利伟、“知心姐姐”卢勤、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等。
同样的内容,一般人讲述,孩子们未必喜欢听,由他们喜欢的人物来讲述,接受程度更高。寓教于乐,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方式,与校园知识体系形成补充。
新京报:除了明星演讲外,今年的第一课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么?
许文广:我们还安排了游戏,让孩子们知道分享可以有更多的收获。今年最大变化是,突出了普通人。毕竟成为“成功人士”的概率并不大,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重点穿插了三个普通人的故事,一个是网上流传很广的重庆笃坪乡小学跳MJ太空舞步的孩子们,还有他们25岁年轻的班主任;带着养母上大学的山西“最美女孩”孟佩杰;阳光自信的钢琴盲童刘浩。身边人是最好的榜样,最能打动我们的是普通人的故事。
焦点3 内涵
让孩子靠自己双手收获
新京报:第一课都渗透了哪些教育内容?
许文广:最重要的是孩子心理成长。现在社会上一些孩子长大以后,出现了极端的性格。
在中国,不少孩子与父母沟通有障碍,父母和子女间很少直接表达“我爱你”,孩子们感知不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在关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我们邀请的钢琴盲童刘浩很自信、很阳光,就与母亲对他的陪伴呵护和性格教育分不开。
新京报:可以这样说吗,《开学第一课》不仅是给孩子看的?
许文广:开学第一课除了给孩子看,更多的是要让孩子的家长、老师们来看,他们获得启发,孩子在成长中会获得收益。
新京报:随着经济发展,孩子们的素质、知识水准也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教育也需要动脑筋了。第一课是如何表达呢?
许文广:成龙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朋友很富有,女儿9岁了都不会系鞋带。后来这个朋友告诉妻女,自己破产了、银行追债,一家人从1000平米的房子搬到50平米的地方,住了2年之后,女儿也会系鞋带了,生活也会自理了。后来他告诉他们,破产是假的。
邓亚萍告诉我,她担心一些独生子女由自信变成自大,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努力,面对挫折,还有对责任感的担当,至少城里的孩子要补充这一课。
焦点4 现场
城里孩子录制现场洒泪
新京报:这次录制节目时,跟孩子们接触很多,有印象深的细节么?
许文广:来自重庆的那八九个孩子,跳太空舞步的孩子,让我很意外。尽管他们很质朴,但是语言表达生动、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舞蹈跳起来也很阳光。我觉得,是老师帮助孩子打开他们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这次,多数孩子第一次走出那个山区,第一次坐飞机来到北京参加晚会,在晚会现场,他们每一个人都给王老师写了一份满含深情的信。孩子们对王老师依依惜别,离别的眼泪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新京报:现场还有不少城里的孩子吧。
许文广:有,比如林妙可、豆豆,都是城里的孩子。他们在看这些孩子的故事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说明大家欢迎和需要这样的老师。
新京报:这次普通人的故事,让人落泪。来表达什么呢?
许文广:主题是关爱,老师除了教知识,还要陪伴孩子过一个充满温暖快乐的童年。懂得倾听孩子心灵的老师,会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好朋友。
三个故事都很感动,大家并不是同情的泪水,而是对这些充满阳光的普通人的生活,激发出的一种感动。A09-A10版采写/本报记者 仲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