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瞭望:行走在调水移民迁安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3日03:11  瞭望

  打开包裹,抓起一把“扎根籽”,在新家的地板上,王群改一边撒一边自言自语道,“撒下了扎根籽,就在这里扎根了”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绍飞

  8月24日夜,是王群改在张庄村的最后一晚。

  至少在八年之前,她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心中早有准备,可当这一时刻真正来临时,还是无法入眠。

  与王群改一样,天明之后,张庄村的312户家庭、1192名百姓,都将和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告别,他们将集体搬迁至200公里之外的许昌。

  张庄村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丹江口库区,隶属南阳市淅川县,是河南丹江口库区最后一个集中搬迁的村庄。它的搬迁,标志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4万移民集中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凌晨6时许,天已大亮。张庄村的男人和女人领着孩子、搀扶着父母,陆续来到村边的空场候车。送行者和被送者互相道别,没有想象中的哭声和眼泪。

  7时,在震耳的礼炮声和喧天的锣鼓声中,欢送仪式开始了,广场上充满着“移民为国家作出了大贡献,人民不会忘了你们”的感谢语,和“一路顺风、一切顺利”的祝福。

  接近9时,主持人一声响亮的“出发”, 戴着大红花的移民们簇拥着走上了客车。车队缓缓驶出村口,硕大的红幅在微风中飘荡,上面写着:一湖清水送北京,库区移民献真情。

  面对眼前的一幕,作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我,无限感慨之中升腾着美好的期许:南阳的张庄村在此时成为过去,许昌的张庄村(移民新村保持原村名,仍命名为张庄村)将续写这个村庄的新故事。

  两年和16.4万移民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难在哪里?本刊记者实地走访寻找着答案。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涉及河南、湖北两省,规划安置移民共34万人,河南有16.4万人,其中16.2万是农村移民。

  从2009年8月完成试点移民搬迁开始,到今年8月底,河南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一大规模的搬迁,搬迁安置强度之大远超其他工程移民。

  据了解,三峡工程实际搬迁农村移民45万人,历时16年(1993~2008),平均每年2.8万人;黄河小浪底水库搬迁农村移民14.8万人,历时11年(1991~2002),平均每年1.35万人。

  在丹江口库区,两年平稳完成如此庞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当地各级政府不啻一次严峻的大考。

  2008年11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丹江口库区移民动员大会上就说过:南水北调工程重在建设、贵在环保、难在移民,移民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

  2009年7月,河南建立了库区移民迁安包县工作责任制,省直25个厅局,每个厅局都由一名副厅级干部带队,分别驻扎在有移民迁安任务的25个县(市、区),驻村蹲点,一包到底。各市、县实行了市包县、县包乡、县乡干部包村包户的逐级分包制度。

  人的搬迁,家的搬迁,是非常复杂和十分艰难的,无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刊记者在丹江口库区基层走访调研时了解到,在河南为期两年的移民工作中,矛盾乃至冲突时有发生。南阳淅川县双沟村书记全铁秀对于类似的冲突并不避讳。这名在村中颇有威信的退伍军人村干部告诉我,在2010年动员搬迁之时,他也曾备遭非议。

  “你要问我想不想走,说句心里话,不想。”王群改说,“咱老百姓有句老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尽管安置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远好于自家的破屋陋舍,但深厚的恋乡情结让移民难离故土。

  移民们的心境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不少苦衷也实实在在。情感因素之外,土地、工作、生活习惯等诸多客观现实,曾让一些移民心中忐忑。之前,王群改守着丹江口肥沃的河淤地,靠种植西瓜等水果,每年有两三万的收入,种小麦亩产有一千多斤。这个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的中年妇女,不搬迁每年有这些稳定收入,搬迁后,她需要重新谋划家庭的生产生活。

  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多年来做了很大付出。2003年,国务院下达了停建令,库区整个生活、生产条件都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新房不能建、工厂不批建,学校、卫生室、有线电视、柏油公路等公共资源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因为面临搬迁,不会再在库区投资兴建公共设施。”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的工作要求就更高了。要更多理解、更多周全、更多体贴、更多细致、更多审慎,充分估计和考虑移民的困难,否则就容易引发矛盾。

  “给他们安排好了,群众可能会高高兴兴出来;如果安排不好呢?一些群众很可能就会情绪波动甚至激动起来。”河南移民办主任王树山说,“因为啥呢?为了共和国,为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他们的牺牲太多太多了。”

  对这次大搬迁,王群改告诉我,能够理解并支持。这位中年妇女已经“懂得了不少大道理”,不时会说出“舍小家为大家”、“支援国家工程建设”这样的回答。

  “老百姓都是讲道理的,把理说清了,大多数能够理解。”在丹江口库区基层,所访移民干部这样地普遍表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20万亩旱涝保收安置地

  让百姓们理解还不难,不容易的是真正要让移民配合搬迁。政府必须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条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土地。对于这一问题,河南决策层有着明确的认识。“安置的16.2万人都是农村移民,都要做到有土安置,不能让农村移民失去土地。”省移民办主任王树山说这话时非常坚定。

  他说,这样的举措是接受了有的水库移民的经验、包括教训。由于耕地资源紧张等因素,有的水库移民农转非,当时是进入了工厂,“可是,工厂倒闭之后,许多缺乏一技之能的农村移民,生活就陷入艰难,加上一些移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就会衍生诸多社会问题。”

  对河南丹江口库区移民而言,土地是他们是否配合搬迁的一个关键因素,房子、就业还都排在后头。在移民新村新郑市薛店镇双沟村,我就听村民讲,因为土地,村里前前后后派了不下三批代表去考察。第一批的代表们,用塑料袋把土装上带回来,给村里群众“鉴定”,大家一看是沙土地,马上就急眼了:“这土能养活人?不搬。”再派代表去考察,了解到了那里的庄稼收成、耕作方式等情况。“那里的耕作方式相比山区相对更加先进,小麦亩产量能保证在七八百斤,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副业增加收入。”大伙逐渐了解了,最终同意搬迁。这过程前后来回数个月。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加高之后,将淹没南阳21万余亩土地,其中耕园地超过12万亩。为解除农村移民的后顾之忧,河南省调整出建设用地将近20万亩,保证每个农村移民1.05亩旱涝保收田。“移民群众手头上有一亩好地,他就能够安居乐业。”王树山说,“这个事落实了,移民群众就安下了心,稳住了。”

  对人多地少的河南,大面积地调整耕地以及建设用地并非易事,王树山甚至称之为“河南第二次土地改革”。“都是从安置地原住民手中一家一户给滚出来的,然后定量分配给移民群众,所以,原住民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不搞“插花”移民

  “安下了心”,还仅仅是安置移民的第一步,怎么让这些远离故土的群众适应新的环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尽管此次河南丹江口库区搬迁都是省内安置,移民与原住民在语言等方面没有障碍,可作为迁出地,淅川县经济相对安置地有明显差距,山区与平原,在生活、生产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老支书全铁秀给本刊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在原来山区,村民们住的是砖木结构的房屋,都是烧柴做饭,打水还是原始的辘轳;到了新村,全部是两层小楼,做饭是天然气,水是自来水,很多移民都不会用燃气灶。

  “不少移民还不会开门、锁门。”乍听上去,还有点不可思议。“原来都是大铁锁,现在都是防盗门。有一户把里外几个门都弄坏了,跑过来让我去修。”全铁秀说。

  对这些,河南是有先见之明的。从一开始,河南决策层就决定,要相对集中安置,决不搞“插花移民。”

  “把几户几户弄到老居民村里去,移民群众很难受,抬不起头来。”王树山说,“至少要保证一个行政村的建制,或者是一个自然村的建制,整体搬出来(安置),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他们融入当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这种相对集中的安置,为移民适应新环境提供了缓冲的时间,“大家的街坊邻居还是老相识”,这便于沟通和互相照顾。

  整体搬迁对移民而言当然是好事,而对原住民来说,则要付出很多。因外来移民迁居,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要让出来,如何保证让原住民的损失能够控制在其承受能力之内,避免产生原住民与移民的冲突,对当地政府的平衡协调能力是个大考验。

  河南省的做法是,对于一些人口较多的大村,选择分开,保持每个移民行政村的规模在千人左右,便于地方政府调整土地。

  不仅是成人需要熟悉环境,孩子更需要适应,怎么办?河南省明确,每个移民新村都建一所小学,保证11岁以下的孩子就近在村内上学,12岁以上的再出村。一开始,有的部门不太赞成,认为这是资源严重浪费,“你给他弄那么多学校到最后怎么办?”

  “为了移民群众,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王树山说,经过多次协调,这种办法最终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一次规划、一步到位

  白色的二层小楼,蓝黑色的大铁门,房顶上是蓝白相间的太阳能热水器;走进门里,足有40平方米的客厅宽敞明亮,洁白的墙面上贴着14张奖状,厨房中锅碗瓢盆散乱地摆在各处,一个8岁的男孩边看着喜羊羊动画片,边喝着鸡蛋汤。

  这是双沟村村民肖静飞的家,作为淅川第一批移民,她已在这个搬迁后的新家生活了一年。她说,“原本,自己没奢望过能住这样的房子。”

  肖静飞的新家,200多平方米,4间卧室,还有厨房、洗澡间。她告诉我,尽管去年搬迁前,就听回村的代表描述过这里的房子,真搬过来后,还是吃了一惊。这个山区出来的女人,对这样好的居住条件,多少有些出乎预想。

  虽然生活成本提高了一点,可整个家庭收入也有所上涨。原来一家五口靠丈夫每个月2000元的打工钱外加上种地收入,而今,收入来源添了好几项。肖静飞算了一笔账:和村里很多家庭一样,她把分到的5亩多地承包给了一家农业公司搞生态园,每年有4000余元的承包费收益,自己还受雇于这家公司,每月有上千元收入。另外,每年全家还可以领到3000元移民后期扶持款。

  肖静飞是双沟村的普通一户。这个村,200余户人家,家家都是二层小楼,村内文化广场、卫生室、图书馆、学校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将移民新村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是河南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的另外一个新举措。谈到这一决策,王树山说,2010年,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不搞移民安置,省委、省政府也要拿出钱来搞新农村建设,是不是啊?”他说,“河南省就把新农村建设的这些优惠的政策和资金,率先用在每一个移民安置区上。”

  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省直36个部门制定具体细化措施,向移民征迁安置市、县作出倾斜支持,初步计算支持资金达50多亿元。

  国家相关库区移民政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优先倾斜在库区移民,让移民新村实现一次规划、一步到位,208个移民新村都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致富小康任重道远

  移民住上了好房子,分到了好耕地,有了生活的保障,可如何发展致富仍是需要持续破解的难题。多数受访移民对于未来还有点忐忑,张庄村的村民张清华交心地对我说:“不知道将来的生活是甜、是苦、是酸、是辣。”

  张清华的心态有点代表性。一年前搬迁到漯河的移民金建中对我说,“一开始,政府在当地给他们安排到一家食品厂上班,每月收入大致千元,有的移民想多挣钱,辞去工作,出外打工了。

  作为移民干部,全铁秀也感到,目前,移民新村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资源普遍缺乏。他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安排对口的单位和人员,对移民新村进行帮助,给移民们出谋划策,提供社会就业和创业资源,拓宽致富的门路。

  “移民自身也要增强主动性,调整心态,不能总是封闭自己,应该积极融入新的环境。”这是受访基层干部的建议和期盼。

  不能再种西瓜的王群改就考虑先出去看看,熟悉一下环境,“不能总怀念老家,想着回去。”

  她告诉我,搬进新家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一个大包裹,里面装着满满一包扎根籽(把绿豆泡在水里,长出芽来,河南农民称之为扎根籽,乔迁新居时撒在地板上)。“撒下了扎根籽,就在这里扎根了。”□(《中国水利报》记者赵学儒对本文有帮助)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