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滑坡
本报讯 (记者 刘振) 9月19日,西安市副市长朱智生在灞桥区山体滑坡灾害现场召集各抢险救援工作组协调会,听取当前搜救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救援工作。截至发稿时,此次滑坡灾害已造成17人死亡,初步确定15人失踪。
9月17日下午2时10分许,因连续多日强降雨,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办石家道村白鹿塬北坡发生山体滑坡,导致瑞丰空心砖厂和奇安雁塔陶瓷公司部分车间被埋,造成人员伤亡。灾害发生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治组、善后处置组、地质灾害调查组,分工负责搜救和善后工作。
9月19日降雨停止,现场抢险指挥领导小组立即扩大作业面,投入大型机械30多台加紧搜救。一直在灾害现场指挥救援的副市长朱智生听取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朱智生要求,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全市各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协同作战,抓住当前天气好转的有利时机,全力以赴,加大救援力度,加快救援速度,全力搜救被掩埋人员。搜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灾害现场及周边山体变化情况,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救援工作组目前正在加紧搜救失踪人员。
救援
挖掘机已在核心区域作业
昨日降雨停止,救援作业面扩大,先前轮流作业的10余台挖掘机已全部投入工作。下午3时许,挖掘机开始在插有小旗的核心区域展开作业,这里很可能埋有多名失踪人员。
连续数日的降雨终于在昨天停止。上午10时许,正当救援工作紧张进行时,从白鹿塬北坡山体滑坡监测点传来消息,滑坡裂缝持续扩大到了20厘米。为了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现场指挥部暂停了救援行动,所有人员撤出作业面。
到上午11时许,经过多次监测滑坡裂缝没有明显变化后,救援人员再次进入作业面,10多台挖掘机同时展开作业。下午1时许,在东侧作业面上救援人员发现了两具尸体,死者为一男一女。下午3时许,挖掘机开始在插有小旗的滑坡区域展开工作,这里是被掩埋工人车间内的大体位置。
轻轻擦掉被困女孩脸上淤泥
真希望她还有呼吸
“慢点,这里面有个人……”在灞桥区席王街办石家街道村白鹿塬北坡灾害救援现场,每当救援人员看到埋在土方下的被困者,总会相互提醒,以免被困者受到再一次伤害。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救援现场,几个手拿铁锹的消防官兵正好从“前线”返回营地。此时,他们已经在现场坚守了三天时间。胡杨是西安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的一名战士,昨日是他第二次来救援现场参加战斗了,他和他的战友手中先后救出5名被困者。
“9月18日早上6点10分,我们在砖厂东侧发现人员被埋,就拿着特种器材跑过去。”胡杨说,此时已是事发第二天,被困者生还的可能性比较渺茫,但是所有赶去救援的人都还抱着希望。由于正在下雨,救援人员只能徒手,一点点刨掉压在被困人员身上的泥浆、石块、树枝。“等等,看看她还有没有呼吸。”胡杨说完,用手小心翼翼地擦去被困者脸上的泥浆,“是个小女孩。”在场的人感到些许欣喜,但经反复确认,她已无生命体征。胡杨和他的战友们尽量压抑自己心中的伤感,回到营地稍作休整,继续待命。
昨日阴雨天结束,救援工作速度加快了,但对于救援人员来说,任务也加重了。
监测
确保安全每隔1小时联系一次
为了确保救援安全,指挥部所在的二楼上设有一处监测点,工作人员除了用望远镜观察外,每隔10多分钟还要用电话联系一次设置在白鹿塬北坡滑坡处的观察点。
在监测点工作的是灞桥区国土局的两名工作人员。9月17日,滑坡灾害发生。18日上午又发生了3次不同程度的滑坡,给救援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从18日夜间开始,工作人员开始在这里对滑坡处进行监控。
从指挥部到滑坡处的直线距离在200多米远,工作人员说,他们每隔1小时就要联系山上的观察点,以确定裂缝的宽度,并进行记录。记者看到他们手中的小本上记录了从18日夜间到昨日上午11时许滑坡裂缝的变化情况。“上午10时许,裂缝宽度达到了20厘米,几乎是每隔10分钟就要报告一次。”工作人员说。
随后,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白鹿塬北坡上,在滑坡处能明显看到一条沉降的裂缝。高家寨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此次山体滑坡是他记忆中最大的一次,之前在1990年此处也曾发生过一次滑坡,但当时造成的损失并没有这么严重。
疾控
“哪里有人员聚集,就去哪里消毒”
“看到哪里救援人员集中,我们就背着喷雾器去消毒。”昨日下午,灞桥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站在滑坡区域的北侧,随时准备到挖掘现场做消毒工作。
据了解,17日下午,灞桥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赶到事发现场,随时监测现场的卫生环境。工作人员刘军介绍,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两人一组,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查。昨日下午2时许,刘军刚一接班就穿上防护服,背着装满84消毒液的喷雾器在救援现场不断喷洒。在现场转了一圈,他走到一辆救护车后对车内进行一番仔细消毒,“救护车这几天在现场拉送遗体,喷点消毒液就没味了。”刘军说。
刘军告诉记者,他们的任务就是“扎”在现场。“救援人员在哪聚集,我们就背着装备第一时间跑过去。”刘军说,“遗体、救护车、周边的土地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王海鹏 龚伟芳 实习生陈莹采写
临潼区
突发大水26名村民被困鱼塘
子弟兵驾冲锋舟“孤岛”营救
本报讯昨日,临潼区任留街办南韦村26名村民在加固鱼塘时,忽然洪水来了,将鱼塘团团围住,村民们被困“孤岛”上。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和派出所的民警赶到了,人民子弟兵赶到了,一场紧张的营救就此展开……
下午2时,临潼区消防中队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准备实施营救。稍后,驻陕某部高炮旅政委徐鹏和工兵团参谋长刘新永带领60多名解放军官兵扛着5艘冲锋舟赶到岸边,同时临潼区区长庞阿平带领防汛工作人员、公安民警和街办工作人员等也迅速赶到现场。
子弟兵首先对被困村民们的安全及地形进行了查看,村民们被困于距离村庄500多米远的一个“孤岛”上,四周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被水淹没了的玉米地,水深约有两米。
下午2时15分,5名解放军战士驾着第一艘冲锋舟驶向“孤岛”,由于有一辆机动三轮车已经被洪水完全淹没,陷入泥中,冲锋舟必须要绕过三轮车才能到达被困者所处的位置。
5名战士很快登上“孤岛”,迅速地给被困人员穿上救生衣,先把年龄较大的被困人员扶上冲锋舟。下午2时30分,第一批10名被困人员被安全送回岸边。接着,战士们又驾驶着两艘冲锋舟驶向“孤岛”。下午2时45分,两艘冲锋舟将“孤岛”上所有被困人员全部救回到岸边。由于冲锋舟不能完全驶到岸边,战士们跳入齐膝深的水中,把冲锋舟上的人一一搀扶上岸。
“我当时害怕得很,特别害怕水上来,多亏了解放军把我救了,感谢政府,感谢子弟兵。”66岁的韦师傅获救后感激地说。他是此次获救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文/图 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陈兰兰
新阎路上大水横流 冲倒路人
本报讯连日大雨,我市多处河流涨水,庄稼地被淹。昨日,临潼区任留街办三王村附近的新阎路上大水横流,公路与田地形成的落差犹如小瀑布一般,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
昨日中午12时许。记者途经临潼区任留街办三王村附近的新阎路看到,大水从玉米地里漫过路面,形成了长100多米的河流。路东边,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也早已成了一片汪洋,还未成熟的玉米只剩下梢梢还露在外面。公路职工也在紧急抢险,在路边堆起了砂袋。“我来这边办事,现在路上这么深的水也回不去了。”一名住在积水路段北面的村民无奈地说。
正说着,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骑行到这里时,由于水流非常急,3人连人带车摔倒,其中两人摔到路边的玉米地,身上都湿透了,由于水流太大,两人很难上来。
记者看到后,连忙跑过去帮忙将两人从水中拉了上来。骑自行车的村民手机全部泡入水中。
记者看到路边的鱼塘老板也是叫来乡党们帮忙打鱼装车,生怕大水过来把鱼塘冲了。而附近的一家奶牛场也在早晨紧急转移场里的奶牛。
文/图 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陈兰兰
蓝田县
桐花沟村强降雨不断
村里道路多处“张口”
昨日,记者走进了蓝田县九间房镇桐花村,连续多日的降雨,使得村里那条依山绵延的公路中间出现了四处断裂,给周围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村里就这一交通要道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赶往蓝田县桐花沟村,刚从环山公路进入桐花沟村的小路上,记者便看到一处泥石流,两位村民拿着铁锨吃力地铲着路中间的湿泥土。
“这几天雨水多,出现泥土滑坡,堵了路。路从中间断裂,出现一个约1米深的口子。”桐花沟一村民说,这条公路对村民来说非常重要,不光是自己村人要通行,附近朝峰村的村民也靠这条路与外界取得联系,可以说是唯一一条交通要道。该村民说,如果它坏了,周围1700余名村民的生活是不敢想象的。
道路中间出现4处裂缝
走进桐花沟村里,因为正值雨天,九间房镇人武部部长向东带领村上几个干部查看了桐花沟村的道路情况。在他们的带领下,记者跟随来到了道路受损严重路段。一条长约2公里如丝带般的山村公路从中间断裂,“张口”最大的裂痕有一米多深。向部长说,9月17日晚上在暴雨的袭击下,该段道路不同程度损毁。记者大致数了一下,此处约100米内,出现了4条裂缝,村民只能步行通过。
村民自发组织抢修道路
采访中,71岁的村民沈安民穿着雨衣和胶鞋,扛着铁锨,正准备去道路受灾地方作业。“山体滑坡了,泥土挡住了去路,趁着现在雨小抓紧时间把路收拾通畅。”沈大爷说,村里的大人小孩经常路过这里,清理干净了也算是给村上做了点事情。在这条损毁的道路上,8位村民自发组织抢修道路。
“修复道路可能需要花费几十万元,现在主要要做好防汛工作。一旦险情出现,要组织村民尽快撤离。”向部长说,他们每天有干部在村里查看险情,目前,桐花沟道路损毁情况已通报给了西安市交通局地方公路站,希望能尽早解决问题。
文/图 记者 刘晓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