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中产阶级面临收入下降及失业率升高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0日11:05  国际先驱导报

  经济学家指出:只靠一个人能养活整个家庭,工作体面,生活舒适,这样的中产式梦想现已终结。《大西洋月刊》网站

  从中产沦为“贱民”

  经济学家警告称: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表明,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美国梦正“渐行渐远”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谢来发自北京近日,美国消费日用品巨头宝洁公司(P&G)在美国市场新推出一款低价洗洁精,这是38年来头一次。对于一家拥有成千上万种日化产品的跨国企业而言,研发新品是再平常不过的市场行为。但在嗅觉敏锐的经济学家看来,它却是反映美国经济社会结构显著变化的风向标。

  因为多年来,宝洁的成功正是凭借锁定美国主流群体——中产阶层的钱包。可是过去几年间,这家公司发现,越来越多顾客开始改用更加廉价的品牌。这迫使宝洁调整长期的研发和营销策略。

  一款低价洗洁精的面市竟折射出了美国中产阶层面临的窘境,当贫富差距加大,原本衣食无忧的中间的阶层生活质量不断下滑。

  每六个美国人中有一个是穷人

  现年59岁的史蒂芬·莱默尔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曾是俄克拉荷马州的一家公关公司的资深员工,但2009年他在金融危机印发的裁员大潮中失业后,至今仍未能找到工作。“我已经失业两年半了。这是30个月,130个星期,910天。现在我严重怀疑我是否还能找到一份工作。”

  和宝洁公司的战略调整相一致的,是美国人口普查局9月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美国新增260万贫困人口,贫困线以下的总人数飙升至4620万人,达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每6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穷人。另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美共有4500万人领取粮食券。同时,全美20%的富人拥有84%的财富。

  而不久前美国皮尤民调公司公布的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令人担忧的趋势:几乎三分之一在中产家庭长大的美国人成年后经济状况走下坡路,不再属于中产阶层,这种现象在离婚和受教育较低等人群中尤为普遍。尽管这份从1979年开始的跟踪研究并没有涵盖2007年至今美国遭遇经济危机的这段时期,但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表明,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美国梦的确正“渐行渐远”。

  此次金融危机期间,相较其他国家,美国就业岗位的流失尤其严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失去的4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来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前两年时间里,美国销售、行政管理等白领职位减少了8%。而生产、修理等蓝领岗位则减少了16%。保守的数据显示,目前仍有1400万美国人处于失业状态中。

  对于失业两年半的莱默尔而言,获得一份工作不仅意味着稳定的经济来源,更是融入这个社会的渠道,自从失去原本那份收入不错的公关职位,莱默尔感觉自己从中产沦为“社会贱民”。失业让莱默尔失去了长久以来的自信。“你没有工作的时候越久,你就会更加质疑自己的价值。”他说。

  失业甚至已经开始威胁到他的健康。虽然莱默尔拥有社会保险,但因为脊柱问题他要接受手术,自己也必须承担一部分医疗费,而眼下的经济状况却迫使他不得不将手术时间一拖再拖。

  走向黄昏的“蓝领贵族”

  “只靠一个人能养活整个家庭,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享受舒适的生活,这样的中产式梦想如今已终结。”美国康奈尔大学劳动经济学教授凯文·哈洛克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就业的长期稳定性正在下降,人们再也找不到有强大工会当靠山的工作。事实上,早在此轮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中产阶层的危机就已经开始了。

  二战结束后,大批中产阶层的出现,普罗大众的现实版“美国梦”成真,曾经被视为美国经济最伟大成就之一。美国各界对中产的定义虽有不同解释,但广义而言,个人年收入在2.5万美元至10万美元之间,收入稳定,经济压力小的群体都可被纳入这个范畴。

  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长期以来汽车工人享受着比普通工人丰厚得多的薪酬、福利和退休金,还有工会做后盾,他们一度被视为美国的“蓝领贵族”。

  但当2009年6月1日,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时,工人的好日子也终于宣告到头。即便躲过了大规模裁员的命运,留下来的人也不得不妥协,接受工资福利缩水的残酷现实。

  底特律的没落也折射出美国经济变化脉络。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抛弃了传统加工制造业,将其部分转移到了亚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这直接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下滑。制造业的“整体外包”使得“蓝领贵族”的光芒褪色。

  从2000年至今,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减少了三分之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流程让一个工人能完成以往三四个人的工作。制造业外包使得在美国公司花上在本土雇佣1个工人的钱能在亚洲雇10个工人。但另一方面,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和上世纪50年代相比却在下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奥托分析称:过去20年来,美国就业机会的结构愈发趋向极端,分别向高技术、高工资和低技术、低工资两端延伸。“不幸的是,这导致那些中等技能、中能收入的蓝领和白领工作机会减少。”这使得美国正在从大批中产阶层为主体,转变成为贫富差距愈发扩大的社会。

  “他们从来都没有得到足够补偿”

  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汉密尔顿项目统计,从1969年至今,美国中产阶层的实际收入减少了28%。而那些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处境更糟,他们的实际收入下降了66%。生产效率提高的背后,带来了更廉价的商品,以及人力成本更廉价的工人。但是,生产力的革命并没有让所有东西都变得更便宜,人们还需要居住、接受优质教育、获得良好的医疗、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这些资源的价格却在不断上涨,而它们正是中产阶层维持生活质量所必须的。

  美国《大西洋月刊》分析称,技术进步、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在让一些人受益的同时,也会损害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不过经济学理论认为,这个过程中那些赢家所获得的,会超过输家所失去的,因此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有所获益。过去几十年来,这样的理念一直被作为美国政府的经济指导方针。可问题是,在现实中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人从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

  美国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副主管迪恩·贝克将矛头指向政府,他指出,过去三十年来,美国政府所追随的政策是导致中产阶层生活质量下滑的罪魁祸首。由于收入分配愈发向富人阶层倾斜,中产阶层的收入停滞不前,不安全感徒增。贝克认为,挽救美国的中产阶层需要长期的努力,没有捷径可走。其中教育和培训依然是最好的“良药”。统计显示,目前完成大学学业的美国年轻人只占到30%。劳动力的主力部队是那70%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当制造业和非技术类工作岗位减少时,他们的处境不断下滑。而只有提高这70%的人才素质,满足高技术岗位需求,才能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美国 中产阶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