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行尸走肉》剧讲述多数平民被感染成僵尸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30日15:39  南方人物周刊

  图宾根木匠

  挟《广告狂人》艾美4连冠之势,美国电视界后起之秀AMC已经有跟HBO、Showtime这样的老牌有线台三足鼎立的意思了,除了《广告狂人》这样的主流剧集,以《行尸走肉》为代表的重口味剧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AMC迅速聚拢人气,并日益占据收视份额的重要位置。

  《行尸走肉》根据漫画家托尼•摩尔的同名漫画改编,是人类电视史上第一部以僵尸为主题的电视剧集,牵头的编剧和导演便是大名鼎鼎的弗兰克•德拉邦特——不认识他?那么看看《肖申科的救赎》和《绿里奇迹》的导演名单好了——德拉邦特不算好莱坞的一线影人,但其擅长黑色、恐怖故事的特长,恰好符合《行尸走肉》的需求。

  《行尸走肉》的剧情并不复杂,跟绝大多数僵尸片一样,讲述了一个多数平民被感染成僵尸,少数幸存者一路冲杀求生的故事。不过《行尸走肉》全剧都在着力营造一股浓郁的末世感,片中一眼所见几乎全是僵尸,有限的幸存者只能结成互助小组,在僵尸的汪洋大海中豕突狼奔——考虑到主角们的狼狈样,只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

  第一季《行尸走肉》只有6集,剧情进展到幸存者小分队炸掉了一个疾控中心、驾车绝尘而去——剧集虽短,引发的反响却不小。自从乔治•罗梅罗1968年将《活死人之夜》搬上大银幕,僵尸文化便在大众文化中迅速风靡,时至今日,漫画、电影、电子游戏中随处闪现着僵尸的身影,而随着《行尸走肉》的大热,电视这块阵地终于被僵尸正式占领。

  从文化源流上看,僵尸形象的渊源发端于非洲,黑非洲的原始宗教信仰伴随着奴隶制的邪恶身影传播到美洲新大陆,在当地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伏都教和僵尸传说。据后世考证,僵尸传说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但这无疑成为僵尸形象得以产生的催化剂。事实上,有关僵尸的传说在各种古老文化中都不鲜见,在我国,就有湘西赶尸和茅山术诈尸的传说,这与当代的僵尸形象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僵尸之父”乔治•罗梅罗凭借他在系列电影中的天才创造,为僵尸奠定了基本的生存法则——就像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三定律”一样,乔治•罗梅罗规定了无意识、吞噬人肉、被咬者也会被感染、除爆头外不会死亡等僵尸属性。不过,这并非僵尸片的金科玉律,就连罗梅罗自己也在突破这些窠臼(没有被归纳在僵尸定律中,但迄今仍未突破的恐怕只有一条——丑)。

  僵尸形象的核心矛盾,在于其肉体和灵魂的分离,所谓“人”的属性,在僵尸身上遭遇了空前的挑战。特别是当人们看到亲人朋友外形的僵尸,如何面对他们便成了永远值得讨论的话题。

  当代僵尸形象是随着美式B级片粉墨登场的,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这种特定形象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符号。

  时至今日,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已经入选美国国会的“国家电影目录”,作为国家电影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僵尸游戏也从重口味的《生化危机》向移动时代人见人爱的《植物大战僵尸》演化,预示着僵尸作为更普及、更温和的形象受到大众追捧;而《行尸走肉》的热映,又让僵尸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客厅。

  由于收视看涨,《行尸走肉》第二季已经确定于本月16日开播,届时AMC还将原创一档脱口秀节目,专门讨论《行尸走肉》和僵尸的话题——这无疑开创了僵尸主题电视栏目的新时代。再发展下去,搞不好有一天真会出现《僵尸肖恩》里僵尸们参加综艺节目的场景。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