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兴安岭护林工作因待遇问题难留人才引发忧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3日07:55  央视《新闻1+1》

  央视《新闻1+1》10月12日播出节目:《后继有树!后继无人?》,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大兴安岭是一片富饶的林区,这得益于上天的厚爱,也得益于这些年来人们对于它的加大力度的保护。而对于曾经工作在这片森林里的伐木工人来说,这些年来他们逐渐向护木工人转型,而这种转型对他们来讲无疑就意味着工作机会的减少和工作收入的骤减。怎么能够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保护住这个人群呢?本台记者白岩松最近就在林区采访,我们接下来就要听他对这个问题的采访和分析。岩松你好。

  评论员 白岩松:

  董倩、观众朋友大家好。

  董倩:

  首先一个问题,你的名字里面后边两个字和大兴安岭林区有没有关系?

  白岩松:

  首先我必须要承认我的名字天然地好像就跟林业工作紧密相关。你看,不过是在茫茫林海当中我只是其中的一棵树,我现在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在地牙克石电视台的新闻演播室里给大家带来这方面的报道,到了林区之后自然要关注这十几年林业的发展,因为从1998年底以来,整个中国林业正在完成巨大的转型,由过去木材生产加工向生态保护转变,也就是俗称由砍树变成种树和养护的,在这方面成效显著。但另一方面在采访当中我们也看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这50万林业人为此承担巨大的镇痛,而且用自己的生活甚至说命运的转变承担着巨大的代价。我们怎么样一方面去保护好树,另一方面也能保护好人,让改变有很多树能留下来,也能留下很多人愿意做林业工人,但愿我说的这个不是危言耸听,好,走进大兴安岭。

  (播放短片)

  本台记者 白岩松:

  我现在是在内蒙古牙克石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的大门的外面。内蒙古的大兴安岭林业面积超过了十万平方公里,跟江苏省差不多大,在这个大门的外面,在它的右手有六个字,叫“实施天保工程”,也就是说天然林保护工程从1998年开始了,通俗地讲就是不能砍树叶了,只能去进行养护了。这边有一个加快调整,举一个例子,这儿的林业职工平均收入只是呼伦贝尔地区平均收入的一半,因此,方向很明确,可是挑战也非常大,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咱们首先还是向林子里去走吧。

  解说:

  距离牙克石150公里,海拔1456米,这里是大兴安岭南路高点摩天岭。3个多小时的山路,70度的陡坡,在登约643级台阶,森林防火瞭望员颜士文就住在山顶。

  工作人员:

  收到请讲。

  绰源林业局 森林防火瞭望员 颜士文:

  你那周边正常吗?

  工作人员:

  周边正常。

  颜士文:

  那好了,再会。

  工作人员:

  你那边有情况?

  颜士文:

  没有,正常。

  工作人员:

  好了再会。

  颜士文:

  再会。

  想家(是肯定的),工作在这块,想家(没办法),主要是寂寞。

  记者:

  怎么排解?

  颜士文:

  怎么排解?没事就上(瞭望)塔,来回走走,喊几声,特别早晨跟晚间,一喊相当拢音。

  记者:

  喊什么呢?

  颜士文:

  唉。

  解说:

  遇到过黑熊,遭到过雷击,山下近7公里远的地方背水吃,山上近20年监测捕捉过50多起火情。在大兴安岭和颜师傅从事同样工作的人还有很多,而其中有不少人都经历了从伐木工人到管护员的身份转变,而这样一个转变和一个简称为“天保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字幕提示:1998年10月31日新闻资料

  片中解说:

  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工程自1998年8月实施以来进展顺利。

  解说:

  天保工程实施十多年来,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产量逐年下降,由最初1998年近350万立方米减少到2010年近230万立方米,而政策性的减产也使得林区岗位减少,很多林业工人转岗或买断工龄下岗。

  图里河林业局党委副书记 刘然:

  林业那会儿是最辉煌的时候,那会儿一说,外地好多姑娘都愿意嫁给林业工人,以林业为荣嘛。吃了一辈子大木头了,一说转业要转型了,我们够觉得无业可就了。

  解说:

  刘然所在的图里河林业局是大兴安岭1952年第一个建立的林业局,曾经产量最高,有多部电影小说以这里为母本创作。而天保工程刚实施就减产一半,一下子有四千多名林业工人闲置,企业也开始研究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进行产业转型,发展旅游、林产工业等进行增收。

  刘然:

  放下斧头的这些产业工人,现在一个是管护,再一个就是说搞旅游,再一个就是搞多种经营,现在你看我们酒业、药业,再一个就是自谋职业。

  图里河林业局原职工 李继林:

  当时我是采伐工身份,但是我现在做工艺。

  解说:

  李继林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当过十多年伐木工人的他在林区减产后自谋职业,还和森林打交道,经营工艺作坊,材料全都是废弃树枝、树皮等。

  李继林:

  那时也挺难,等到天保工程实施以后,没有这些工作了,没有这些工种了,很多人干一个工种干不过来,这样的话,自己去选择一条道路自己走。

  解说:

  李继林手下的70多名工人大多是天保工程实施后,买断工龄再谋岗位的工人,林业局为了鼓励职工另谋出路,也为他们提供了免费场地支持。

  图里河林业局原职工 傅常春:

  这个就不用戴了,这个上树时候必须戴的,你不戴这个不行。

  解说:

  安全帽、电工具,傅常春现在还悉心珍藏着自己当年做伐木工人的工具,自谋职业的他历经无数失败尝试,最后选择养殖木耳,他还得到扶持承诺,如果木耳没有销路,林业局按市场价全部收买。

  白岩松:

  过去我们这儿管林业工作叫“林大头”,因为它非常富,现在可能得叫林头大了,不仅头大,而且头疼,因为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不过我们先来看看巨大的天保工程实施之后的成就。大家可以看,“截止到200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累计造林18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56.49%提高到77.17%,累计为国家提供1.7亿立方米木材和大量林副产品,直接上缴利税费160多亿元。”可以说实现了北方这种生态屏障,包括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的一种贡献。但是任何一个问题,看到这一面的时候就会看到另一面,我们看到另一面的时候,不许砍树了,就等于直接把自己的钱都要砍下去,由原来一下子生产五六百万立方到变成230万立方,又砍到现在二期工程时的110万立方,十几亿、几十亿咵就没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有几大难题摆放在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面前,第一个就是欠的债还不上了,过去生产的时候,虽然国家也减免了一些,但现在还有八九个亿,可是你不能砍木头了,你就没钱还债了,但是压着他们喘不过气来。第二个就是基础设施太差了,比如说道路没钱去修,然后有很多地方没有电,有电一天花一点。这一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也谈到了,他说,“林区面积广、人口稀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说话得算数但愿,另一方面将优化林区局场和城镇布局结合起来,有效地配置使用资源。”国家发改委也列了未来几年改善电、路等等一些计划,但愿都真的能够实施,而不只是一个计划。第三个,我们也看到现在这50万林业工人在社会保障待遇方面历史欠帐太多,举一个例子,其中大集体工人,还有知识青年这种林业工人有很多都没有社会保险,而且知识青年工人是八万多人,说起这一些还要谈到最难的是改善民生,比如说他们住的棚户区改造就是非常难,我们先看一个航拍的镜头。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2010年牙克石市航拍画面

  白岩松:

  我们可以看一下数据,林区现在有各类住宅总面积是547万平方米,但是其中板夹泥、危旧房等棚户区住房308万平方米,占到住房总面积的56.3%。几十年一下子就住下来。2009年到2013年棚户区改造总规模131904户。同时,给排水、集中供热等配套设施严重短缺。此外,林区尚有22万人的饮水没有达到国家安全标准。不过我们还是得先来关注他们一住了几十年的板夹泥,这要改善,可是又遇到了兜里没钱的时候。我们接着往下看。

  (播放短片)

  白岩松: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快60年了,最开始的时候秉着“先生产,后生活”这样一个宗旨,林业工人就临时住在了这板夹泥的棚户区里头,玩命地促进生产。一转眼几十年的时间就过去了,等到想生活的时候,突然不让生产了,如何把住在棚户区,也就是板夹泥房子里的林业职工能够搬出去,住进好一点的房子里头,成了压在林区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解说:

  巴淑英,小时候跟随转业的父亲来到这里生活、结婚,自从9年前在除牧场工作的丈夫去世后,她就一个人在板夹泥的房子居住。

  巴淑英:

  困难得了不得,我总有病,我眼睛不好,气管不好,你看我类风湿到什么程度了。

  记者:

  那您现在有收入吗?

  巴淑英:

  有遗属费,给350块钱。

  记者:

  林业局发的?

  巴淑英:

  我属于遗属。

  记者:

  您这350块钱生活够吗?

  巴淑英:

  什么也不当,现在物价这么高够干什么的,孩子。

  记者:

  现在下一步住房这块怎么办?

  巴淑英:

  国家给楼,等着盼这个楼。

  记者:

  盼那个棚户区改造?

  巴淑英:

  盼那个棚户区改造。

  解说:

  同样是在乌尔旗汗林业局的生活区,相隔不远很多过去住在板夹泥房子里的家庭已经搬进了新居,更多新楼房也在建设中。而面对员工家属的需求,企业努力解决的背后却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

  内蒙古森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学勤:

  我们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国家300块钱,自治区200块钱,企业配套还要拿出400块钱,一年我们要改造120万平方米,企业自身的配套就要5个亿,110万的木材产量搞这个配套,就企业自身靠贷款,自身消化很难,解决不了,这样就挤占了我们的发展资金,也挤占了我们改善职工的雇主环境这么一个条件。但又想给大家增加工资,我们又没有更多的资金。

  解说:

  企业有难处,工人有企盼,住房,福利,身份,待遇,每一个问题解决起来都不简单。

  记者:

  您在林区干了多少年?

  摩的司机:

  从毕业(算起)20多年,今年43岁。

  记者:

  哪年离开林业工作岗位?

  摩的司机:

  现在始终在林业干,没离开,就是知青。

  记者:

  你有保险吗?

  摩的司机:

  没有,交不起,没交过钱。

  记者:

  养老、医疗都没有吗?

  摩的司机:

  没有。

  记者:

  夫人那块儿呢?

  摩的司机:

  媳妇也没工作。

  记者:

  你老家是哪儿的?

  摩的司机:

  老家辽宁,父母来得早。

  记者:

  那现在跟你一样的人挺多的?

  摩的司机:

  对,我们现在这批人得有几千人吧。

  白岩松:

  在林区采访的时候,很多人把我认出来了,然后就把我当成了信访局,态度非常平和地到我这儿来反映很多情况,我给归纳了一下,大约是这样的,比如说历史遗留问题,像大集体,还有八万多知识青年林业工人他们没保险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是棚户区的改造还没有轮到他们,着急,住在板夹泥里条件实在太差了。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集中的,那就是工资太低了,工资低到什么地步呢?来,我们看这样一些数字,在2008年林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12257元,一年,仅为呼伦贝尔市地平工资的51.4%,内蒙古自治区地平工资的46.8%,只是全国平均工资的41.8%。做出了这么大历史贡献的林业工人,现在他们的年均收入只是全国平均工资的41.8%,你想想他应付日子起来会多难,尤其林区的时候各种保障,物资的配套又很差。有这样的一件事情,我觉得我们应该记住它,几年前的时候的确会有一些职工上访,有一些情绪变得很极端了,大兴安岭林管局一把手要跟职工对话,要跟职工解决这些问题,当天晚上的时候,突然发了疾病,等于对话的这一天倒在一个工作的岗位上,成为改革林区向前的时候,大家永远会忘不掉的一个伤口。那么在面对很多职工反映情况的时候,当时我在想,他们是盼,偶尔会有一些怨言,咱们得把工作做得很早,别让他们变成恨,我相信也不会。其中有一位职工那种哀而不伤的一种精神让我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进他的小卖部去看一下。

  (播放短片)

  记者: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乌尔旗汗镇看到了这么一个小吃部,门面也不大,叫“下岗小吃部”,进去聊一聊,据我所知呢,这个女主人叫邢翠华。

  你好,咋叫下岗小吃部?

  乌尔旗汗原林业职工 邢翠华:

  在1999年4月份的时候,国家、林业局的一些政策(天保工程),我们单位多员,也经过一些事,我也就下岗了,下岗之后得谋生,然后我就开了小吃部。

  解说:

  邢翠华,林场工作14年的她,下岗半年后开了这家小吃店,如今她每天早上四点干到晚上七点,收入却很微薄。

  邢翠华:

  一个月赚个千八百块钱。

  记者:

  也就千八百钱。

  邢翠华:

  也就是赚口饭吃,给老百姓做点饭,我自己伙食费也就赚成来了,有些事别说了,别说了,一说还是挺心酸的。

  解说:

  如今生活成本,养老金,遗老等问题是让邢翠华最操心的事情。

  邢翠华:

  你说要是烧火吧,这个柴还缺,买煤吧,煤还太贵,有的时候没办法。

  记者:

  原来是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现在不让了。

  邢翠华:

  再说像我这种情况,还没有低保,比如像林业局搞各种福利,根本没有我的,办医保也没有,交医保现在也交不起,得好几千块钱,我这几千块钱不可能交医保去,我要交养老保险,所以有些事就是向后推,走一步算一步吧。

  白岩松:

  我的这位同龄人很少抱怨,一要到这个时候,她就说一句话,“不说了,不说了,说那些干啥呀,”她头疼,要她做CT,要一千多块钱,她说不做了,这得我一个月不吃不喝才能够。有很多这种下岗职工,包括也有隐性失业的,另外还有当初24000块钱买断工龄的,可是没用多久这笔钱就花完了,最后还得回到林业局,能不能帮我找个工作,想想合同都已经解除了,非常非常难。这些事情已经很难了,但是让我感到更加担心的是,未来的林业会有人愿意当林业工人吗?会不会后继有林却后继无人呢?来,一起看看。

  (播放短片)

  记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到了林区里头感受就更加深刻了。不过同样是这次在林区,我听到了让我也非常震撼的一句话,后继有林,好事,可是后继无人,再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来当林业人了。事情真的会向这个方向去发展吗?   

  解说:

  有过20年历史的乌尔旗汗第一中小学高中部即将取消,工作了19年的校长邵振军目睹了这里从原来的10所中小学减少到2所,如今要亲自送走最后一批高中生。

  记者:

  为什么到今年就送走了最后一批高中生?

  乌尔旗汗第一中小学校长 邵振军:

  因为咱们现在生源减少,人员减少,生源减少,现在市里的规定是乡镇不办高中,都撤到市里办,整合教学资源。林区按照国家的政策是逐渐增大无人区面积,所以现在棚户区都在往市里建,都在往市里走。

  记者:

  但是他们将来都不一定再回林区了?

  邵振军:

  对,现在所有高中毕业,我自己送走很多毕业生走出去基本没回来。

  解说:

  在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很多林区见到更多的是中老年人的面孔,很多外出求学的孩子不愿意回来就业的原因是,林区工作工资低,工作机会少,摆摊的人多,买的人却很少。

  记者:

  现在还没开张呢?

  个体经营者:

  中午就没人买,我们这买卖特不好,一天半片肉都卖不出去,你说能挣多少钱及

  记者:

  孩子多大了?

  摩的司机:

  孩子十七。

  记者:

  在哪儿呢?

  摩的司机:

  上技校,在烟台。

  记者:

  将来回来吗?

  摩的司机:

  不一定,就不能回来了,林区没发展。

  解说:

  守林员胡玉坤在林区工作了23年,他说自己这个职业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做了。

  乌尔旗汗林业局护林员 胡玉坤:

  现在孩子从事这种行业的少了。

  记者:

  你盼望什么?你希望什么能够改变?

  胡玉坤:

  像我们这种状态,我们希望工资调一调,工作条件更好点。

  张学勤:

  我们林区职工的平均收入还不足全国职工平均收入的45%,应该说收入比较低。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又是这样低微的收入,要想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有它实际问题。

  白岩松:

  从2008年到2011年,大兴安岭林管局内蒙古这块一共招来了600多名大学生52名,但是迅速解约人家走的就已经是99人了,大兴安岭林管局这块当然有团委书记了,但是团委书记工作很难开展,因为团员越来越少,最后只好把团员的概念放到了45岁这样一个概念当中,我采访的人当中自己的孩子还在林区的已经几乎没有了,很少很少。我想国家的很多决策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应该多多走走基层,来去看看这儿具体的情况,这样的话解决我们林业工人很多实际的困难,一说天然林的保护,全国人民都会鼓掌,但是另一方面谁来保护呢?你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吃草或者说少吃得点草也得让它能够去跑,否则慢慢马就不跑了,将来谁替我们保护这样一个林子呢?

  我觉得“十年砍柴”说了这样一段话挺好,“植树相比伐木更具公益性,政府必须要为这一转型买单,只能让变成植树人的父母工收入不减,才可能心甘情愿放下锯子拿起锄头植树”。

  最后,我想对林业工人说一句话,晚安,好好睡一觉,相信从明天开始,日子都会慢慢变得更好,我们得一起加油,政府和我们都共同努力吧!晚安。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林业工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