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捐30万支持重修红旗渠 社长撰文记录当代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05:18  东方今报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梁新慧

  昨天,新华社播发了由该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朱玉、赵承撰写的长篇报道《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这篇一万多字的报道立即成为网络热文,引起了强烈反响。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就是新华社社长。

  李从军一行采访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瞬间?昨晚,东方今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一些难忘的细节也呈现出来。

  “目前,全国宣传系统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李从军社长本人把林州定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新华社河南分社有关人士透露,李社长最终选择林州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这和红旗渠精神密不可分。

  9月20日~26日,李从军带领新华社总编室主任刘思扬、国内部央采中心经济采访室主任赵承、音视频部朱玉工作室主任朱玉;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罗辉,分社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刘雅鸣,副总编林嵬,摄影部主任赵鹏等一行9人来到林州市,深入田间地头、山村农户、建设工地、工厂车间,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9月21日上午,李从军一行深入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考察。在红旗渠纪念馆,李从军认真观看红旗渠模型和不同时期的图片、实物,仔细听取讲解员的解说。他还亲切看望了红旗渠劳模任羊成、张买江、郭秋英、李改云。

  当天下午,李从军一行带着电磁炉、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不顾山路颠簸,来到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将慰问品送给72岁的老党员刘改枝。

  得知林州正在开展“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9月21日下午,李从军一行来到红旗渠二干渠末端横水镇达连池村段维修现场。

  当天下午,新华社向林州市捐赠30万元人民币。刘思扬说,新华社非常关心林州的发展,李从军社长到林州后,见到水利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深受感动,决定捐款30万元,支持林州市“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

  “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调研的作风让人非常感动,捐款更是给了我们动力。”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把林州各项工作做好。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 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

  □ 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朱玉赵承

  太行山,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峦,这里产生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几千年来,这些神话以其永恒的魅力昭示着后人,续写着感天动地的新篇章。

  半个世纪前,中国林州的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今天,无数的太行儿女在拓荒创业,执着地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自强不已、奋斗不息,书写着更为壮丽的当代传奇。

  太行之梦

  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

  太行山,是一座有梦想的山。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

  上世纪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解决了林县人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建筑大军用挣回来的钱扶持家乡企业发展,实现着“富太行”的梦想。

  在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的办公室,挂了一墙蓝图,是他和林州人的理想:林州要由交通末梢向三省通衢转变,由三省边缘向区域中心转变。

  半个世纪前,一张关于林州的蓝图被铺开。面对这张图的县委书记杨贵,把实现理想的手,指向了太行山。然而这个理想距离现实是那么遥远——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林州,地处太行山腹地,山多水少,石厚土薄,远近闻名的“特产”是:旱!

  1960年,杨贵带着大伙苦干十年,硬是在太行山腰“抠”出来了一条长渠——红旗渠。

  面对着墙上的蓝图,郑中华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林州,谁干了多少事,都要与红旗渠比一比。

  郑中华不断追问自己:饿着肚子,可以号召大家为吃饱而奋斗;但吃饱肚子,要为什么而奋斗?

  “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接过红旗渠的大旗,郑中华这些人把精神举得更高,把梦想也举得更高。

  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

  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太行山,是一座有豪气的山。

  豪气是脾气,也是勇气。林州人的脾气又叫“红旗渠脾气”,特点有三:干得苦、看得远、想得大。

  李广元,林州的钢铁大王,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红旗渠脾气”的人。

  26岁时,他接过了铁匠铺,那是个专门打造红旗渠所用工具的小铺面。但是,他有一天提出搞汽车配件。村委会上举座哗然。李广元不慌不忙:“我领着干。成了,是咱村儿的;砸了,是我的。”

  现在,汽车配件已是林州的支柱产业之一。2001年,曾经的铁匠铺开始发展钢铁产业,进而进军特钢及无缝钢管。目前,正在建设50万吨油井管项目。

  在太行山许多村落都可以发现李广元这样的传奇人物。郭变花就是这样一个人。15年前,一个电话把在外地承包工程的她催回了家乡。她一口气承包了万亩山林,每一年种十几万棵树。

  她让荒山一片翠绿,现在面对着绿油油的承包山,郭变花说:“这树我一棵都不要,一棵都不砍。砍一棵,我都是石大沟的罪人。”

  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传说中追日的夸父因缺水而亡,至死不悔;太行山人为引水而战,生生不息。

  1960年,红旗渠开挖不到两个月,张买江的父亲牺牲在工地上。取水的重活落在母亲肩上,她被抢水人群挤落水中,就撵张买江:“你上渠!渠里不来水别回家!”通水那天她坐在渠边守了一夜,清晨要打第一桶红旗渠水,因为她贡献了丈夫,又把13岁的儿子送到渠上,她比别人有资格。

  冬季每有游人来林州,石板岩乡桃花洞村是必去的地方,申兰英与原海生就长在那里。2000年,当支书的原海生掉入山谷,死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申兰英支桌子搭棚,过路人吃她一碗面丢下两块钱。 吃面的人开始叫这个女人“桃花嫂子”,渐渐地,“桃花嫂子”成了山里的品牌。

  2008年,桑中生搞起多晶硅,当年就缴税1亿元。金融危机后,原来300多万元一吨的多晶硅降到10元也没有人要。能否走出困境?没有人知道。可桑中生说,林州人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就得成功。

  林州人不允许自己安卧太行,这是一群虽吃饱了饭,但还要为自己理想逐日的人!

  太行之爱

  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子》

  没有人告诉我们,太行山是不是女娲补天后留在人间的神石,补上去的是天,遗留下的是爱。

  临淇镇白泉村支书张福根的一生,是对太行人大情大性大爱的最好诠释。一落座,张福根就畅谈他的创业四部曲:劈山修路,修通通往山外的22公里大路;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植树造林,凭借一双手两个肩,绿化2万亩荒山;发展旅游,建了个白泉山庄……眼前口若悬河的张福根,哪像一只眼睛失明的72岁老人?

  万福生的父亲参加过红旗渠修建,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踏出太行搞建筑,创业刚赚了点钱就在当地捐建了一所中学。临终前,父亲对万福生说吃饱了肚子要想到还有没吃饱肚子的人。万福生接过父亲的事业,更记住了父亲的遗训。迄今为止,他捐献的善款达到1000万元,被称为“林州好人”。

  有大爱无疆,就有大美难言!

  太行之魂

  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

  在林州,可以听到一串串意蕴深远的小故事:这是一口水的故事。张买江的父亲去山西打工,临走前,只能用牲口喝的雨水澄清后做饭。林州人因为喝不上这口水流落他乡,如今,他们不再为此担忧。

  还有一碗面的故事。一位林州籍的将军回乡,家里没有大摆宴席,而是在院子里支上了两口大锅,一口炖菜,一口煮面,人手一碗。林州人即使富甲一方,最留恋的还是那碗面。

  再就是那一条渠的故事。每个林州人心中都有一条精神之渠,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成就了当代红旗渠精神——难而不惧,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富而不惑,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

  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无论我们将来多么富有强大,都不应该丢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