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个农民工博物馆落户广州白云区马务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08:20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全省首个农民工博物馆选址网络投票于8月31日截止,南都记者昨日从白云区政府获悉,该区马务村以最高票数从17个备选村中脱颖而出,天河区棠下村、珠村则位列二、三名。据悉,10月9日,由万庆良市长主持召开的市农民工博物馆领导小组会议上,已原则通过农民工博物馆选址白云区马务村的决定,近期将正式提交市政府,随后对外公布此次参评细节情况。

  网络投票:马务村得票率27%

  今年6月,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建农民工博物馆的构想后,广州率先响应,拟在市内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保留其原貌、修建农民工博物馆。

  今年8月,全市包括白云区马务村、槎龙村在内的17条城中村进入备选名单,并由市“三旧“办在其官方网站上以公投方式征求公众意见。17条备选城中村中,马务村最终以得票率高达27%,远超其他城中村幸运夺冠。

  在保留村子原貌前提下改造

  记者了解到,目前白云区正组织一批规划专家实地考察,并设计农民工博物馆建造方案,而方案提交市农民工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后,将报汪洋书记审定。确定设计方案后,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再根据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力争农民工博物馆于明年8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及其公建配套建设、首期展品征集及博物馆布馆筹备工作。

  市“三旧”办表示,建农民工博物馆更重要的是探索一种城中村改造模式,即不大拆大建,通过综合整治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村居环境。

  目前,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面改造,另一种是整治改造,马务村将借博物馆建设之机进行整治改造:拆除违建,抽疏“握手楼”,拓宽和打通多条主干道,并对建筑进行整饰和开展环境整治。

  ■四大优势

  完整反映产业转型升级

  马务村能完整地反映白云区乃至广州市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的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过程。改革开放初期,进驻马务村的农民工主要就业于国营企业,从业形态主要是为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港澳台地区“三来一补”企业的大量进驻,掀起了农民工进驻的第二次热潮;2000年后,白云区加快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产业升级转型工作,农民工在马务村的工作、生活进入了第三阶段,由早期的体力型劳工逐步转变为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真实记录“城中村”发展

  马务村能真实地反映广州近郊“城中村”形成发展的历程,反映广州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多个国有工厂进驻马务村,并逐步吸引农民工聚集开始,该村的农民工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00多人激增至目前的2.1万人。马务村近3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大量翔实的反映农民工生产生活发展状况及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贡献的历史素材(从狭窄的街道、简陋厂房、“握手楼”、大排档“板间房”到钢筋混凝土特色餐馆、农民工公寓楼、现代化的创意产业园区和大型商场、市场,学校、医院以及社区服务中心)。

  村民与外来工“共建共享”

  马务村是白云区和谐社区建设的示范基地,能反映出广州共建共享的精神理念。经过三十余年的融合,目前村民与外来农民工形成了和谐相处的浓厚氛围。居住在马务村的农民工已逐渐融入都市并成为“新广州人”;同时,白云区各级政府及马务村一直以来积极为农民工创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探索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各种模式,比如,近年成立了“出租车司机之家”,为出租车司机提供专门服务平台。

  是白云四大功能区的交会点

  马务村位于白云区四大功能区———白云新城、白云新城西部延伸区、白云新城北部延伸区、白云湖地区的交界位置,是各功能区联系的重要交通节点,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农民工博物馆的建成亦将使马务村成为四大功能区的重要景观节点,促进重要功能地区的开发。

  ■村中反应

  村里人高兴之余,各有各的担忧

  村民看重征地赔偿支书关注谁来出资

  10月9日,马务村村支书萧绍湛说,这是一个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那天是街道的人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说我们得了”,电话那头的他,边回忆着当时的情形,边呵呵地笑出声来。

  设计人员已在实地考察

  据其介绍,自确定马务村获选建设农民工博物馆后,近几日,来了一批设计院工作人员,已经在马务村实地驻点,开始地毯式扫描全村各处,“现在具体建址地点还没有确定下来,他们还在考察”。

  在喜庆和欢庆的背后,包括萧绍湛在内的很多村里人也有着不少的担忧。“征地赔偿方案和建设资金问题,是现在大家都比较紧张的”。

  萧绍湛表示,虽然市里已经明确表态,建造时将尽量少拆迁民居、损伤当地建筑等,但是博物馆中专业馆和综合馆的建设,势必需要设计建造消防通道、过车走人的街道等,“所以完全没有拆迁是不可能的”,因此拆迁补偿方案,将会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做得不好,有意见的村民可能会出现过激行为,反而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同时,在补偿方案完成的情况下,更希望以综合改造的方式去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物业改建,并结合周边环境适当新建部分配套设施。

  希望政府能全资建设

  同时萧绍湛还担忧,目前只是博物馆的城中村选址确定了下来,但是市里对建造资金的部分,暂时未有明确说明,“希望是政府全资建设”,他颇有些无奈地表示,如果今后的建设资金压力由村里担负的话,一方面是集资将会出现问题,同时,如此一来要完成市里规定的明年9月迎客的目标,则将很难保证。

  据萧绍湛介绍,农民工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主要由市一级单位负责,马务村方面则处于积极配合的角色。待具体选址、建造设计方案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完成后,马务村将正式组建领导小组,专职负责博物馆建造事宜。

  ■他村反应

  珠村:领导很淡定村民很失落

  “我也觉得可能他们那边条件确实比我们要好一点。”珠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坤得知消息后,反应很淡定,“我们村子太大,而且天河区的东部已经发展起来了,土地比较值钱,要搞的话成本会比较大。”

  “我们昨天就听说了这个消息,我所知道的至少有8位村民和我一样,感觉好像一盆冷水泼到头上。”相比较村领导的平静,村民潘阿姨则很失落,“我们觉得自己的条件很好。想着建在这里,既可以保持我们的原有生活方式,还能让村子多些绿化、漂亮一点,河涌也会整治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实惠呢。”

  寺右村:建馆也要讲经济效益

  “可能白云区地方比较大,而且动迁相对容易吧,建博物馆也是要讲求经济效益的。”越秀区寺右村书记姚述强听说农民工博物馆可能落户白云马务村,一点都不感到突然。“寺右村房屋密度大,且在越秀旺地,若是动迁抽疏,恐怕动迁费不低、且有一定难度。”他认为选址在白云区,较合情合理:“远离寸金尺土的市中心,比较合乎经济效益。”

  杨箕村:马务村占地面积有优势

  杨箕经济联社董事长张建好认为,马务村起码在占地面积上,就比杨箕有了较大的优势,它有地方建设农民博物馆,并将作为一个新的地标。

  “越秀老城区都是老街坊、老广州比较多,白云区多‘三来一补’企业,都合适的。”此前,杨箕股份合作经济联社副董事长梁万雄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觉得“外来工博物馆建在石牌更适宜”,听说城中村博物馆可能落户白云马务村,也觉得很合适,“关键是要农民工相对集中。”

  ■村事简介

  广州市白云区马务村毗邻黄石立交,村域面积约1 .8平方公里,现有村属用地面积0.68平方公里,有约2200名村民(813户)、外来人口2.1万;村属建筑1259栋(含村民住宅和集体物业),总建筑面积约76.43万平方米。

  采写:南都记者吴梦纾 余思毅 刘军 李健 黄雅熙 通讯员云宣

  南都制图:李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更多关于 广东 农民工博物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