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价格上涨 拐点回看
本轮价格上涨的各种动力因素已经逐渐释放,价格拐点出现在今年7月,预计后期价格运行将呈现涨幅逐渐回落的走势
文/徐连仲(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
自从2009年11月份开始的本轮价格上涨已经持续了23个月,目前可以判断本轮价格上涨拐点已在7月份出现,预计后期价格运行将呈现涨幅逐渐回落的走势。
本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流动性充裕或过剩的影响、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国际市场影响是四个主要方面。
流动性过剩是价格普涨的基础性原因。2007年和2008年,我国经济体内广义货币供应量为GDP总量的1.5倍略多一点。2009年,我国经济体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规模已经达到GDP总量的1.78倍,到2010年则进一步增加到GDP总量的1.82倍。目前我国经济体内的广义货币已超过77.3万亿元,差不多是GDP总量的近两倍。
目前房地产和股市交易低迷、不能有效吸收资金,为减少损失和保值,大量资金在各种保值性产品、资源性产品上寻找出路,为不同性质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打下客观基础。
需求快速增长是最根本原因。2003年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都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的2009年,投资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0.0%。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消费也开始出现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8%,分别高出“九五”时期、“十五”时期5.2和4.0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消费增长速度的加快,使得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由原来1%~2%的水平上升到3%~5%的水平。
消费增长明显加快,导致期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提高。“十五”时期,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8%,这期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1.4%,“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5.8%,这期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3.0%,比“十五”时期年均涨幅提高了一倍多。
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带动整体价格上涨。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使得能源、矿产、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供应日益紧张、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特别是2006年以来,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农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格局,加之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投机资金对农产品的炒作,使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粮食、蔬菜、肉类、水产、鲜蛋等很多农产品价格创出历史新高。
由于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了以能源、矿产、原材料、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并带动其他大多数食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全面上涨。形成“一部分资源产品价格先涨起来,再带动其他产品及服务价格的上涨”的格局。
劳动力价格从成本及需求两方面促进价格上涨。近几年,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地最低工资的增长,并从劳动法律规章等方面加强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力度,促进了劳动者工资的稳定增加。目前农民工的平均收入,已经由前几年的每月1000元左右的水平,上涨到每月2000左右的水平,增长了约一倍。
农民工工资提高,从客观上促进了城市本地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劳动力的价格。这一方面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推动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进而从需求侧拉动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
消费瓶颈制约减弱导致价格总水平涨幅上台阶。首先,近几年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包括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综合补贴和各种专项补贴,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实施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等等惠农政策措施,迅速地、大幅度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收入。同时,国家加强了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减轻了农民的部分经济负担。
其次,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城市低保阶层的收入水平,离休、退休人员和低保收入阶层的收入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城乡低收入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疏解了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瓶颈,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增长。这是促使居民消费价格变化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转化的主要原因。
农产品生产方式和生产格局、流通格局变化。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和流通分工逐步细化,农业生产和流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成本。
特别是农业生产区域集中化,使农产品产销地区性不平衡加剧,产品地区间流动负担日益增加,除了生产成本增加之外,流动成本大幅度增加,从源头生产到最终消费的环节日益增多,各环节的成本日益加大,而且使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结构上的平衡难度日益加大,因此容易产生供求脱节、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