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以来,三峡水库再次启动175米试验性蓄水。随着水位上升,上游沿岸一些树枝和生活垃圾等漂浮物,被裹挟进库区,库区“美容师”——清漂人也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期。
近日,记者来到三峡坝上库首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曲溪当了一次清漂工。
早上8时许,清漂4号船从银杏沱码头出发,开向附近的水湾曲溪,这里距大坝约5公里。船老大冀世虎是附近茅坪镇金缸城村农民,负责开船。两女一男3个清漂工,都是附近银杏沱村的后靠移民。
冀世虎把船停稳,将缆绳拴在岸边的树上。工具很简易,一件是“挖篓”,像捕鱼的篓子,绑在竹竿上,打捞比较轻的漂浮物;一件是耙子,用来钩比较重的木桩等。冀世虎说,每年清漂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汛期的6、7月,还有蓄水期。
为保证库区清洁、航道畅通、枢纽正常运转,这里诞生了一个新职业——清漂工。秭归县最早组建了清漂队,如今发展到25条船,最大的载重50吨。
站在一尺宽的船帮上,记者学三位师傅的样子干起来。捞了10多分钟,头上便大汗淋漓,胳膊开始酸痛。
杜贞师傅戴着草帽,胳膊上套着罩袖,不停擦汗。“这个活看似简单,做起来蛮累人。忙时不觉得,晚上回家胳膊疼得连饭碗都端不起,不过都习惯了。”她伸出右手给记者看,掌上一排厚厚的茧子。冀世虎说:“我们一般上午打捞,下午卸船。垃圾多的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库区只要有垃圾,不管刮风下雨,我们天天来清。”船舱里有铺盖,还堆着方便面和矿泉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