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佛山遭碾压离世女童引发全民道德自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7日00:0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7日电 题:小悦悦引发全民道德自省 爱心让“撑腰”更有力量

  作者:阚枫

  就在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遭碾离世后的第4天,10月24日下午,在广东增城,一个不满三岁,同样名叫“悦悦”的女孩被车撞倒,头脸遭碾。旁边路人合力将车辆抬起,齐心相救。虽然这个小悦悦最终也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身亡,但是这次路人的齐心救助被网友们称为人们的“自我救赎”、社会的“道德觉醒”。

  其实,当我们感叹这个社会正在渐渐冰冷的时候,那些暖心关怀的爱心故事也在让我们体会这个社会中正义的力量与良知的温存。

  一场关于道德的“全民自省”

  一个年仅2岁的女孩,两辆穿行小巷的汽车,19个做出不同反应的路人,原本毫不相干的人与物,在一段7分钟的视频里,引发了中国社会一场关于人性冷暖的全民大讨论。一个2岁孩子的遭遇,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如此规模的舆论场,是因为18名路人那让人心寒的“集体失明”最终点爆了中国社会积怨已久的对于人心冷漠、道德沦丧的激愤和谴责。

  事件发生之后,佛山当地媒体用“他们令佛山蒙羞”的大字标题考问那18名冷漠的路人。这样的耻辱当然不是仅属于佛山,关于“冷漠”,这也不是一个突发的个案。就在两个月前,一场关于“老人摔倒后扶不扶”的讨论中,就已经有人疾呼:中国社会道德滑坡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悬崖”边。

  对此,有分析指出,在一个社会里,当对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都已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时,可以断言,发生小悦悦事件几乎就是一个必然,而且很难保证未来的一天,就一定不会上演比这一幕更让人震惊的事件。

  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后,意见领袖们纷纷剖析把脉社会道德缺失的病灶,网友们也追随呼唤社会正义的回归。“见到老人倒地不敢扶、见到小偷盗窃不敢喊、见到路人被撞不敢救,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在网络上,网友们在谴责见危不济、见死不救的同时也在更深层的追问这个社会到底病在哪里,而这种追问大多是从自问开始。

  事发之后,有媒体就组织讨论在小悦悦的事件中“我”的责任。讨论中有人认为,19个路人中有18个冷血,我们怎么能保证自己不成为1/18,这样算来,在小悦悦的故事里,成为“好人”的概率,比得上乙肝还要小。评论则指出,只有批判、没有自我批评,终究会落入“手电筒思维”的陷阱——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在某网络论坛里,一个题为“扪心自问:如果我当时路过会怎么办”的讨论帖中,一位网友回复称:“说实话,我害怕,我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做,但是我想说,或许你可以愤怒声讨,但当你声色俱厉的挥舞道德大棒的时候,底气是否真的很足?为什么我们的网络社会中都如此正义与光明,而现实世界还是出现了‘18:1’的悲哀?‘拒绝冷漠’不能只是口号喊得响。”

  爱心实例让“撑腰”更有力量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有媒体呼吁对见死不救要立法治罪,同时也有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为他们“做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此期间,北大副校长吴志攀上月说的一段鼓励校友扶起摔倒老人的话再次被提起:“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吴志攀的这句话被网友理解为“北大为学生撑腰”,在被疯传的同时,各种版本的“撑腰体”也在演绎。

  就在“撑腰”言论在网络上被广泛讨论之际,现实社会中的“撑腰”努力也在跟进。民间公益网站筹建搀扶老人风险基金,企业向员工发起帮扶老人小孩的“扶一把”倡议书,律师们发起成立了“停止冷漠公益法律援助”律师联盟。在发生小悦悦事件的广东,广东省工会也提出,将为见义勇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这些社会反应都在试图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和免费法律援助,来重塑见义勇的正气,纠正诬陷好人的歪风。

  其实,就在这个全社会感叹“人心冷漠”的10月里,我们身边的爱心故事一直在不断涌现,而这些真实可感的爱心实例,也让全社会的“撑腰”努力变得更有力量。

  在重庆,五名女孩齐力救助在路边摔倒的八旬老人,直到民警赶到才放心离去。在长沙,小伙扶起一位在买菜途中摔倒受伤的七旬老人,将他送往医院,并垫付医疗费用的。在青岛,一位老人不慎摔倒昏迷在马路上,几名路人一起把满身血迹的老人抬上出租车,送医院救治。在南昌,20多个农民工在危机关头合力抬车,使车下被碾女孩获救……

  对此,有专家分析称,建立完善的扬善惩恶的制度无可厚非,但是要真正唤醒世道人心,还是应当依靠道德的感化作用,当我们在谴责社会上一些不良无德行径的时候,同时更不要忘了,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美好。

  社会诚信建设需要多元努力

  在一家门户网站关于小悦悦事件的网络调查问卷中,有一项题为“你认为出现所谓道德底线丧失的原因是什么?”三千余名参与问卷的网友中,有71.9%选择了“社会互信状况被负面案例不断蚕食”这一选项。负面信息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影响可以想象。

  对此,有专家指出,要在全社会重构道德价值体系,恢复民众人际间的信任感,这其中有媒体的引导责任,更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多元努力。

  小悦悦的不幸遭遇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在社会中掀起舆论热潮,也引起了政府方面的关切和思考。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与会者们讨论的话题集中在:如何引导见义勇为、扶助弱者的社会道德风尚,怎样强化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其实,关于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现状,近年来也引起中国高层的关注。今年,温家宝总理就多次指出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10月19日,他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本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再次强调了道德建设在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一场表彰学习道德模范的活动也在全国开展。9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出5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60名提名奖获得者,部分全国道德模范在基层,在高校展开事迹巡讲。

  对此,有评论分析,近年来,政府方面发力社会诚信建设、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努力就是在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用全社会的力量培育和谐健康的社会文明机体。

  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撞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可能面临的选择题。今年是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也是中国社会关于“道德”话题讨论最热烈的一年。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道德争论中,有声音呼吁,希望这次社会大讨论之后,我们全社会能够得到振奋与动员,每一人从自身做起,用温暖唤醒冷漠,用爱心融化冰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