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电总局出新规防止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引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7日21:3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 这两天报纸上醒目的“限娱令”标题一度让56岁的退休女工周晓玲有些担心:自己钟爱的一个相亲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是不是会被停播?“那可是我每个周末必看的节目。”她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本周二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这一文件被简称为“限娱令”并迅速占领了各种媒体的显著位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在随后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这一简称不准确,简单用“限娱”的说法,容易引起人们误解。

  这位发言人表示,《意见》主要是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上星频道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格调低俗、形态雷同等倾向而制定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据国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统计分析,目前中国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19:30—22:00内播出的娱乐性较强节目每周总计126档,主要包括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等。平均每个频道每周播出这些类型节目3.7档,平均每晚有17档该类节目同时播出,节目形式雷同造成电视资源浪费。

  对此,周晓玲深有体会:“有时候拿着遥控器按一圈,不是选秀就是家庭纠纷,要么就是没完没了的广告,很烦人。”

  山东的邓先生有着另一种烦恼:前不久某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体验型竞技节目让喜欢运动的一家老小难得有不抢遥控器的时候,可是没过两期,本应提倡健康和运动精神的节目,偏偏找来一群“比基尼小姐”打打闹闹。

  “一家人坐在那里真的好尴尬。”他说,以这样的方式博收视率,实在不妥。

  事实上,近年来对于一些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指责声不断。一些节目为争得关注,不惜降低格调,以展示丑态、病态刺激观众、肆意恶搞;有的热衷传播绯闻轶事,甚至编造故事、假冒当事人,被揭发和投诉的案例时有发生。

  “我们被包围在一个娱乐化的空间里,真正需要的想要的信息全部被娱乐淹没了。”洛阳交通广播主持人段华说,底线很低的节目充斥荧屏,大量民生新闻也开始泛娱乐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08级本科生杨祎告诉记者,现在娱乐节目太过泛滥、低俗、虚假化,费钱费力又没用,最可怕的是可能引导一种错误的社会价值。

  长沙市芙蓉区蓉园小区的李小姐则认为,嘻嘻哈哈甚至疯疯癫癫的节目可能一开始能吸引眼球,但看多了就不是娱乐,而是厌烦和疲劳。

  同质化的电视节目不但让观众无法忍受,也扼杀了电视从业者自身的创新意识。往往是某家电视台的一档节目火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多家电视台的同类节目扎堆出现,形成一家创新、多家模仿、观众厌烦的恶性循环。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师徐帆认为,中国的电视体制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因此电视台总数较多,此次新规无疑能够在行政控制角度减少同质化的现象。

  湖南卫视新闻发言人、副总监李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表示,新规的出台对于中国电视行业来说,是一次加强内容升级改造、提升内涵和品质的机会,相信将促进电视行业朝着更加主流、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方向良性发展。

  “整个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也许将再次洗牌。”徐帆说,新规将有益于生产能力领先的卫视,而没有机制和团队跟进支持的卫视会变得更差,甚至连抄袭借力的路都被断掉,这或许会引发有实力的广电集团介入和跨区域参与相对弱势的卫视平台的市场化经营,改变当前电视业态。

  也有专家和学者指出,抵制低俗和过度娱乐化不能只靠职能部门的行政管控,毕竟任何规定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社会风气的涤荡是一项巨大又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记者 任沁沁 刘刚 明星 顾烨 吴济海,实习生李杭媛采写)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更多关于 广电总局 限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