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统一调度指挥下,与神舟八号发射有关各系统举行了全区联合演练。按计划,神舟八号将在11月初发射升空,昨天的全区合练是发射前最后一次。
所谓全区联合演练,指的是按发射流程进行一次综合模拟演练,目的是验证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工作状况。
昨天的合练,是专门针对神舟八号飞船发射上升段的模拟演练。合练结果表明,神舟八号各系统组织指挥顺畅,技术状态正确,参试设备工作正常,具备发射条件。
合练从昨天14时58分,即神舟八号发射-4小时程序开始进行,共持续4小时。
莫错过,交会对接四大看点
天宫一号任务的核心,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的交会对接,整个任务可分成四个阶段,这也构成了整个任务的四大看点。
看点1
即第一步,是目标飞行器发射,这一步已经在9月29日完成。
至昨天20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经正常在轨运行30天,共计474圈。当时,天宫一号不位于任何测控区测控范围内。迄今为止的各项数据表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升空1个月来,飞行正常,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各项试验进展顺利,具备执行首次交会对接的条件。
看点2
即第二步,是神舟八号飞船发射。
10月26日,神舟八号船箭组合体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转运至发射区。昨天,有关方面又举行了全区联合演练,验证了神舟八号发射上升段的各项技术。至此,神舟八号发射日期已经近在眼前。
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将拉开交会对接任务的大幕。
看点3
即第三步,是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试验。
交会对接试验共进行两次,它又可细分为四个重要节点,分别是神舟八号数次远距离引导变轨,第一次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第二次对接。
所谓变轨,指的是在地面人员控制下,逐渐使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处于同一轨道,然后,神舟八号分步骤从后面“追”上去。“追”到某个合适位置后,就进入第一次交会对接阶段。
看点4
即第四步,神舟八号返回舱返回地面,这可能发生在11月中旬。
至此,天宫一号任务历时一个半月,最终圆满完成。
显然,所有这些任务的关键,都在于精准的飞行控制。
为顺利完成任务,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全体参试人员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设备设施零故障”。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王小飞
■数字与人
10倍工作量软件参数处理量比神七多10倍
几天之后,天宫与神八将在距地球数百公里的太空交会对接。飞行器飞行状况如何?是否按照地面人员的指令进行?各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换句话说,地面上的人,怎么才能知道这项“看不见摸不着”的任务究竟完成得怎么样呢?
这就要用飞行器下传的数据来判断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软件室高级工程师张祖丽,作为交会对接任务软件室天宫一号主任设计师,她的任务就是每天与这些数据打交道。不但要负责软件平台的系统架构、软件技术状态的清理,还要把握任务总体状态的掌控与协调。
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与以往所有任务相比,技术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任务采用了全新的传输协议,也比以往任何一次任务都复杂,仅软件参数处理量就是神七任务的10倍,每一条数据就如同人的全身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
软件开发是整个飞控工作的末端,状态变化大,张祖丽肩上的担子自然不轻。她说,有段时间,她像着了魔似的,晚上躺在床上,脑子也闲不下来,连做梦都在编程、调试。
5000个参数天宫一号任务遥测参数超过5000个
天宫一号任务之复杂,超过我国迄今为止的所有航天飞行任务。例如,该任务有超过5000个遥测参数,有500多条遥控指令,技术状态变化数百项,有100多个重要事件,有400多个显示页面。
数字是枯燥的,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天宫一号主任设计师和总体组组长赵焕洲,却能对这些数字如数家珍。他说:“我对天宫的了解,比对我自己的了解还清楚。”
在天宫一号任务中,赵焕洲和他的团队负责所有的飞控方案、故障预案和协同工作程序。他们不但是天宫任务的导演,还是任务的救火队员。
作为主任设计师,赵焕洲不但要对任务状态非常熟悉,还要清楚掌握外部各系统的技术状态,及时了解内部各部门的需求。既要随时跟踪任务准备状态,又要及时调整后续计划。
1堵隔离墙网络隔离系统保障测控网安全
紧盯屏幕、点击键盘,紧张锁定“敌”情,几番斗志斗勇过后,干扰波消失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室高级工程师刘博扬和他的团队一手建立起来的网络隔离系统功不可没。
在天宫一号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需要与国内外十几个测控站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在家里上网转一笔钱,都要担心网络安全。如此巨量的数据交换,网络安全风险自然不能低估。在任务期间,一旦遭受干扰和侵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需要一套网络安全隔离系统,以实现主任务系统与外网数据的双向过滤,确保交会对接任务安全测控。
刘博扬和他的团队,就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们结合我国测控网现有条件,提出并确立以提升速度为主、相应提升传统性能为辅的发展思路。
在调研中,刘博扬发现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商用网络隔离系统产品不能提供底层核心代码,存在明显的安全风险,且价格比较昂贵,自主研发成为唯一选择。
这些人的确身手不凡,经过近半年的紧张努力,便设计出了隔离设备的原型机。使用在天宫一号任务中的网间隔离系统不负众望,为测控网安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特约通讯员 谢波 姜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