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载人航天20年花费不及美国1年投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3日13:54  法制晚报
正在运营的国际空间站 正在运营的国际空间站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

创世纪1号 创世纪1号

已退役空间站 已退役空间站

  神八吻天宫背后有笔经济账

  算花费中国20年不及美国1年观收益投入1元收回7元看应用70多新品种走进百姓家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今晨成功对接,欢欣鼓舞之余,有人不禁会问,载人航天对百姓生活有什么意义?巨大花费是否合理?在现实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问天”之旅是否只是不切实际、追逐政绩的“面子工程”?

  事实上,除了不言而喻的精神力量外,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来都是脚踏实地,从未与现实脱节。不信的话,我们可以一起算笔经济账。

  看旅游

  太空旅游的概念本是上世纪90年代囊中羞涩的俄罗斯为了维持“和平”号空间站的运营想出来的法子。但后来太空旅游的高收益让国际空间站乐此不疲。在太空旅游方面,美俄确实比我国领先不少。

  上世纪90年代末,负责运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公司准备开放“和平”号的太空旅游。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成为了第一名买票去太空的游客。

  不过随着2001年“和平”号退役,第一个接待太空游客的空间站成了国际空间站。

  2001年4月28日,蒂托乘坐俄罗斯进步-32号飞船登上了国际空间站,并在太空中待了8天。蒂托8天的太空之旅为国际空间站带来了2000万美元的进项。

  此后,尝到甜头的国际空间站又先后迎来了6名太空游客,其中匈牙利人查尔斯·西蒙尼甚至两次到太空旅游。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太空游客总共给国际空间站带来了近两亿美元的收入。

  太空游客一览

  姓名 国籍 年份 花费(美元)

    丹尼斯·蒂托 美国 2001年 2000万

    马克·沙特沃斯 南非 2002年 2000万

    格利高里·奥尔森 美国 2005年 2000万

    阿努什·安萨丽(女)美国 2006年 未公开

    查尔斯·西蒙尼 匈牙利 2007年 未公开

    理查德·加洛特 英国 2008年 3000万

    盖伊·拉里波特 加拿大 2009年 3500万

  算花费

  20年花费不及美国1年投入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已花费约350亿元人民币。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数字表明,从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即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时,工程花费约200亿元人民币;从2005年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工程花费约150亿元人民币。

  “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花费不及美国一年的投入。”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近年来,美国宇航局每年的预算大概在170亿到180亿美元,俄罗斯不断加大投入,欧洲和日本也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据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和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当年美苏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经无人飞船、单人飞船,最后才是多人飞船。虽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较晚,但走的是跨越式发展路子,因而大大节省了研发费用。

  观收益

  投入1元能至少回报7元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得出的评估结果。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获得3000多项专利,并使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益匪浅。有3万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航天技术,其人工智能、遥感作业等技术又带动了工农业的繁荣。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运用于通信、医疗等行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研发,当时火炬的设计团队借鉴神舟飞船的验证方法,用大型风洞试验火炬的抗风性。

  天宫一号上为飞行器提供动力、面积达4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翼是完全的国产设备。其中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的“玻璃纤维网格”,就是由国内某大学与一家生产轻纺制品的企业合作研发的。

  此外,天宫一号上使用的太阳能集热和保温材料,也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产品。所谓太阳能集热和保温,实际和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一样,只不过在最低零下200多摄氏度、最高500多摄氏度的外太空,对集热和保温技术的要求更高而已。

  或许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并不能立刻显示出带动宏观经济增长了几个百分点,但专家认为,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会催生产业发生一系列革命。

  看科技

  依托航天70多新品种走进百姓家

  本次上天的神舟八号,按照惯例携带了桂花树、罗汉果和芦竹等生物品种。从1987年起,我国历次发射返回式太空器,都会进行航天育种试验。

  仅以神舟系列飞船为例,“神一”至“神七”携带过水果、蔬菜、农作物、树种、中药、花卉、茶叶、微生物菌种、蛋卵9大类。到目前为止,通过航天技术培育出的70多个新品种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

  此外,天宫一号和“神八”相继发射后,到2020年,我国独立自主的载人空间站建成后,将为航天工程育种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丰富的空间资源和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研究环境。

  在航天育种方面,我国的起步落后美俄50年,但取得的成果要大于美俄。

  目前国外载人航天器搭载的植物种子主要用于分析空间环境对于宇航员的安全性的影响,其目的在于要使宇宙飞船最终成为“会飞的农场”,最终解决宇航员的食品自给问题,很少有将航天育种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究。

  天神之吻中德合作“天外有天”

  据了解,此次“神八”运行过程中,中德双方还将合作在实验舱内开展生命科学实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开展的第一次国际合作。

  那么,德方为这项实验项目投入了多少资金?他们预期从这项合作项目中获得多少经济回报和科研收益?对此,本报记者今晨专访了参与该项目的德国宇航中心(DLR)的彼得·普鲁(音译)博士。

  彼得博士表示,此项目是中德双方共同出资,德方在该项合作实验项目上投入大约500万欧元。不过,对于此项空间科学实验项目的经济回报问题,彼得博士没有给出具体的预估数额。

  对此,他解释说,中德科学家在“神八”上合作开展的科学实验均以地面研究为基础,这些实验通常没有即刻回报,但从长远来看却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科研效益。

  “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就是免疫和癌症领域的医学实验,届时,植物、细菌和人类癌细胞将在失重和太空辐射的状态下在太空停留约三周时间。”彼得说。

  有“钱景”

  美俄争推商用空间站

  除了开放科研用的国际空间站“挣外快”之外,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些公司甚至推出了发射专用的商业空间飞行器和商用空间站的计划。美国《纽约时报》去年10月报道称,波音公司将进军太空游业务。

  波音公司计划最快2015年开始让旅客乘坐波音制造的宇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同时,一种如同太空胶囊一般的宇宙飞船CST-100也由波音出资开始建造。而不久前又有消息称,CST-100将在四年内上天。

  维珍集团创办人、英国富豪布兰森正准备在近期推出商业太空旅行,其推出的六座太空飞机已成功地在今年进行了首航,之后将搭载付费旅客航行于亚轨道太空。布兰森表示,这种准太空旅游的单人票价将从20万美元起步。

  俄罗斯轨道技术公司也宣布,将与俄罗斯国营动力公司联手打造一个可以容纳7人的商用空间站,主要面向普通游客、科研机构、航天部门等。目前已有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与这两家企业签订合同,成为商用空间站的潜在客户。

  观未来中国潜力巨大

  在太空旅游方面,受技术水平所限,天宫一号尚不足以与国际空间站匹敌。国际空间站重达417吨,容积900多立方米,能够容纳6名成员,有足够的空间供太空游客活动。

  而天宫一号仅有8.5吨重,容积15立方米,相当于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即便从三人的定额中腾出一个给游客,三个人挤在这样小的空间里,恐怕也不会舒服。

  不过,天宫一号未来的商用潜力不容忽视。据外国媒体分析,天宫一号虽然还不是标准的空间站,但经过改进后,能够执行向更大的天宫二号、三号运输货物的类似货运飞船的任务。

  改进后的天宫一号发射总重将达到13吨左右,能搭载6吨的货物,自然也能搭载太空游客。实际上,登上国际空间站的7名太空游客乘坐的就是俄罗斯的货运飞船。

  正在运营的空间站

  1.国际空间站

  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宇航局联合建设。第一个组件于1998年11月发射入轨。现已成为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空间站。目前,已有216人次的宇航员和游客进入该空间站。

  2.天宫一号

  中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空间站,设计寿命两年,将再进行两次对接。据称中国将以天宫一号的技术为基础开发为未来空间站提供补给的货运飞船。

  3.创世纪1号、2号

  由私人公司比奇洛宇航公司发射的商用空间站。比天宫一号更小,与以前的空间站相比,减少了科研设备,增加了旅游和商用设备。目前仍在试验当中。

  已退役空间站

  礼炮1号前苏联

  运营时间:1971.4.19-1971.10.11

  重:18吨 容积:90立方米

  “和平”号前苏联/俄罗斯

  运营时间:1986.2.19-2001.3.23

  重:124吨 容积:350立方米

  本版文/记者 杨铮 李莎

  制图/李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更多关于 神八 天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