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豪门多由二代接班 专家称世袭传统短期难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11:52  南方都市报
五大家族企业简表 五大家族企业简表

李嘉诚 李嘉诚

李兆基 李兆基

何鸿燊 何鸿燊

  香港最富有的几大豪门,掌舵人大多超过80岁,“豪门二代”何时接班,一直都是香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人称“亚洲股神”的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传出在两个月内辞去33家附属公司的董事职位,其中8成公司交由幼子李家诚执掌。在此之前的9月份,新鸿基地产发布公告,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邝肖卿将在12月8日引退,其两个儿子郭炳江、郭炳联已获委任为公司联席主席。

  香港的“豪门二代”开始接棒家族产业,而这种家族式企业的传承方式,被认为与香港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形象不大相称,“这里面有东西方结合的因素,要向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转变,需要一定的过程。”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院长徐林倩丽如此认为。

  “四叔”幼儿揽大权

  眼尖的香港媒体,最先发现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即“四叔”开始有权力移交的迹象。根据恒基地产2010年的年报,其在香港的89间附属公司中,李兆基长期出任其中48间公司的董事,而这些公司多是负责“物业投资、物业发展及财务”的业务,属于恒基地产的核心主打部门。

  在过去的两个月内,李兆基分3批陆续辞掉其中33个董事职位,其中27个职位的继任者是40岁的幼子李家诚,余下6间则主要由李兆基的妹妹李焕嶋及恒地高层李镜禹执掌。但李兆基所辞任的都属于附属公司的董事职位,而同系一众上市公司的董事职位,他并没有辞任。

  同时,长期辅助李兆基的恒基地产高层林高演,也辞去了相当数量的董事职位,其中一间由他担任董事的附属公司“丰收发展有限公司”,继任者同样也是李家诚。恒基地产近年最重要的地盘———乌溪沙落禾沙项目,其中一半权益由该公司持有。

  恒基回应媒体查询时说,这是公司的一般日常商业安排,是为了精简附属公司的董事局架构。但评论认为,这是“四叔”在慢慢放手,两个儿子中,李家诚未来主管香港的业务,长子李家杰则继续打理内地业务。

  持有这种观点的并不在少数。熟悉公司法的香港律师谭日明分析,李兆基在香港财经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能一下子将权力交给第二代,相信这一个交棒的过程将会比较长。

  豪门接班是非多

  近年来,香港的豪门二代的接班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据《福布斯》计算,香港2/3的上市公司由这些家族企业控制,其中最富有的10个家族拥有的财富总净值超过1200亿美元。这些家族企业的掌舵人,其中一半人都超过了70岁。

  其中几个最顶尖的富豪中,除了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83岁之外,同时担任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主席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也已83岁,赌王何鸿燊已经近90岁。新鸿基地产的主席邝肖卿也已经82岁了。

  他们都面临如何将自己打造的财富帝国传给下一代的问题,因此李兆基这次让幼子李家诚继任多个附属公司的董事,颇为惹人注目。同样的,去年因为身体不适以及争权风波而弄得沸沸扬扬的赌王何鸿燊,也正在为交接班铺路。

  何鸿燊的二房长女何超琼被业内认为是赌王接班人,在澳门回归前娱乐事业不景气时,令信德的龙头业务船务取得靓丽的成绩后,便赢得了父亲的信任,随后澳门回归,她再令家族产业成功转型,被赌王颇为肯定。

  新鸿基地产曾闹出“家族政变”,郭得胜一手打造了新鸿基地产,他死后三个儿子接棒,老大郭炳湘本来接任了公司主席。但后来郭炳湘“因个人理由”离职休假,无缘家族信托基金等业务,其母亲邝肖卿出任公司出席,其两个弟弟郭炳联、郭炳江全面上位,实际执掌了公司的大权。直至今年9月份,公司公告宣布82岁的邝肖卿将在12月份卸任,其两个儿子被委任为公司联席主席。

  视点

  有强大职业经理人做家族企业后盾

  香港的几大豪门的产业基本上属于“世袭制”,但在西方,不少家族企业为了长远发展考虑,将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选择职业经理人来进行企业管理,以避免企业领袖突然更迭造成风险,如酒店集团希尔顿家族、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家族都是如此。在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面,为何仍存在着如此根深蒂固的世袭传承观念?

  “这里面有东西方结合的因素。”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院长徐林倩丽说,香港的这些家族企业,即使选择子女作为继承人,背后也肯定有一批强大的职业经理人做后盾,而非大权独揽。

  徐林倩丽说,这些家族企业在选择接班人时,也要看自己的接班人是否对其家族企业有兴趣,更重要的是是否有能力去进行管理,如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李泽楷八九岁时便要在公司董事会上“旁听”,何鸿燊的儿子何猷龙也是在将一家鸡肋公司“珍宝海鲜舫”改头换面,取得成功之后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才能获得父亲的肯定,从而出任新濠国际董事局主席。

  “我相信这些豪门掌舵人会清楚,如果子辈无能力,会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徐林倩丽觉得,香港的家族企业要走上西方现代企业的模式,需要一定的过程,“美国50年前一样有大量这样的家族企业,只不过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类基金、国际投资进入,令企业的股权分布越来越分散,随后家族管理慢慢退出,这些改变要根据发展速度慢慢进行。”

  南都记者石秋菊 发自香港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更多关于 豪门 接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