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潮歌:自由的商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16:01  南方人物周刊

  “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因为张艺谋而出名,但真正的操盘手却是文艺女青年王潮歌,站在张艺谋的背后,她将文艺和商业用最华丽的方式结合起来

  本刊记者  李木白

  2011年年底,云峰基金将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选为合作伙伴,在“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中注入5000万元风投资金。

  从IDG到云峰基金,除开华谊兄弟,文化产业里恐怕没有谁能让风投公司如此爽快。从一间单纯的艺术工作室开始,张艺谋、樊跃、王潮歌,3个地道的文化人,用了8年时间,把“印象系列”做成了“吸金大王”。

  如果说张艺谋的名气是“印象”的最初名片,那么王潮歌则把它真正塑造成了一个品牌。这个语速飞快、气场强大的文艺女,在两个男人前面冲锋陷阵,一步步将艺术与商业融合。 

  金钱是艺术的土壤

  王潮歌说,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不是事先计划到的,她的商业路子也是一样。

  上学时,她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成绩并不出众,但有两门课程——写作和文艺让她引以为傲。高考时,王潮歌本来想考中戏的戏文系,成为一个剧作家,但因中戏当年不招生,她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导演系。

  很长一段时间,“文青”王潮歌的身上还看不出一点做商业的影子。大三那年,王潮歌把一个一分钟小说改编成了剧本《暑假里的故事》,被剧作课老师、系副主任高鑫“盯上”。

  高鑫告诉她,这个剧本很好,无论如何也要拍成电视剧。王潮歌只有一句话:“怎么才能拍成电视剧?”高鑫告诉她,先找到钱才能拍。王潮歌仍然木讷,怎么才能找到钱?高鑫说,你写的是一个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现在只有国家计生委在宣传这方面的东西,不妨找他们试试。

  王潮歌回忆,这是自己第一次意识到,如果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就必须先找到可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她用从嘴里省出来的饭费,跑到当时唯一能打长途电话的电报大楼,翻开号码本,挨个拨通各个省市的计生委电话。最后,还真有某地的计生委给她投资,拍成了一个上下集的电视剧,并且在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播出。

  从大学的这部处女作开始,王潮歌都是作为独立导演存在,别人聘请她排节目,付给她报酬。1995年是她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她导演的舞台剧《华夏民族魂》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王潮歌”3个字也开始为圈内人士所知晓。

  她在导戏时认识了樊跃,两人一见如故,先后共同创作了《春天的印象》、《以和平的名义》、《为你而生》、《在灿烂的阳光下》等剧目。

  比起在剧团,王潮歌在艺术上有很大自由度,但创作内容终究受制于主办方要求,令她很不痛快。王潮歌觉得,2003年前自己一直是在帮助政府粉饰太平:“五一就说‘咱们工人有力量’,十一就说‘长江黄河怎么美’,一直没有提供让大家愿意去消费的产品。”

  特立独行、不愿受条框限制是王潮歌的性格,也注定了她要在市场化之路上往前再跨一步。与张艺谋合作,王潮歌才找到了最能让艺术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

  把艺术品做成消费品

  2002年,《欢乐漓江》在桂林象鼻山下的河水中央演出,这是由王潮歌担任导演、樊跃负责舞美设计的亚洲博鳌旅游论坛闭幕式节目。张艺谋受到策划人广西壮剧团团长梅帅云邀请,坐在台下考察。

  演出结束后,张艺谋主动邀请王潮歌和樊跃,三人找到一家宾馆,一直聊到凌晨3点。最后,他们决定一起合作排演实景舞台剧《印象•刘三姐》。

  在《印象•刘三姐》成功之前,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舞台剧实景演出。最先萌生这个想法的人是梅帅元,他认为实景山水作为背景有独特的吸引人之处,具备市场潜力。另外,他必须要为剧团基本生存努力。梅帅元力邀市场号召力极强的张艺谋加入,并向他引荐王、樊二人。

  在运作“印象系列”的过程中,王潮歌一直是那个“找钱”的人。她比张艺谋和樊跃更适合CEO的岗位。

  接手后,王潮歌才知道完成这件事情有多难。包括投资人、制作人在内,没有人知道该如何操作。

  尽管有张艺谋坐阵,“印象系列”的起步却不惊艳,这种表演太“超前”。投资方看到的是商业前景,部分人撤出了资金。最糟糕时,剧组钱花完了,很多道具都要王潮歌和樊跃自掏腰包解决。

  不过她始终相信,只要将舞台和实景的结合体验做充分,终究可以赢得市场。

  转机出现在2005年,IDG资本合伙创始人熊晓鸽应邀前往桂林观看“印象”演出,结束后,他给张艺谋的制片主任张震燕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必须找到导演,他被震撼了。

  2005年,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王、张、樊等人成为原始股东。印象公司与IDG和高盛签署了首轮2500万美元的注资协议,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后来也成为印象公司的股东。

  无法复制的“印象”

  《印象•刘三姐》成功后,王潮歌又相继推出5部作品,累计观看人次超过千万。“印象系列”总投资不超过1亿,利润已接近10亿。

  公司创立时,王潮歌和樊跃就决心摆脱小作坊式的运作,做真正的商业化演出公司,并且只专注于实景演出。

  和IDG谈融资时,王潮歌让对方觉得难以沟通,她最反感投资人问自己“‘印象’模式如何复制、延展这种问题。她反复在公开场合表示,商业模式和自己无关,“印象”是独特的,不能复制。

  令王潮歌自豪的是,除开过亿利润,“印象系列”的演出团队大部分是当地农民,这些“演员”的收入和当地旅游经济一起增长起来。有统计称,《印象•刘三姐》提升了当地10万老百姓的收入。

  王潮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印象”发展成像百老汇和迪斯尼一样的完整产业链,一处赚钱到处复制的连锁店模式绝对不是“印象”的未来。 

  在王潮歌看来,上市并不是一个规定动作,更不能作为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她将其比作企业的“生理需求”。在“印象”上市问题上,她认为需要钱了就去融,否则何必要那么多钱。

  她不想别人告诉自己该往哪里走,甚至不愿自我回答。自由的艺术和自由的商业,她觉得这种姿势特别好看。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