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南义马矿难事故原因可能因矿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22:0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义马11月4日电 题:河南千秋矿难营救持续 事故原因或为“矿震”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夜幕降临的时候,天气骤冷。事发的河南千秋煤矿西风井院内仍旧十分忙碌,医护人员、矿工、安保人员都在静静地等候,井口处不断的有救援人员下井……

  河南义煤集团4日晚间通报称,21221下巷300以外皮带已经恢复运转,抢险救援队员继续利用21221下巷原有的压风管、供水管、注浆管三趟管路向受灾工作面供风,现仍有50人被困井下。

  从该煤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开始,100多名救援人员不停向前掘进,在井下已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在井下进行长达14个小时搜救工作的河南义煤集团千秋煤矿西风井第一救援队队长李运星满身煤垢地走出井口,身上多处擦伤。

  李运星介绍说,井下大理石柱、运输皮带、钢板和煤把道路都堵死了,抢险救援队员只能在2平方米的地方靠铁锹一锹一锹地挖,一袋一袋的背来疏通“生命通道”。“已经挖至500多米处了,估计明天早晨可以清理好巷道。”

  谈及事故的原因,河南义煤集团千秋煤矿调度室主任朱家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事故主要是“矿震”引起。据河南义马煤矿矿方透露,事故发生时,该矿KZ-301矿震检测系统显示当时的震级为4.1级。与此同时,距离矿井方圆几里地的村民均表示感觉到家中的灯以及桌椅都有摇晃和明显震感。

  “感觉地晃动后,紧接着调度室接到井下报告,21221下巷发生冲击地压。”朱家学介绍说,“2008年千秋煤矿西风井曾经发生过一次冲击地压,当时矿上就采取了防冲措施,工人穿戴防冲服、防冲帽,井下用大理石柱、钢板等,但是井下的防护能力弱,只能抵抗2级多的地震。”

  冲击地压俗称“矿震”,是地应力瞬间释放造成的。由于冲击地压问题极为复杂,国内外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冲击地压发生及破坏过程的理论,因而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并不完备。

  对此,朱家学也表示,冲击地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事故是一瞬间发生的,没有任何征兆,也无法预测。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致使河南千秋煤矿发生事故,并造成4人遇难。(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