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类首次模拟登陆火星试验获得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8日23:46  人民网

  人民网莫斯科11月8日电 (记者张晓东) 莫斯科8日下午13时许,王跃和来自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的5名志愿者,在俄新社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面介绍了520天舱内试验和工作、生活情况,表示“火星之旅”不容易,但大家经受住了考验,在520天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对于密闭环境下人的自身极限能力的认识有了新突破。

  新闻发布会上,中方参试项目负责人李莹辉向志愿者分别赠送了“中国红”纪念磁盘,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欧空局、美国航天生物医学研究所代表分别向志愿者赠送了荣誉奖章和纪念品。随后,志愿者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王跃介绍说,由中方组织参与的中医项目、生物节律与氧化应激项目及心理项目,均达到了预期目的,初步获得了对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中医辨证、人体生物节律和氧化应激的规律性认识,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乘组相容性特点,积累了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中的医监技术经验。同时,这次实验也是学习国外有益经验的很好方式,积累了大型国际实验的组织经验,掌握了如何在国外长期连续参试、如何建立精干高效的试验队等。

  “中医辩证研究等三个项目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项目,试验获得的大量数据,为我们深化航天医学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李莹辉进一步解释。但目前数据正在深度挖掘和分析,形成成果还有一个过程,同时由于这项实验涉及到人,所有参与国和参与者都要遵守国际的伦理学要求,对所有试验数据,首先要保护志愿者隐私权,这是一个国际惯例;其次在数据共享方面,项目参与国对部分数据可以共享,但是这个数据只能用于科学研究的范围。

  舱内生活重复而艰辛 外部支持至关重要

  中国志愿者王跃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50立方米的实验舱,属于他个人的空间只有3.4平方米的卧室,包括一张床、一张桌子,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张杨利伟的照片。王跃说:“杨利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代表人物,就像俄罗斯的加加林一样。照片不光对我是一种激励,我也借此告诉欧洲乃至世界宇航界的朋友们:‘火星’中国人来了”。

  火星-500试验,对志愿者生理、心理、意志力的考验,充满挑战和风险。为帮助王跃顺利完成520天的密闭飞行试验,外部支持功不可没。王跃表示,尽管舱内的仪表显示“飞船”与地球相隔千山万水,但始终能感受到团队的支持,感受到很多人的力量。520天试验期间,中方试验队安排技术人员长期在俄罗斯实验现场,为王跃提供各种支持,包括定期为他传输每日新闻、视频、小说、照片,以及王跃喜爱看的NBA篮球赛、喜欢玩的电子游戏等,不时发邮件给他讲述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趣事等。整个实验期间与王跃往返发送邮件4000多封,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支持作用。

  “一年半的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对我来说都是很珍贵的记忆。比如领导的关心、父母的看望,过生日时队友们的祝福、一起过新年过万圣节,当然还有登陆火星的时候。”王跃在回答记者提问“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时讲到。但“最骄傲最自豪的就是完成了这个实验,履行了进舱时的诺言。”王跃虽然是志愿者当中最为瘦小的一个,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表现告诉世人:中国航天人好样的。

  回归正常工作生活仍需进一步适应

  王跃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根据俄方统一安排,志愿者们还将赴德国进行后续实验数据采集,大约12月初返回国内。回来后,航天员训练中心将继续帮助王跃开展心理学恢复,尽快回归正常工作生活、回归家庭,适应试验后的社会角色改变,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其中,父母、亲人的情感支持是最大的社会支持,所以会尽快让王跃与家人团聚,使他享受家庭带来的温暖、安全感和放松。另外,还将根据王跃身体情况,采用中医药调理、推拿按摩、物理疗法、水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措施对其实施医学恢复,穿插体质训练和疗养等。

  “由于后续实验还没有彻底结束,当前紧要的工作是按计划完成全部试验。”王跃在谈到今后工作安排时讲到。作为人类探索火星的先行者之一,王跃的努力和付出为后续载人航天发展一定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无论今后继续从事航天员教员还是航天领域的其他职业,这段经历对于王跃个人和整个事业,都是有帮助的。“如果国家需要、任务需要,我愿意再重复一下“火星-500”这个项目。”王跃充满自信和乐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更多关于 火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