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把文化改革放在首要位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11:28  瞭望

  把文化改革放在重要位置

  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立法工作,文化改革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要加快顶层设计,保障改革顺畅进行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北京、上海、湖南、广东、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年均超过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达到5%以上,成为当地新的支柱性产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在日前结束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以下简称研讨班)上,多位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先后为研讨班作了报告,介绍了互联网、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文化艺术领域改革发展情况。

  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文化领域改革发展战略初步显现。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64K专线开通,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标志着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从那时起,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

  17年来,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

  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已接近200万,间接带动1300多万人就业。

  11月4日下午,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为研讨班作辅导报告时说:“互联网不仅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也是影响巨大的新兴媒体。”

  2010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提出“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

  这位负责人认为,“提出‘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基本政策,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统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形势下互联网建设的科学把握”;当前互联网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包括,“网络热点密度之高、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是过去几年没有的。有些领导干部不适应日益开放的舆论环境,对互联网存在误解,对网络舆情应对迟缓。同时,网络舆论参与主体和参与方式日益多元多样,“网络公关”等非法网络营销手段,操控网络舆论,干扰网络传播秩序。部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交互炒作,制造网络热点事件。网上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少数人“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把孤立问题普遍化”,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近年来,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

  “社交网络迅速兴起,网络信息发布获取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说,“网上信息源头增多,每个终端用户都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更加私密。微博使网络信息产生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1年上半年,中国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这位负责人指出,网上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党委领导下形成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协调机制、舆论引导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高效、迅捷、及时、有效引导舆论。要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加强网站登记备案、接入服务、域名备案、IP地址的管理,研究、试点在办网站、参与网络互动等环节的实名制。大力净化网络环境,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推动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

  11月5日,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研讨班上与学员们分享了三组数字:

  从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情况看,到2010年底,中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7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62%,尽管互联网发展迅猛,但从人口覆盖情况看,广播电视仍然是中国的第一媒体;从家庭普及率看,中国家庭拥有的无线电收音机和电视机各将近5亿台,占全世界收音机用户的1/6、电视机用户的1/3,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122.1台电视机;从时间占有情况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北京市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看电视1小时53分钟,读报纸22分钟,上网33分钟。

  “广播电视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宣传文化思想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和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之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广电领域最主要的是要解决旗帜、路线、方向问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广播电视性质决定的。”

  广播电视履行舆论引导职能,面临着很多挑战,能不能抢占舆论制高点、重大事件第一时间话语权是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广播电视仍然有公信力,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责任主体有责任把真相向公众讲清楚,媒体有责任及时传播。

  2010年,中国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达526部、电视剧产量约1.5万集,已是影视剧生产大国。这位负责人说:“广播影视领域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关键的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转变到质量提高,从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在数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着力点要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坚持‘二为’‘双百’方针,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率最高的节目是《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新闻联播》,不是说广播电视不要娱乐功能,而是不能过多过乱、过于低俗,要坚决防止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

  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截至2010年底,“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完成,完成72.28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村”“村村通”建设,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部实现通广播电视。

  据透露,“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要从“村村通”拓展到“户户通”。抓紧在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在宁夏、内蒙古、河北三省区选择了若干乡镇开展试点,

  2008年,中国发射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已成功服务广播电视盲区1350万户农村群众。这位负责人表示,要把直播卫星作为面向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广大农村地区的6亿多农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来抓,通过直播卫星,可以将包括中央电视台16套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3套节目以及本省节目在内的3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直接传送到农民家中。通过直播卫星,还可以将应急广播、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和业务加进去。还可以体现三网融合要求,通过与电信部门合作,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固定电话服务。此外,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广播影视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位负责人说,“广播影视业是知识密集型、创意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要加紧培育市场主体,加强资源整合,转变小而散、效率低下的状况,要完善产业格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电视功能开发,发展互动点播和高科技含量电视业务,如高清电视和3G电视,推进三网融合。”

  新闻出版:排头兵和主力军

  “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新闻出版业要继续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主阵地,当好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11月5日下午,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研讨班上作报告时说。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工作。新中国刚刚成立,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胡乔木为新闻总署署长,胡愈之为出版总署署长。“文革”结束后,当时的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首先在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使出版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出版工作得到复苏和繁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提上议程,2002年十六大后,中国新闻出版业得到快速发展。

  “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除少数拟保留公益性和军队系统的出版单位外,均已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10多万家国有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转制为企业。新闻出版企业联合重组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国已组建了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目前已在境内A股和香港H股上市的新闻出版企业有14家。

  “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累计生产图书135.8万种、338亿册。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到1.3万亿元,增加值占到国内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文化产业主力军。

  这位负责人谈到新闻出版领域改革发展的难点时说,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原有的部门所有制没有打破,报刊数量多、分散的问题难以解决。有些报刊资本不实、产权不清,要真正理清资产,建立法人制度。一些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在土地、税收、资产处置、不良债务清理等方面,要继续落实有关政策。同时,中国面对国外文化渗透的问题非常突出并将长期存在,部分领域文化市场混乱,如学术期刊版面卖钱问题等,文化环境方面面临着反对低俗化的问题。

  事实证明,新闻出版也是文化产业,新闻出版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据大半江山。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并提出任务,将调动全党全社会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再仅仅是宣传部门、文化系统的事情了。

  据介绍,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做好新闻出版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更加深入人心上下工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贯穿到新闻出版所有工作、各个环节中,形成引导机制。

  ——繁荣文化产品市场,在精品力作上下工夫。《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动内容创新,重点抓好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重点学术期刊等精品工程,组织出版更多具有时代精神与特点的精品力作,推出更多代表中华民族永久记忆乃至世界永久记忆的各类出版物,创造出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

  ——发展公益性出版事业,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上下工夫。目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还很低,需要加强。

  ——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产业,在做大做优做强上下工夫。特别要搞好技术升级换代,要扩大消费,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争取十八大以前完成新闻出版领域转企改制任务,新闻出版领域事业单位改革与国家的事业单位改革同步。

  ——建设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在培养名家大师上下工夫。要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懂文化、懂经营、懂管理的文化企业家。

  靠文化提高幸福指数

  “周末我喜欢去公园里去看一看,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群众自发组织唱歌,反正也没人认识我,我有时也混到里面去唱,非常开心。”11月6日上午,有关部门负责人为研讨班作报告时说,“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要靠文化。”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5年的10.23元增加到2010年的24.11元。目前全国共有3020个博物馆、2884个图书馆、3264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40118个文化站,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749个,2008年到2010年累计免费接待观众达13.4亿人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免费开放已经启动。

  以《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基础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中国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遗产共41处,总数居世界第三;2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列世界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得到加强,命名了三批1488个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这位负责人说:“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导下,各艺术门类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要给艺术家创造更宽松的条件。”“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多样化是文化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文化就完了。”

  十六大以来,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全面推进,已有678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或者正在进行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区、市)已全面完成综合执法改革任务。

  这位负责人强调,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一定要完成,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例如一些需要保护的地方戏,可以通过把剧团改为研究院等方式,保护起来。“院团改革不是因为养不起,不是为了甩包袱。要摒弃文工团思想,不是政府养个文工团,需要时才用一下。文化市场是客观存在的,转企改制是因为过去的体制严重限制了院团的活力,难以为继。院团长期靠政府养着,半死不活的就完了。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旺盛,没有合格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就会吃败仗。”

  近年来,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二期、国家图书馆二期、国家话剧院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国家美术馆工程、中国工艺美术馆工程和中央歌剧院剧场工程三项重点文化工程成功立项,一批重点地方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有人说,现在基层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中心城市就大兴土木,建什么演艺中心,应该把钱用到农村。这个观点,后半句我赞成,前半句我不赞成。”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文化设施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大家都觉得现在演出票价贵,老百姓看不起,一是因为文化市场、票务市场不规范,但根本原因还是场所太少、演出太少。北京2000万人口,正规的演出剧场不超过100个,而柏林只有400万人口,拥有正规剧场120个以上。”

  这位负责人提出,下一步要推动将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企业要把为打工者提供基本文化服务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居住的社区建设文化活动室,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文化权益。

  据透露,目前正在对文化产业振兴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立法工作进行调研。“从长远看,文化建设最终必须走上法制轨道。”他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