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冯兰蔺 实习生 赵晶报道
上海截至日前已有827个居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预计到本月底将覆盖 1000个居住区,到年底实现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量5%的目标。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委员年末视察活动中,市绿化市容局透露,明年将在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集贸市场开展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并鼓励有条件小区设置垃圾粉碎机,实现源头消纳。
建议推广生化处理机
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湿垃圾采取资源化处理方式,一般多为转化成饲料和肥料。但对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缺乏相关国家标准,上海相关主管部门也表示制定地方标准有难度,因此造成目前的产品没有合适的去向。而湿垃圾的末端处置能力不足,制约了前端的分类推进,如闵行、徐汇、普陀等区原计划新建专门厨余果皮处置设施,但由于规划、选址等原因进度滞后,进而影响整个推进进度。
此外,一些区厨余果皮进入原餐厨垃圾处理渠道,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分类质量差、生熟比例不均造成餐厨垃圾处理厂难以处理而拒收等现象。
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关东提出,垃圾分离处理是第一选择,集中处理会增加运输成本、额外增加垃圾量等问题。他说:“我曾经调研过浦东垃圾生化处理的小区,每天耗电量只要18元,并且生化处理器的价格随着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可以考虑在全市推广垃圾生化处理机,在源头上减少垃圾。 ”
集贸市场等明年推广分类
对此,市绿化市容局表示,在目前厨余果皮末端处置设施未到位的情况下,将尽快实现湿垃圾4000吨/日的处置能力的规划项目落地,以提高全市总体的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将主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湿垃圾处置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进一步加强湿垃圾源头处理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和单位实现湿垃圾的源头消纳。
明年,垃圾分类将从居住区向单位拓展,如在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集贸市场开展垃圾分类。
截至9月底,全市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为18331吨,与计划(18281吨)相比,超0.27%,但与2010年1月至9月同比减少了4.36%。试点小区推进方面,截至10月21日,浦东新区、黄浦区、嘉定区、杨浦区、普陀区已完成年度试点推进任务,预计到本月底将覆盖1000个居住区,并可实现到年底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量5%的工作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