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气象局发布PM2.5数据后旋即删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6日19:42  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11月16日专电 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南京气象”14日一条气象预报中因出现“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受到众多网友关注,并被一些网友认为“意义非凡”。不过这条微博只是以“闪现”的形式出现,不久便被删除。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南京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负责人称删除微博是因为他们对此没有发布权,短期内也不会再发布相关数据,至于何时发布,要等上级部门会商决定。

  (核心网事)“PM2.5”气象官方微博露脸

  14日,“南京气象”微博上出现不同“常规动作”的预报:“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都在75ug/立方米以上,超过正常水平。”这条微博随即引起网友关注,因为这是气象部门首度对公众发布PM2.5数据,所以很多网友认为其“意义非凡”。很多网友对南京气象这个“敢吃螃蟹”的行为表示赞赏,一位网友说:“这些检测数据对市民就应该是透明的,否则就是对百姓健康的不负责任。”更多网友表达了希望更多城市公开PM2.5数据的愿望,潘石屹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说:“据说南京已经公布了PM2.5的指标。上海、北京这些国际化大城市可不能落后啊,为了所有人的健康。”

  不过,不久后“南京气象”便删除了该微博,这也令众多网友失望不已。有网友叹息说:“为什么公布信息反而成了错误,这是领导对大气不信任么?”也有网友讽刺说:“PM2.5数据为什么不能公布?难道是国家机密?”

  (记者调查)南京气象局称自己无权发布PM2.5数据

  一条引来网友激赞的微博,却在不久后被删除,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相关人员还被处理。如此反差究竟是何原因,中国网事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市气象局对此事十分谨慎,面对采访要求一再表示这事不好说。在记者多方追问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气象局并没有PM2.5数据发布权,在微博上公开发布也是不应该的,所以进行了相关处理。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是首批灰霾检测试点城市,南京市气象局已具备了检测PM2.5数据的能力,但由于国家没有相关标准和规定,PM2.5数据更多用于科研,并没有对公众公布,这次“南京气象”微博发布尚属首次。

  该位负责人还表示,短期内不会再次发布相关数据,何时发布,哪个部门发布,具体要由上级部门会商决定。

  (延伸阅读)PM2.5距离我们有多远?

  简单说,我国目前发布的PM10数据和这次掀起波澜的PM2.5数据是指空气中可吸入悬浮颗粒的大小,从数字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要小很多,PM2.5数据也能更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以14日“南京发布”微博中的数据而论,以PM10标准,南京市为轻度污染,但市民的感受远不止此,“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都在75ug/立方米以上”的表述显然更接近市民感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副院长朱彬教授解释了为什么PM10数据公布和公众对空气质量感受大相径庭的原因,他说:“目前环保部门还依据PM10的浓度数据发布污染情况,但空气的能见度主要由PM2.5左右的超细小微粒决定。所以公众实际感受存在很大差异。”

  朱彬表示,过去我国工业化程度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主要来源于机械过程,具体包括道路扬尘、建筑尘、自然沙尘等。这些颗粒较大,因此我国环保部门采取了PM10浓度数据作为空气污染的指标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空气中的颗粒更多的来源于工业和汽车尾气,以及化学过程。这些颗粒很小,大都小于PM10。他说:“人为污染程度越高,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越小。”

  朱彬坦言:“PM2.5的浓度数据更能科学反映空气的污染程度。”他表示,即使从健康程度看,也应更关注超细微颗粒。因为人体的口腔、鼻腔能够自动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而超细微颗粒则难以被过滤,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不过,目前我国实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PM2.5数据并无硬性要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从这次“错误”的发布看,公众并没有因为知道数据而恐慌,检测并发布PM2.5数据,其实可以让评价结论更贴近群众的直观感受,这样的公开是好事。他说:“如果说过去测大颗粒还有合理性,现在监测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在坚持不去测小颗粒,则是一种对事实、对公众都不负责的态度。”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16日通报,各方高度关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今起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征求意见稿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如何制订PM2.5检测标准等,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更多关于 南京 PM2.5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