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体制改革以人为本推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8日14:16  CRI透视中国

  概要: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立足以人为本。对此,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撰文指出,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建设、信念建设、价值观建设、文化认同建设,最终将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中国社会。

  近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如果说30多年前由总设计师邓小平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硬实力”建设,那么,如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目标则是要推进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建设。

  要解释清楚什么是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不过,多数文化学者在定义文化时还是突出了精神成果特征,突出了文化是人类所创造和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建设,文化改革的核心是人的改革,也就是说在这里,人处在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位置。

  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新闻舆论、文学、戏剧、电视、广播、电影、音乐、舞蹈等等,甚至可以列举出千千万万的方面。但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人自身的信念、理念、理想、价值观。这一点,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概莫能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超过三千年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中,关于人自身的信念、理念、理想、价值观的建设也一直居于核心位置。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超过13亿人口构成的,所以在文化建设上就遇到了“文化认同”的问题,也就是说,究竟用什么样的观念把大家联合起来、团结起来的问题。更何况,今天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多方面的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仅从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改革看,就发生了就业体制变革、住房体制变革、医疗体制变革、养老体制变革等等。如此众多和重大的体制变革当然会对人们的理念、信念、社会认同观念产生重大冲击。因大规模开发、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食品安全、劳资关系、失业下岗等等造成了社会矛盾与冲突高发。可以说,当前的中国,既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进入了因结构转型而造成社会矛盾丛生的高风险时期。

  那么,怎样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来实现理念的进步、实现文化的认同,进而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呢?社会学理论认为,要想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在思想理念上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第一,社会定义的一致性。一个国家要团结一致,它的全体国民对社会基本事物的定义要一致;第二,社会群体奋斗目标要一致;第三,全社会都接受了实现目标所应采用的手段。如果实现了这三个要素,社会就比较容易整合、统一、稳定、和谐。但是,目前中国的现实是,在这三个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而这三个要素的建设不是仅靠经济建设、物质财富建设就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才能实现。

  先看第一个要素:社会定义的一致。现在,无论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还是在思想理论界,对于很多社会基本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着很多疑问。比如,当前收入分配、财富分配格局是否公平、公正?又比如,关于征地拆迁的合理性的争议、关于国有企业转制的争论等等变得十分尖锐。究其根源,都是源于对社会基本事物含义的不一致认识。而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厘清社会基本事物含义,就是要研究怎样通过文化建设,形成为老百姓认可的统一的社会定义。当前,中国社会在实践上和理念上发生了巨大变迁,传统思想难以承担起社会基本事物统一定义的重任。今天在社会定义、社会理念、社会信念、价值观的建设上,文化体制改革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创造出高水平成果,符合国情、符合真理检验标准,同时要言简意赅,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再看另外两个要素,“目标和手段”。要实现上面说的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性还不是那样容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曾经出现了体制与目标、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体制的变迁造成社会整合机制出现问题,群体奋斗目标、意识形态与机制、手段出现众多不一致的现象。为此,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要通过创新体制,通过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全体国民的努力,使得群体奋斗目标、理念、信念与机制、手段保持一致,实现新的文化认同和社会整合。

  由此可见,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它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信念建设、价值观建设、文化认同建设,最终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中国社会。

  作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 责任编辑:蔺博、盛玉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文化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