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爸看了《北大公务员打骂双亲》的新闻,下课时问我,“王老师,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成功但忘本,还是平庸但尽孝的孩子?”
我答:“我选第一个。”
“为什么?”他张大了嘴,“你的答案竟然是脱口而出的。”
“不。”我说,“我已经想了半年。”
他更加惊讶,于是我给他讲了以下故事。
钟伯和亚周都是我的老朋友,两人是老同事,共事二十余年,经历相似,性格却刚好相反。钟伯没野心,一切随遇而安,亚周则无时无刻不在梦想脱贫和发财。他把这个梦寄托在儿子身上,自小便教导儿子,发财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儿子不负所望,大学毕业后投身银行界,更娶得行长千金为妻,事业更上一层楼。亚周于是申请提早退休,准备安享晚年,临别时调侃钟伯:忠忠直直,终需乞食。
钟伯的儿子同样遗传了老父的特点:胸无大志,品性驯良,对患心脏病的父亲悉心照顾。钟伯一直对拮据的生活和儿子不见起色的事业耿耿于怀,想求助意气风发的亚周公子,不料,亚周却先开了口。
原来,亚周夫妇与千金儿媳相处困难,儿子与媳妇同一鼻孔出气,认为正是老父当年碌碌无为,才令他错过了快乐的童年。亚周的老妻难忍屈辱,率先投奔了上帝。在家里地位变得比耗子还低的亚周,哭求共事半生的钟伯收留,并向政府申请了单身老人宿舍。
半年前,钟伯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你会选择成功但忘本,还是平庸但尽孝的孩子?我当时答不上来,想了半年,终于想通了。
“不孝的孩子,我宁可没有生过!”小黑爸愤愤不平。
我说:“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不对。它要表达的是,你要么孝顺我,要么我宁可你一事无成。孩子不孝,当然令人难过,但总不能这样想。再说,现在大多数家庭是‘四二一’模式,4个老人加一对父母疼一个孩子容易,反过来一个疼6个,却是一件困难的事!”
“但孝是咱们千年的文化呀!”
“话是没错,但新中国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建国以来,我们千方百计把祖先的脐带切断,哪能要求孩子懂得传统文化?孩子不懂得孝,归根到底是父母不懂得教。”
小黑爸摸着儿子的头,问我:“老师,您有什么办法,教小黑尽孝?”我想了想,对小黑说:“你记住这句话——迟早你也会老,除非你死得早。”边说边从书堆里找出《江上的母亲》,让他带回去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