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子科大49岁教授李言荣当选中国工程院新院士

  昨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在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485名有效候选人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其中,电子科技大学李言荣教授成功当选。

  据电子科技大学校方介绍,李言荣今年49岁,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博士学位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做博士后,曾在美国Colorado at Boulder大学和德国KfK中心做访问教授等。李言荣长期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承担973、863、自然基金、预研等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各2次,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教材/著作3本。

  李言荣现任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担任973项目技术首席专家,中共十七大代表。2001年11月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2003年1月当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2009年10月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言荣当选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已达8人。

  “做事容易,把事做好很难,而把事做好需要两点,勤奋加智慧,能苦干,还要会巧干。”

  李言荣感言

  我的工作和团队力量分不开

  昨天晚上9点半,李言荣从北京回到成都。“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刚下飞机的李言荣笑着对成都商报记者说,当选院士心里当然是高兴的,但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循序渐进做好本职工作。李言荣说,工程科技与基础研究相比,更讲究团队力量,他的工作和他们的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大家的功劳,他只是一个牵头人,起到判断方向的作用。他认为,做事容易,把事做好很难,而把事做好需要两点,勤奋加智慧,能苦干,还要会巧干。

  除了知道怎么做,还要懂得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学成毕业不单是要能做事,更要会思考。”

  “一个人一生能把一件事做透,他就算成功了。”

  学生眼中的他

  工作非常认真 为人和蔼可亲

  昨天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李言荣所在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这栋四层的办公大楼楼梯间的墙壁上,放满了专家学者的照片,李言荣的照片就在一进门的右侧。提到李言荣,学校同事和学生的评价都是:工作非常认真,为人和蔼可亲。

  亲切

  工作很忙也会回实验室看学生

  因为仰慕李言荣教授的学识,学生李川特地来成都读博。第一次跟教授联络,就让他感到李言荣教授待人的热情。李川说,自己原来学的不是微电子领域,本来以为教授能答应他考自己的博士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没想到,李言荣不但给他推荐书目,还专门让老师指导他复习,让他非常感动。

  李言荣也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老师,逢年过节常常请学生们一起吃饭,了解大家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即使工作很忙的时候,晚上也会回到实验室来看看学生们的情况。

  严谨

  要在学术上得到他的称赞很难

  而李川最佩服的就是李言荣教授的学识,常常一两句话就能点醒学生的困惑,很深奥的道理也能很浅显地教给他们。李言荣治学严谨,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在学生们的论文中即使有用词或一点描述不清的地方,都要让学生讲得一清二楚。“除了知道怎么做,还要懂得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学成毕业不单是要能做事,更要会思考。”这是李言荣对学生的要求。

  李川说,论文只有得到李言荣教授的认可才能投稿,而能从他手上过的文章,质量一定是过关的,所以学生们总是想尽办法做到最好。不过,虽然教授为人亲切,但真正要在学术上得到他的一句称赞,很难,李川已经入学一年,自认为还没有真正得到教授的好评,为此他表示:还要更加努力。

  认真

  “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好”

  对博士三年级学生李汝冠来说,教授给他最大的财富就是思想上的引导。教授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一个人一生能把一件事做透,他就算成功了”。李汝冠说,李言荣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只有把当前的事情做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认可,才会获得更多机会,不能因为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用心去做。成都商报记者 蓝婧 实习记者 沈轶

  (相关报道详见10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