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适正在被慢慢想起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你或许还记得罗大佑的这首《兰花草》,但或许,你不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大名鼎鼎的。

  昨天,是胡适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杭州晓风书屋举行了一场名为“闲话胡适”的书友会。同时,海内外的学术界、传媒界都在昨天举办活动纪念他。

  梁启超常说:“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这个出生于安徽绩溪的孩子,5岁就接受了私塾的启蒙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不能算是被“遗忘”之人

  “我们这一代人,受胡适的影响已经很小,大部分人,或许只知道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说,“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胡适似乎没那么重要了,相当多的青年人对胡适的了解很局限。”

  不过,谢泳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个文人的吸引力若能在身后维持‘数十年’,便已难得之至了。”

  谢泳引用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中国思想史研究权威余英时先生近日对胡适的评价——他在一九六二年去世,到今年恰是五十年,这就充分说明他的思想还有旺盛的生命力。若和同时代的知识领袖相比,包括影响巨大的梁启超在内,胡适绝不能算是被“遗忘”之人。他是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也最长久的学者和思想家。

  “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学生大概很少直接读胡适的作品了。不过胡适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和中心观念,比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比如——少谈点主义,多谈点问题;比如——坚持科学和民主;比如——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师邵建谈起胡适,很是崇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志田是大陆学界较早出版胡适传记的学者,“他的人格魅力很独特,比较温和,跟不同阵营的人比较亲热,但又有自己的主见,也能接受他人的意见。他始终从积极方面看世界,一直奋发努力的人生态度,或许特别值得今天的人重视。”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邵建昨天带来了他的书《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

  “他什么都没完成,但却开创了一切。”邵建认为这句话非常到位,可以视作胡适的墓志铭,“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学术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以及20世纪历史本身,胡适都留下了历史辙迹。”

  通观胡适一生而论,他发挥最大的影响是从提倡白话文开始,一般称之为文学革命。

  “他到北大以后通过讲堂和报刊,如《新青年》等,大力提倡‘新文化’或‘新思潮’,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邵建说,“胡适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这是他光芒万丈的时期。一直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以个人影响而论,胡适都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胡适很喜欢‘谈墨’,墨子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邵建讲了个傅斯年和胡适的典故,“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