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龙应台:“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9日06:39  南方都市报

  

  

龙应台:“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昨日,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在深圳市音乐厅举行。“传统与我们”,在玻璃幕墙上的这一主题标语格外显眼。

  在中国现代建筑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今天,由南方都市报联合国内主要建筑杂志主办的这一公益论坛再次直面“传统—现代”这一话题,并把显得空泛的“现代”概念置换为“我们”———一群生活在中国当下,在不同地域风土、不同社会形态中的活生生的主体,凸显“走向公民建筑”这一宗旨。

  来自两岸的建筑思想界的精英们聚而论道,还有台湾文化名人龙应台做开场演讲、香港知道分子梁文道做主持人。当“为什么谈传统”这一开场问题在背景板上浮现时,现场已经座无虚席,连讲台周边地板上都坐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

  台湾作家、学者龙应台的应邀前来,是本次论坛的最大亮点。龙应台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她接受演讲的邀请非常谨慎,一年最多只做一次学术演讲。这次来深圳参加这样一个建筑论坛,首先是源于主办方连续三届的诚挚邀请,此外也对传统与现代这个话题有一些兴趣和经验,愿意和大众分享、交流。

  作为开场嘉宾,当龙应台以白衣、黑裤的形象出现在讲台前,现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作为文化学者,为了配合建筑论坛主题,龙应台说自己特别做了功课。她从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切入,对无视城市的整体环境、与传统彻底决裂、丝毫不考虑与周边建筑协调的设计进行了批评。不过她认为,建筑师往往是处于一个建筑诞生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决定建筑的前提还包括了社会的氛围、人民的情绪、政府决策等多个方面。

  龙应台以她担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三年半期间,为保护台湾宝藏岩的经历,介绍了这个当时面临拆迁的“贫民窟”原住民的诉求,知识分子、媒体的介入以及政府官员的协调、决策。

  她说:“宝藏岩最终的留屋留人,改造完善等等现代化的改变,结局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整个过程是最重要的,需要市民、知识界、社会力量、政府官员的共同努力。”

  龙应台说她在欧洲长期定居,看到的并不是高科技、工业化、超级都市的“现代场景”,而只是不断见证传统的生生不息。

  她以诗般的语言说: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它使你仍旧朴实地面对生老病死,它使你仍旧与春花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树干,你的眼睛可以为一首古诗流泪,你的心灵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论坛嘉宾

  学术召集人

  朱涛 香港大学建筑系助教授

  学术主持人

  梁文道(香港) 文化评论家、主持人

  演讲嘉宾

  龙应台(台湾) 作家、香港大学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赖德霖(美国) 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助教授

  赵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维仁(香港) 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授

  刘家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黄印武 建筑师、沙溪复兴工程瑞士方负责人

  刘东洋 学者、自由撰稿人

  A09- A11版

  采写:南都记者左娟 张雨丝 黄露 李丹

  摄影:南都记者陈以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