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轴线上,“桑田沧海”媲美西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9日08:19  南方日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湖六脉”的海珠湖,为海珠这个中心城区注入了无尽的灵气。

  花团锦簇,草木扶疏,闲庭信步。不了解海珠湖的人可能难以相信,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果园。海珠湖的出现,是广州城市“大变”中一个“桑田沧海”的生动案例。

  30年前,广州拔树建房;今天,城市还绿于民。生态文明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主旋律”。

  一个湖

  广州有“盛世修湖”的传统,海珠湖就是广州城市发展的版图上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海珠湖位于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其湖心岛恰好与广州塔、体育中心呈一直线。按照规划,未来海珠湖以北的“中央绿轴”两侧,在赤岗领事馆区与规划的第二领事馆区之间,将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行政中心”。而海珠湖南岸将建“岭南第一门”,成为新中轴线南段的标志性景观节点。

  ■数说

  1422.6亩

  为了确定海珠湖的规模,设计单位曾经做过大中小三套方案,最终取了中方案。海珠湖规划用地面积2248.3亩,其中湖心区1422.6亩(水面面积795亩,陆地面积627.6亩),绿化配套用地825.7亩。

  25万平方米

  海珠湖的绿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庄头公园和会展公园的绿地面积之和,居海珠区首位。环湖的园道旁种有樟树、人面子、紫荆、罗汉松、高山榕等上百个品种的植物,湿地种有荷花、水杉、常绿菖蒲、垂丝柳、矮蒲苇等60余种的水生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湖区内已出现40多种鱼类,这些鱼都是随着珠江潮水来到湖区,然后“定居”在这里的。

  7.78平方公里

  根据雨洪调蓄初步分析计算结果,海珠湖调蓄范围为7.78平方公里。结合周边几条河涌本身的涌容,当海珠区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可以降低周边河涌的内涝水位约0.10米。

  10017台空调

  根据相关研究,在夏季每1公顷(1公顷约等于15亩)湖泊平均一天可以从环境中吸收近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器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如此算来,水面面积795亩的海珠湖,相当于给广州装上了10017台空调。

  1

  盛世修湖

  一年建成

  “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以前的果园变成了一个这么漂亮的湖!”自从海珠湖建成后,海珠东风村的村民老黄就经常这里散步,湖面的某一块区域,过去曾是他家的果林。老黄告诉记者:“海珠湖征的地大多数是我们东风村的,以前这里种的都是果树,有杨桃、黄皮、龙眼、荔枝……看到这里的变化,真有点‘桑田沧海’的感觉。”

  当初修建海珠湖时,征地拆迁涉及东风、三滘、龙潭、大塘等村的1000多亩土地,主要是果树林。东风村的明姨说,对于征地,村民绝大多数持欢迎态度。因为东风村的果树种养基本没有收益,而且该村处于万亩果园一带,果树不能砍,不能借地办厂,村民经济收入很少。征地之后,村民可得征地款,政府帮他们购买社保,此外还承诺返还征地面积10%的经济用地。

  1024亩湖心区用地,仅用40天完成征地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因征地而起的冲突。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海珠分局,联动街道、村社等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支持,从而形成了被媒体广泛关注的以“行政协调”为特点的“海珠模式”。该分局局长孙晓霞等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被征地村社和被拆迁户,详细宣传海珠湖建设的意义和政府的拆迁补偿政策,同时详细了解征拆对象的基本情况,听取他们对于征地拆迁补偿的意见,依法制定合理的补偿安置办法。

  “拆迁工作最关键的就是和市民街坊建立起沟通桥梁,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基础。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从关心民众的角度出发,不断惠民,同时要信守承诺。”负责征迁具体实施工作的海珠区土地开发中心工作人举例说,海珠湖征地拆迁,当时约定了10天内支付补偿款就不能拖到11天,确保按时把钱给到农民。大家心里有个“信”字,以后事情就好办了。

  今年9月1日,海珠区组织附近村民游湖。东风村、龙潭村的村民冒着绵绵细雨,扶老携幼来“喝头啖汤”。“靓过西湖”是许多东风村村民对海珠湖的评价。其中既包含着他们对这块“祖田”的眷恋,也蕴藏着村民对于家乡巨变的骄傲。

  2

  一湖六脉

  盘活水系

  海珠湖湖心区面积1422.6亩,俯瞰海珠湖,会发现它实际上是由内湖和外湖组成的。外湖实际上是由六条河涌相连组成的“玉环”,环抱着圆形的内湖,十分优美。因此,海珠湖也被人形象地比喻为“金镶玉”。

  “我们并不是简单花大把的钱去挖个湖,海珠湖的开发首先是出于对海珠区整体水利工程建设的考虑。”海珠区副区长刘捷说。“排洪排涝、连通水网、调水补水,这才是海珠湖的三个最基本功用。”

  海珠湖是海珠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调水补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榴岗河、大围涌、大塘涌、上冲涌、杨湾涌、西碌涌共6条河涌相互交汇,与海珠湖一起构成了“一湖六脉”的格局,海珠湖犹如河涌水系的“心脏”。

  “海珠区是广州市区内河涌最多、水闸最多的区域,由于海珠湖周边6条主要河涌水动力处于末梢,水质尤其差。为了改善种状况,修建海珠湖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黄红解释,海珠湖修建完工后,湖水经净化将被注入上游河涌,同时将通过修建双向泵站利用人工动力实现调水补水。“既可以从湖区向河涌补水,也可以在河涌遇到洪涝后开放水闸排水。”

  如果说海珠湖在地理上是“心脏”的地位,那么在功能上就应该体现的是“肾”。在医学上,肾是纳水之地,海珠湖就是通过湖区的纳水能力起到防洪排涝,蓄水养土的作用;另一方面,海珠湖背靠万亩果园,而万亩果园被称作广州“南肺”。“实际上市民要的是‘绿肺’,进一步说就是城市森林。我们将以水网化和林网化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的基本理念,把现在的果林变为将来的城市森林。”海珠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湖区进行林相改造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护肺”,从长远的立场上看,建设城市森林的发展道路是可持续的。

  现在的海珠湖,每天都吸引了不少垂钓者。海珠湖建成后,湖区内已出现40多种鱼类,这些鱼都是随着珠江潮水来到湖区,然后“定居”在这里的。甚至有人开始讨论:“海珠湖下一步是不是该增加几个钓鱼台了?”

  3

  画龙点睛

  提升南轴

  摊开新版广州市地图可以发现,海珠湖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的南段,其湖心岛恰好与广州塔、体育中心呈一直线。如果说中轴线北段展现的是现代化城市景观,中轴线南段则是由湖区、果园组成的“生态绿轴”。镶嵌在中轴线上的海珠湖,是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

  从新电视塔向南鸟瞰,海珠湖的环状河堤,将如游动的蛟龙或隐或现于河面,追逐湖心“明珠”,凸显浮光跃金的动感生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导魏清泉说,广州市新中轴线北高南低,北密南疏,新中轴线南段“绿轴”的概念,它不仅是新中轴线北段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升华”,提升了城市品位,丰富了城市内涵,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而海珠湖作为新中轴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

  据了解,在海珠湖的湖心岛上,未来还将建设一座“海珠塔”。有关建设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建塔还是建阁或是建其他的建筑,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过湖心岛的位置恰好位于中轴线上,而‘海珠塔’相当于给这条广州的‘新龙脉’画龙点睛,因此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据了解,湖心岛如何建设,还将进一步听取规划专家的建议。而在湖上增加一座建筑,也能进一步丰富海珠湖的天际线。

  按照新中轴线南段规划,未来,海珠湖以北的“中央绿轴”两侧,在赤岗领事馆区与规划的第二领事馆区之间,将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行政中心”。而海珠湖南岸,将建设广州的新地标建筑“岭南第一门”,配套酒店、旅游观光、体育活动场、餐饮、纪念品销售和地下停车场等功能,成为新中轴线南段的标志性景观节点。

  广州历经十年城市“大变”,收获的不仅是如海珠湖一样“桑田沧海”的景观之变,更是发展理念之变——广州北部白云湖的出现,同样给城区增加了一大片绿地,缓解了城区绿色空间不足的矛盾;将抛荒绿地改造为琶洲塔公园、广州发展公园、赤岗塔公园、燕岭公园、花果山公园等5个城市开放性免费公园,使得广州公园总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2个;广州231条河涌经过整治全都“洗白白”,荔枝湾涌、石榴岗河成为游人认识新广州的景点……

  30年前,广州拔树建房;今天,城市还绿于民。城市发展理念在沧桑巨变中,悄然迈入“生态文明”的大门。

  ■见证

  守望海珠湖

  “以前我家果园就在这里。”大塘村村民老黄踩了踩脚下的草地,“现在变成公园了。”语气中蕴含着一点伤感。

  杨桃、黄皮、木瓜……直到今天,老黄对于他家的那些果树仍是那么熟悉,就好像它们仍在那里。万亩果园的水果是广州的名产。老黄说:“我们果园里的黄皮又大又甜,不是品种的问题,是这里的土好、水好,换一个地方肯定种不出来!”

  尽管如此,单靠经营果园,果农一年也没多少收入。老黄说,现在什么都讲牌子、靠包装,水果好,但果农不会包装,卖不起价。“水果一年只摘一次,大概能卖个三四千元,除去农药、肥料这些成本,就只有两三千元。村里年轻人没有种水果的,都是我们这些老人家打理果园。”老黄的两个儿子都在岗顶一带的电脑城打工。老黄无事可做,时不时去果园里打转。种果树钱不多,不过也不辛苦,老黄觉得比那些种粮种菜的农民要好多了。

  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展,过去的农村成为现在的市中心。老黄说,他们那一辈农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自家的果园会变成“中轴线”。前几年,大塘村周边崛起了一片又一片的高档楼盘。村民整天听说哪个街道的村征地拆补,村民拿到补偿发了财。“就是我们这里不给动,说是市肺,果树都不给砍,也不给建工厂。其实很多人都盼着政府来征地,反正果园已经不赚钱了。”

  2009年底,政府的征地公告在村里贴出来,很多村民第一时间就同意了。老黄很快也签了协议,可是签了之后又有点担心:“农民就是有块地,以前想着祖祖辈辈都靠这个,地没了,心里还是不舒服。”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除了给征地款,政府还会帮村民买社保,到了年龄就领社保金,跟领“退休金”一样。而且还会给村经济联社返还10%的经济用地,可以建写字楼、搞酒店,出租赚钱。比起以前守着果园不能动要好得多,老黄才放心了。

  今年9月,海珠湖还没正式开园,区政府就先组织村民来游湖。“真是漂亮得不敢认了。”这是老黄的心里话。每天早上和傍晚,老黄都要到海珠湖边走一走,特别是看看他家果园的“故址”。有时候看到草坪上有一些游人丢弃垃圾,他都会捡起来,好像这还是他家的果园一样。

  老黄告诉笔者,海珠湖建成后,周边的房价都上涨了。那些高档小区楼价都到了两万以上。让村民高兴的是,大塘村的出租房价格也翻番了。现在村民最盼望的就是政府赶快落实村里的经济用地。早建设,早受益。

  老黄的儿子跟他说,您这么喜欢海珠湖,以后在周边买个能望到海珠湖的房子给您住,天天看海珠湖。老黄说,他还是喜欢住在村里,每天走过一条马路,就能过来散步。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本版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曾妮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