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已就位,人才安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9日08:19  南方日报

  

  上周四,发布《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决定》,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人才开发资本超100亿元,把顺德打造成人才干事创业的首选区、全省乃至全国的人才特区。而在更早的7月,南海发布人才战略,同样提出100亿“引援”投资。目前,佛山各区都已出台相应人才引进政策,各方面已经就位,佛山是否就此进入人才涌入的“黄金期”?

  顺德

  高成本引才产业是关键

  5年时间投入人才开发资本超100亿元,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43万人,打造人才“干事创业首选区”。这是顺德开出史上力度最大的引才留才政策,100亿元的高成本投入也被誉为是史上最“贵”的引才计划。

  顺德其实很早就意识到,本地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变弱。从最初的“星期六工程师”、“以港为师”再到“孔雀东南飞”,其实顺德惜才爱才的情怀一直没有变过。可贵的是顺德人正视目前的不足,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来走出困境,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产业。

  IBM集团前段时间将其全国首个物联网新技术实现中心落户顺德,日后将其高端人才引入顺德,该企业大中华区的代表坦言,选择顺德很重要的原因是“顺德有产业”。可见对于企业而言,对于人才来说,真正吸引他们的决定因素首先是产业。

  有怎样的产业,就会有怎样的人才,因此如果产业不发展高端,就很难引到高端的人才。人才是朝着发展空间去的,给千里马一个好的赛马场任其驰骋,比喂马吃精细的草料显然更重要。

  当然,好的“草料”同样必不可少。以产业聚人才,同样也要以城市留人才。顺德因此还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十项人才扶持政策,一揽子人才政策不再仅仅归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同时强化了经济、卫生、教育、文化、城市管理甚至企业、社会职能,配套服务的完善将令人才未来的生活更有保障。

  给人才以发展,人才将有价值;给人才以礼遇,人才将更有尊严。顺德的引才政策充分考虑到这相辅相成的两者,更令人期待政策出台之后的精彩动作。陈芷伊

  南海

  人才立区,南海已入正轨

  上周一,南海2011年高校选派生暨知名企业人才招聘会,在中山大学“收官”。经统计,南海此次赴清华、北大、武大等17所知名高校开展选派生招聘,共吸引7000余人次参与,博士、硕士占应聘大学生的三成以上。

  这次声势浩大的巡回宣讲和招聘活动,一方面是南海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人才信号,另一方面则是为“人才立区”战略试水。

  今年7月,南海区委、区政府正式颁布了《关于实施人才立区战略的决定》,提出10年内南海人才总量要增加40万,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要达到21%,人才贡献率要达到51%。战略同时提出,要从以往适应产业发展引才,转型至人才超前引领产业发展之路。为此,南海10年内投入的人才资金,预计将达100亿元之巨。

  要达此目标,积极的向外推介策略必不可少。因此,南海于11月初启动了2011年高校选派生暨知名企业人才招聘会,通过到全国十数所知名高校巡回巡讲、招聘,加重南海以及南海企业在高校学子心中的分量。

  与南海人做事严谨、细致风格相应的是,在招聘会启动之前,南海便配套制定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生薪酬标准。其中,本科生6万元起,硕士生8万元起,博士生12万元起。作为一个高额的起薪标准,南海无疑向外释放了一种极为积极的人才信号。

  这种积极信号也得到了高校人才的回应:就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的首场招聘会,新能源领域的博士生白耀便积极开展自我推介。而与白耀类似的高校人才,不在少数。

  牛刀小试初告捷!尽管之后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但南海已然淡定:人才立区,南海已入正轨!

  赵进

  禅城

  人才政策需增加含金量并狠抓落实

  笔者注意到,上周代市长刘悦伦召集科技企业负责人座谈中,企业非常犀利地反映了人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有企业反映为了领取一项十万元的人才补贴,需按政策走多个审批证明程序,“跑程序这些天,我们的科研人员如果把精力放在研究上都能创造多少倍于十万的效益。”还有企业反映,佛山企业设立集体户有政策不假,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却遭遇种种困难,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等一系列问题。

  事实上,佛山各个层面的人才政策不可谓不多,近年来招智引才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禅城近年来也在有意识地策划博士禅城行等一系列活动,但试问,这种对人才的优惠政策信息为什么没有传递到企业和前来考察创业环境的高层次人员中,而出现有人甚至对比无锡等地得出“佛山没有人才激励政策”的结论?科技创业人才为什么会在曾经吸引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珠三角腹地,现在却产生了四顾茫然、“佛山不需要我们了”的感觉?进一步讲,佛山如何在新的区域竞争形势下寻找到招智引才的突破口?

  政策创新恐怕是此间最为有力的杠杆,而国内各地都在从多个层面的政策创新入手向人才抛出橄榄枝。笔者注意到,此间佛山不少优惠补贴政策都是盯紧博士后、院士或者是最新的龙头项目,这些优惠和扶持最后大都回到创业成功者的头上。政策优惠难以落到实实在在做实业的正在创业期、需要耐心培育的高端人才和科技型企业的头上。如果说各类人才政策本身是完美的,但出台后究竟有没有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策与人才的需求和感受是否对接得上,恐怕仍需要反思。

  改变传统思维,政策不能只走过场,要在目前各地的人才竞争中凸显佛山的吸引力,佛山必须增加人才政策的含金量,才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政府各层面、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尊重与重视,以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归来。

  阎锋

  三水

  配套环境优良 “揽才”才更有底气

  上周,顺德出台5年100亿元的人才发展规划,想要重现当年“孔雀东南飞”的盛况。在顺德看来,对比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顺德的城市相关配套较为不足,要想吸引人才,就必须比中心城市有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事实上,这样的“招才”逻辑同样适用于三水,要想实现经济的后发先至,三水需要更加超前、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

  对比顺德,三水其实更加缺乏吸引优质人才落户的环境,这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共识。此前的采访中,诸多企业都表示,相比广州、顺德、东莞等地,三水的企业要招到同样的人才,需要开出更高的工资,而即便如此,一些高水平人才也因为生活圈子、子女入学的问题,而不愿意前来三水。

  此前,笔者曾与三水多家民营企业老板接触,了解他们最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政策。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企业主对于政策扶持,集中反映在人才引进的政策方面。例如,三水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政府能否给予“特殊津贴”?能否提供人才公寓?能否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企业主们表示,如今为引进人才,企业已经开出了越来越优厚的条件,但一些配套的问题,必须靠政府来解决,如果地方政府为高端人才的落户“量身定制”一套解决方案,必将为三水企业“揽才”提供更足的底气。

  除了帮助企业“揽才”,能否吸引高级技术人才带着项目前来三水创业,这也是人才政策的努力方向。对于高级人才来说,事业发展往往是第一位的选择要素。如果三水能出台办法,让有技术、有项目、有团队的高级人才前来三水创业,甚至由政府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扶持,这必将有利于三水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水作为经济的后发地区,的确有土地、环保等优势,但政府也必须正视因为城市配套不足而导致的“人才劣势”。记者了解到,《佛山市三水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意见收集和修改,有望近期出台,三水能否诞生比顺德更加超前的人才政策,值得各方期待。

  郑道森

  高明

  事业留人应成为高明特色

  中国科学院冯守华院士工作站在高明区新材料专业中心挂牌,当是该区近期人才强区建设的一大兴奋点。据悉,该工作站建立后,冯守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将不定期前往高明,通过举办专业技术论坛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当地企业科技队伍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加之该区新材料专业中心目前已建立起一支50余人的科研队伍,均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位人数高达50%以上,仅通过中科院这一平台,该区引进的人才队伍已蔚为可观。

  然而,人才引进来之后,如何留住人才?这已成为摆在该区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面前的紧迫问题。必须看到,无论从产业基础、城市环境等宏观环境还是从资金扶持、科研条件等微观层面,高明对人才的吸聚无法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相提并论,即使与南海、顺德等兄弟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换句话说,比待遇不是高明吸聚人才的强项,而是应着力于为人才提供做事业的条件和环境,给人才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这里的成长性更强,这里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为此,政府层面制定和实施人才政策,既要激励现成的领军人才以期其做出新成就,但更应向具有成长潜力、处在创业初期的人才倾斜,给予这些人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创业环境。亦即,人才政策在导向上应少点锦上添花,多点雪中送炭,唯有如此,才能长久留住人才之心。而从人才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要变管理人才为解放人才,激励机制的制定应打破年龄、资历以及关系的界限,奖励与晋升唯业绩是举,引导人才多出成果、多出业绩。

  叶能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