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内人士斥语文教材编写转包为教育豆腐渣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1日12:48  工人日报

  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收获》杂志编审、文字工作者叶开向语文教材的编写开炮,提出“在孩子最需要读到最好的作品的时候,请不要给他们制造垃圾”,“别的省份我不知道,上海我是已经调查得非常清楚了,这些编者在这方面的水平相当差,是那种区教育局的教研员。他们编教材,编写者就得到了编写权,然后转包给另外一个人,这另一个人就拉着一些其他人东拼西凑编成了一部教材。”

  语文教材,绝非将几篇课文串起来,再弄几道思考题就可以。它要求编写者高屋建瓴,有深厚的文化意识,有纯真的精神家园意识,有文化思考力和判断力,在给孩子提供优美文本的同时,更让孩子得到美轮美奂的精神熏陶、朴素庄重的情趣感染,让语文教材成为孩子的“文化、情趣导师”,让孩子成为热爱生活的人。此外,教材还应“不只培养儿童识字书写的能力,在生活情意上,更负有重大的开发责任”,如果过分强化训导,成为政治道德的规训读本,孩子不仅会失去对生活情意的发现、感知能力,日后则容易成为低俗的文化追求者。

  近段时间,民国老教材颇受欢迎,“在国文中多少能找到一点生活情意的发现”,比如庄俞先生编著的《商务国语教科书》,其间有“惜物”、“友爱”、“睦邻”、“储蓄”、“合群”、“济贫”等传统道德观念,还有“燕子”、“蝙蝠”、“采桑”等博物知识穿插,有文采,有趣味,有知识,无教训导气,有亲切韵味,是一种美好的人文和诗意熏染。

  如今的教材编写转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编者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已降低到不加要求的程度。当下,一线的语文教研员不乏高水平者,但更多教研员和语文老师驾驭文字的能力却并不高,让他们当孩子们的“语文厨师”,优美的文章被弄成“任意肢解的政治说教”,一些语文教材成了“文化教育豆腐渣工程”,势必给孩子造成精神和文字误导。

  语文教材不应成为编委们评职称的“科研成果”,理应提高其编写门槛,加大文化含量和人文本位要求,并将其提升到文化和教育使命的高度来认识。教材编写者应多元化,不仅有文化能人,还应有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科学家等,提升教材的综合人文含量;应最大程度淡化语文教材的说教色彩,代之以文本熏陶,须知,美好文本中本就饱含充分的道德、精神资源。(耿银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教材编写 豆腐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