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陕西延安4年将治沟造地50万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5日02:3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西安12月24日电 (记者 王乐文)往年一到冬天,就到了陕北的农闲季节。但这个冬日,记者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间,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个规模浩大的造地工程正在这里展开。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克来沟村的克来沟道里,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来往穿梭,一峁平展展的沟道田眼看要建成了。

  1999年,延安成为全国首个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市,使全市耕地减少了一半多。第二个8年的补贴期马上又要到了,农民吃饭怎么解决,粮食安全怎么保证?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延安沟谷纵横,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利用。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根据周密测算,治沟造地,延安可增加高产坝地300多万亩,年增产粮食20亿公斤。2011年,延安提出大力开展治沟造地工程,开发陕北沟道粮食增产潜力,并确定子长、延川、宝塔为试点县区。按照计划,4年后,延安市13个县区治沟造地规模将达到50万亩。

  延安坚持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八配套”、“三清楚”、“一到位”,即田、坝、路、林、渠、排水、退耕、产业相配套,新增面积清楚、工程量清楚、投资额清楚,一次规划到位。陕北有句谚语:“宁种一亩沟(地),不种十亩坡(地)。”子长县马家砭镇东沟村村旁的连片沟道地是今年新造的,地里的庄稼已收完了。村民李福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玉米亩产达到了600公斤,加上部分地套种的洋芋和绿豆,平均每亩新地收入至少可达5000元。“这样的收入是原来坡地的几十倍。随着新地地力的增长,往后的产量还要高些。”延川县副县长高明星告诉记者:“治沟造地实施完成后,全县农民人均新增高产沟坝地0.5亩,人均基本农田将达到1.85亩。这些新增高产田年可增产粮食3000万公斤,延川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3个试点县区目前一亩新地的平均造价约5000元,今年计划规模是5.55万亩,总投资2.6亿元。这些投入由省、市、县财政资金和整合农业、土地、水利、林业、扶贫等条块资金捆绑形成专项。村民们说,“政府花钱为咱修地,参加工程劳务咱还可以在家门口有收入,真像是天上‘飞来’的好事。”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更多关于 治沟造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