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科院预测西安PM2.5数据20年后可达国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04:55  华商网-华商报

  2003年至今,西安PM2.5浓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西安的地理环境属于“污染天井”,导致污染物不易清除。专家预计,按照目前的下降速度,西安要达到新的国家标准可能还需要约20年。

  趋势

  西安PM2.5浓度持续下降

  昨日,西安市环保局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曹军骥以《西安市大气颗粒物现状及其控制对策》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中科院的监测数据显示,西安市PM10中,PM2.5约占60%。

  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西安PM2.5以每年4微克/立方米呈下降趋势。2003年以来西安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基本呈现出增加趋势。2003年255天;2004年260天;2005年290天;2006年289天;2007年294天;2008年301天;2009年304天;2010年304天;2011年截至昨日已有305天。

  形势

  地理环境和机动车增加

  但PM2.5浓度水平仍较高。曹军骥表示,西安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从地理环境上看,属于“污染天井”,污染物不易清除,不像其他城市那样污染物容易被风吹走。再加上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各种污染物与细粒子复合叠加,以目前的下降速度来算,西安市达到新的国家标准需要约20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二类区PM2.5浓度限值为年平均0.035毫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0.075毫克/立方米。(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

  症结

  轿车年排污染物三倍于自重

  PM2.5可进入人体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中,参与气体交换,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在各种气象条件下,数量浓度最高的颗粒多来自于机动车排放。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是城市灰霾的主因之一。城市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源形成,西安的主要来源:燃煤、机动车、生物质燃烧、建筑尘等。

  通过分析美国六个城市中不同来源的颗粒物成分对死亡率的影响,曹军骥得出结论:汽车尾气来源的PM2.5对死亡率的影响大于燃煤来源的PM2.5,而自然来源(土壤、岩石)的PM2.5与人群死亡率的变化无关。

  据曹军骥介绍,有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多达上百种,会给大、中城市带来超过60%的空气污染。一辆轿车一年排放的污染物比其自身的重量还要大三倍。

  建议

  修订相应排放标准

  在有效治理方面,曹军骥建议要建立一个中长期控制对策,以加强管控为主。可根据国家PM2.5的新标准,修订燃煤排放烟气、工业粉尘排放等细颗粒物标准,可开征细颗粒物新排污收费,建立细颗粒物排放交易体系。同时尽快出台不达标车辆的淘汰奖励政策,限制机动车增长量,借鉴北京等地车辆管理措施,限时、限号、限区域等。并提高道路使用率,治理拥堵,控制农村秸秆等生物质燃烧,并加大扬尘污染管控力度等。本报记者郭晓蓉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PM2.5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