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月7日消息(记者肖志涛 马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腐败是社会的蛀虫,回顾过去几年,我国发生的特重大安全事故,几乎每次事故的背后,总会牵出钱权交易的腐败毒瘤。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公布了2011年查处腐败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前全社会反腐败的成效明显,但反腐之路仍旧漫长而艰辛。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披露,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十三万七千八百多件,结案十三万六千六百多件,有十四万两千八百九十三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一些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大案要案得到查办。
那么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为何腐败会屡禁不止?案件背后又折射出哪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1年,几起特别重大的事故让人难以忘记。从京珠高速河南信阳客车燃烧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从滨保高速天津道路交通事故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11·10煤与瓦斯突出。每一次噩耗传来,我们都在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惨剧的发生?背后是否有领导干部的渎职和腐败?于是,当纪检监察机关宣布:在包括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在内的13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案件办理过程中,有26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07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答案慢慢浮出水面。虽说对责任人的法办对死者是一个交代,对生者是一种安慰。但这种用鲜血换来的审判仍让人倍感酸楚。
纵观这些事故背后,很多都与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和商业贿赂有关。中央纪委秘书长崔少鹏说:
崔少鹏:据统计,2011年1至11月,全国共受理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举报10913件,查实505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82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395人。
那么,为什么工程建设领域会问题频出呢?中央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宋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程建筑市场的混乱为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
宋福龙:这些年来,我们投资项目众多、投资金额巨大。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导致寻租行为频繁发生。既有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想通过种种手段打通环节。加上我们监管不力,导致这种行为屡禁不绝。
而一位长期从事此类案件侦查工作,不愿透露姓名的纪检干部告诉记者,我们之所以有些时候直到发生了事故才能查到官员的腐败,原因在于现在的腐败都具有高智商和反侦查能力。平时清官一个,背地里贪赃枉法。宋福龙的一番话也证明了这一点:
宋福龙: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容易出问题。项目审批、土地出让、工程质量、资金拨付和工程验收,如果监管不力就容易出现腐败问题。从违纪手段上看越来越复杂隐蔽。办事的时候不收钱,收钱时候不办事,甚至以亲属的名义特定关系人的名义收受钱物,有的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这个特点是很明显的。
另外公布的一组数据,也令我们陷入了担忧,2011年全国共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5.5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5.79万人。不难发现,广大农村也成为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发区。
发生这类腐败案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开展农村地区的反腐倡廉工作?
中央纪委党风室副主任林翼民说,当前农民群众意见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林翼民:三资管理问题是核心问题,资金管理混乱、资源不公开、重大资源出让没有经过民主程序;拉票贿选的情况个别地方比较严重,个别地方的宗族势力占据了村委会的领导地位。拆迁、土地承包等有很多问题。
清华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任建明:农村经过发展经济基础比较雄厚,加上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成为稀缺资源,价格很高,所以在征地、拆迁中间会出现问题。我们体制上还存在缺陷。村委会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
面对这一系列的体制性问题,中央纪委秘书长崔少鹏用三个“并存”来形容当前的反腐形势:
崔少鹏: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将是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纪检监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不愿看到,某些当权者公权私用、失职渎职,舍百姓安危于不顾,我们更不愿个别腐败毒素,扰乱整个执法环境。2012年,中国的反腐败工作能否再上台阶?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