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启动大运河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0日00:2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济南1月9日电 (孔凡元)“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相继启动了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其中大运河“申遗”工作,已经完成了《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目前已着手展开运河沿岸的文物点保护工作。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9日在此间召开的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称。

  谢治秀表示,位于山东境内的有着两千多年的中国齐长城编制总体保护已规划完成。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大遗址保护工程。先后将大辛庄、城子崖、齐国故城、鲁国故城、桐林、两城镇等6处大遗址纳入国家“ 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大汶口遗址、曲阜鲁故城遗址、南旺分水遗址均被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据了解,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自2007年4月启动以来,山东共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万余处,登录国家数据库33551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00余处,其中泰山、“三孔”、齐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新发现的文物21155处,占调查总数的63%。乡土建筑、工业遗产、二十世纪遗产、文化景观等新增文化品类的增加是导致山东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中,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中兴公司大楼、百年海草屋、任家菜园村扬水站、荣成石墓群、邹城石棚墓、滕州葫芦套老村、枣庄师范方楼等8处重要的文物点入选国家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据悉,“十二五”期间山东将规划建设“七区两带”(曲阜、淄潍、泰山、黄河三角洲、半岛、沂蒙、鲁西等片区和大运河、齐长城两条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并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片区保护管理体系。通过片区保护战略的实施,立足文化遗产的区域特色,实现区域文物保护与利用。

  到“十二五”末, 山东将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博物馆、文化遗产地等知名文化品牌,成为全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文物强省。“要实现这一目标,山东要健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保障文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投入机制以及支撑文物保护高水平发展的管理队伍和专家队伍。”山东省副省长张建国在此间会议上说。(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更多关于 文物 保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