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住宅小区须建无障碍专用车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1日03:20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汪丹)昨天,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意见》。未来5年内,全市将完成6万户各类残疾人、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并在住宅小区设置无障碍专用停车位。

  意见提出,到2015年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要达到国际化水平。具体目标是建立健全具有北京特色的无障碍标准体系;新建项目全部按照无障碍标准规划建设;推进既有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园林绿地、城市广场和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点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现信息无障碍。

  “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建设包括211个居住区、211座公共建筑、211个旅游场所在内的无障碍改造示范项目。在残疾人集中生活、工作、学习区域及重要公共场所周边,增加无障碍公交车数量;建立无障碍出租车的新型运营模式;在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设置无障碍专用停车位。记者了解到,尽管无障碍停车位目前在大部分商场、酒店都有一席之地,但处境尴尬,时常被其他车辆占用。由于没有相关罚则,占位行为给残疾人带来不少障碍。有市民建议,住宅小区在设置无障碍停车位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其用到实处。

  除巩固现有肢残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成果外,本市还将完成6万户各类残疾人、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各区县政府经认真调查,每年要制定一批有需求的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不断增加受惠家庭数量。

  意见要求,市残联等部门应制定无障碍设施使用与管理规定,明确投诉渠道和监管措施,确保已建无障碍设施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监管。同时,建立“无障碍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征集无障碍需求,发布无障碍设施分布,提供无障碍法规及标准,满足公众了解、查询和使用需求。

  未来5年内,王府井、金融街、车公庄、西直门、长椿街、北京南站、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和四惠等8个地区,将成为无障碍系统化改造的试点。此外,本市将倡导公共场所,尤其是公交、地铁建立语音提示、视觉引导、听力辅助系统,推广使用手语和盲文服务;加强政府网站无障碍设计和改造,方便视觉、听觉障碍者获取信息和服务;推进主要电视台在重要新闻和影视节目中实施字幕工程。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