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埃及特约特派记者 李勇 李珍 青木 黄培昭 本报记者 谭福榕 魏辉 柳玉鹏
环球网综合1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财长盖特纳10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与以往主谈人民币汇率问题不同,盖特纳此访的目标则是游说中国减少伊朗石油进口。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上周刚公布新军事战略,将抑制中国作为军事战略目标之一。中国学者金灿荣认为,这种做法很符合美国作为“一把手”的行为方式。他也表示,中国没必要捧美国的场,毕竟中国还没到选边站的地步。
“盖特纳亚洲之行聚焦伊朗”,《华尔街日报》用这样的标题强调美国财长访华的目的。报道称,盖特纳在北京将敦促中国减少进口伊朗石油,加强国际制裁对伊朗金融业的打击。法国《世界报》称,美欧都已做出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的姿态,如果中国、日本这样的买家也配合制裁,就会让已陷入国际孤立的伊朗更加形单影只。禁运更多是一种“外交示威”,警告伊朗“我有能力兵不血刃打击你的要害”。
“这完全符合美国一贯的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这样评价美国既打压中国又要求中国配合的做法。他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自认为是“一把手”,认为打压你批评你是应该的,同时还认为你为它效力也是应该的。这就是美国一贯的自我中心心态,从来都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对美国的这种心态,中国不要太理会,涉及到具体利益,该坚持就要坚持。如果美国制裁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的中国企业,中国可以对美国企业采取反制裁。
另外,美国舆论几乎也都不看好盖特纳的此次使命之旅。美国彭博社10日说,美国关于减少进口伊朗石油的呼吁恐怕不会在中国官员中引起共鸣。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