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专题 > 正文
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 随著政治转型后各个层级选举的开放,台湾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选举社会,其选举种类之多、频率之高世间少有。
据澳门《新华澳报》报道,台湾几乎年年有选举,有时一年还有好几场选举,例如201O年就有3场选举,即1月份的台东县选区、桃园县第二选区和台中县第三选区“立委”补选,2月份的桃园县第三选区、新竹县选区、嘉义县第二选区及花莲县选区“立委”补选,以及11月底的“五都”选举。在“选票最大化”的选举逻辑下,台湾各政党或政客为了胜选可谓殚精竭虑、不择手段,各种选举招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形成了独特的台湾选举政治学。
买房政治学
在大陆,面对居高不下目见风就长的房价,买房即沦为房奴,因此买房不仅需要实力,更加需要勇气。在台湾,买房虽没有如此“悲壮”,但也是一门需用心琢磨的艺术,尤其对台湾政客而言,何时买房、在哪买房都是很讲究的,因为这攸关选票和前途,这就是传说中的“买房政治学”。
在2010年台湾“五都”选举激战正酣之际,为展现胜选及扎根的决心,参与新北市长角逐的国民党朱立伦和民进党蔡英文,均在新北市购买了新屋,正式成为新北市民。有趣的是,桃园县人朱立伦选择在绿营大本营三重市落户和购房,而台北市人蔡英文则选择在蓝营大本营永和市落户和购房。显然,双方深谙“买屋政治学”三昧,都试图以“深入敌后”、“釜底抽薪”方式抢攻对方票源。
下跪政治学
“下跪”是中国的传统礼仪,到了现代社会,作为礼节,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却又被政客大力发扬了一把。尽管有“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的古训,但“下跪”文化在台湾政坛上似乎格外发达,台湾地区领导人、官员、“立委”、候选人,争相以下跪为时尚,似乎不下跪就难以彰显戮力从公的决心,愈到选举紧绷时刻下跪者就纷纷涌现。1997年台北县长选举,卢修一选前“单膝一跪”,让当时陷入苦战的苏贞昌反败为胜。2002年台北市长选举,在马英九领先优势明显情况下,宋楚瑜在造势晚会上“激情一跪”,有人感动落泪,有人则莫名其妙。
今年7月,位于云林县麦寮乡的台湾第六套轻油裂解厂(简称六轻)一个月内接连发生两次大火。“六轻”大火威力著实不小,不仅烧出了云林乡亲的怨气,而且烧出了蓝绿阵营的算计。云林县长苏治芬率众到台当局前丢文蛤、扔死鱼,还下跪请求吴敦义出面负责。“弱女子”苏治芬顶著烈日向吴敦义“惊天一跪”,让马英九和国民党忐忑不安、彻夜难眠。吴敦义对此自然不敢大意,一面努力指挥灭火,一面不断出面澄清。这一跪为何威力如此惊人?因为北上谋生的云林民众多数定居在新北市,人数高达50万,是新北市外来人口数量最多的一支。苏治芬“惊天一跪”透过媒体宣传后,不只云林民众看到了,定居新北市的云林乡亲也都看到了,自然会冲击年底“五都”选情。
美女政治学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女的价值自古以来备受重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凭借“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在激烈政治斗争中,或多或少地给那个时代的政治打上了自身烙印。进入商业社会后,美女经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美女经济”应运而生,如今各种“选美”活动遍地开花,各种展销活动美女如云。与此同时,美女在政坛上亦日趋活跃,“美女政治”方兴未艾。就台湾地区看,部分美女凭借强大的魅力选择通过选举亲自从政,如依然活跃于台湾政坛的金素梅、邱议莹和萧美琴等。部分美女则甘作嫁衣,成为一些组织或政客攻关、宣传和拉票的利器。譬如,为使军方在公关上更加顺畅,台当局“防务部门”专门调配一批美女军官组成“红粉军团”入驻“联络室”,担任第一线公关重任,吸引眼球无数。
在“五都”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宣传创意也动到美女身上。民进党籍台北市长参选人苏贞昌上个月在台北宁夏夜市挂了一幅大型宣传广告:一位手拿气球、貌似许慧欣和陈意涵的白T恤美女,转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甜美的笑容,身旁对话框写著“台北,可以微笑”。广告和美女立即引起网友关注及疯狂转载,一度成为网络热点新闻。
红包政治学
发红包或派红包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象征著对他人的祝福。但遗憾的是,如今“红包”似乎成了拉关系、走后门的代名词。
红包文化在台湾地区更是盛行,台湾政治人物自然不能免俗,利用“红包”拉票是他们必修之课。台湾政客春节发红包始于李登辉,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惯例、金额从最初的百元新台币纸钞到后来的10元、5元或l元硬币,现在也有人用巧克力制假金币代替。每逢农历春节期间,很多有意参选的台湾政治人物都会到人潮聚集处发红包,一方面给选民增添喜气,一方面给自己增加人气。限于台当局“法务部门”规定,超过30元就有贿选嫌疑,因此候选人都采取在红包上粘硬币、写祝福的方式,既不违反规定,又能增强收藏价值。如果硬币是10元的就是“十全十美”,5元的就是“五福临门”,1元的就是“一元复始”。
长期以来,台湾恶质选举文化大行其道,买票贿选、挑动“统独”、撕裂族群、制造悲情、攻讦抹黑、黑金色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台湾空有“民主”之壳而没有“民主”之核,仅仅包括程序正义的选举,却严重忽视了实质正义所应该包含的政策质量、社会正义、道德操守等真正决定“民主”质量的元素或内涵,这是台湾“民主”最深的悲哀。当然,可喜的是,近年台湾选举文化虽未实质改观,但负面因素在减少、民粹主义在式微。这种变化缘于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一个成熟、理性的公民社会是改善恶质选举文化的根本动力。
岛内民意调查显示,对于台湾政治文化,84%台湾选民表示不满,仅有2%选民表示满意。显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对于恶质选举文化感到厌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