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纪录片《归途列车》反映农民工回家故事受热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19:25  新华网
资料图片:2012年1月18日 赶往异乡团聚的人来自安徽阜南县的6岁的张玲玲(左一)、9岁的张杰在父亲张家远的陪伴下乘坐K8401列车,他们将前往嘉兴和在那里打工3年的母亲团聚(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图与文无关)   资料图片:2012年1月18日 赶往异乡团聚的人来自安徽阜南县的6岁的张玲玲(左一)、9岁的张杰在父亲张家远的陪伴下乘坐K8401列车,他们将前往嘉兴和在那里打工3年的母亲团聚(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图与文无关)

资料图片:赶往异乡团聚的人 8岁的范雪在爷爷范振明的陪同下乘坐K8401列车由安徽阜阳赶往杭州与打工的父母团聚(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图与文无关)   资料图片:赶往异乡团聚的人 8岁的范雪在爷爷范振明的陪同下乘坐K8401列车由安徽阜阳赶往杭州与打工的父母团聚(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图与文无关)

资料图片:赶往异乡团聚的人由安徽阜南县赶往昆山与打工的父亲团聚的2岁的刘欣愉跟着母亲董如玲乘坐K8401列车(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图与文无关)   资料图片:赶往异乡团聚的人由安徽阜南县赶往昆山与打工的父亲团聚的2岁的刘欣愉跟着母亲董如玲乘坐K8401列车(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图与文无关)

  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双瑞、周劼人)雨中,头顶笨重的行李,一张张焦灼的脸朝着同一个方向。放眼望去,是不见边际的黑压压的人群。当闸门终于打开,人如潮水般蜂拥而入,有的一路疾奔冲向站台,有的哭喊着寻找被冲散的亲人……这是正在全国热映的纪录片《归途列车》的开场镜头。

  成千上万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和影片主人公张昌华一家一样,不断重复着影片表现的生活。每年,他们会加入“痛并快乐着”的“春运大军”。

  回家究竟对农民工意味着什么?春运“一票难求”到底有没有解药?春运大军的背后有怎样更深层的矛盾?带着这些疑问,导演范立欣从2007年开始,连续跟拍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张昌华3年,积累素材300个小时,浓缩成90分钟画面。他为影片取名《归途列车》。

  “从最浅的层次上看,归途就是回家的路。”范立欣影片中的主人公张昌华夫妇来自四川广安,当女儿只有两岁时,夫妻俩就远赴广东打工。尽管每一年的返乡路都充满艰辛,但近20年来,这对夫妇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春节回家,和家人团圆。

  他们在广东的生活枯燥、乏味,不分昼夜灯火通明的服装厂,几乎成为生活的全部。为了能把更多的钱寄回家乡,让老人安度晚年,让儿女安心读书,夫妻俩省吃俭用,甚至生病一个多月也不去医院。然而,十年前,当俩人得知张昌华的岳父突然去世时,一直“抠抠索索”的夫妇俩竟买了两张机票飞回家乡为老人送行。

  “这两张机票意味着他俩一年就白干了。”这件事让范立欣清楚地体会到“家乡”和“乡土”在张昌华们心中的意义与分量。在他看来,在“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影响下,第一代农民工离开乡土是被迫的,进城打工是只是谋生的手段。他们对乡土有天然的归属感,长年在城市吃苦受累,春节回家对他们是慰藉和“疗伤”,是主动的回归。

  “第二代农民工就不同了。”范立欣说。他在影片里讲到2岁就成为留守儿童的女儿张琴。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女孩,见到一年难得碰面的父母,不仅没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反而显得生疏、无措,甚至躲闪。她在外公的坟前哭诉,说自己并不想见到父母。而比亲情的隔阂与疏离更让张昌华夫妇揪心的,是女儿终于在十六七岁时辍学,重新踏上了父辈的打工路。

  她在服装厂埋头苦干过,她在狭小的宿舍里畅想过未来,她最终选择在一家夜店当起了服务员,时常像城市男女一样,在舞池的人潮中甩头扭腰,释放情感。在范立欣眼中,虽然张琴每年也在春运大潮里挣扎,但新一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向往,他们希望的归属就在城市,不是乡村。

  “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目前并没有机会享受城市人的待遇,他们的归途在哪里?”范立欣之所以选择春运这个题材,是因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各种矛盾,都能在这里找到观察点。而《归途列车》与其说在讲春运的故事,不如说“展现了一个困于昨天和明天之间的、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

  “从更深的层次看,我们要问的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归途’在哪里?”范立欣希望所有看过影片的人,都能关注到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存在的紧张与矛盾。

  他曾捕捉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广州警察在维持火车站秩序时,质问拥挤在人群里的张昌华:“你们这些外地人跑到我们广州来干什么?”压抑已久的张昌华反击了,把十几年打工的委屈都倾诉出来:“要不是我们广安的邓小平到你们这里搞改革开放,可能今天你们连我们四川都不如呢。”这个镜头最终因为时长原因没有放进片子,但却一直刻在范立欣的脑子里。

  在成为“范导”之前,范立欣曾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摄像。时常下乡的他,往往前一刻还在家徒四壁的乡村工作,后一刻就坐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聚会。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更多地思考起城乡差距的产生、发展和“归宿”。在3年的跟拍中,他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在一个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目前中国社会经历的种种阵痛都是难以跨越的阶段。

  那为什么还要拍这部影片?有什么用?有不少人质疑他拿外国的钱,拍让中国丢脸的题材。

  范立欣说,这是中国2.4亿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写照,剧组并没有添油加醋地表现。相反,“这样的事情如果不被记录下来,是我们这代人的耻辱”。

  2009年,在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北京一所中学的访问团被安排观看《归途列车》。放映完毕后,一个男生激动地跑上台,从范立欣手里抢过话筒,说起了感受。他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自己看完后很伤心,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事情。男孩说,“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让我好好学习了,因为他们想让我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

  孩子的责任感让范立欣感觉非常安慰。他说,在这个不能跨越的阶段里,每个人都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收起城市人的傲慢,拿出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农民工友好一点,哪怕是地铁上让个座,对餐馆的小妹妹说声“谢谢”。

  这种效果,也在国外发生着。一位美国中部的观众看完电影后,说要谢谢范立欣。他说自己很理解在外贸服装厂工作的张昌华,看到他为自己的儿女付出的努力,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一样。而在以前,他会抱怨这些努力工作并把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工人,“把我们的工作抢走了”。除了看到中国人的坚韧、努力以及对家庭的爱,观众还目睹到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普通中国工人的艰辛。

  《归途列车》在国内每个展映的城市,上座率都超过80%;网络上,“归途列车”成为热门词条。这样一个关于春运、“很中国”的故事,最终还在国际上拿下大大小小30多个奖项。范立欣的解释是:这是一个中国的个体故事,但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宏大的国际背景下。

  这部90分钟纪录片已经结束了一轮在全国的展映,但纪录片里的故事仍在延续。

  “其实中国社会就是一辆大列车,”范立欣说,“无数像张昌华一样的农民工兄弟姐妹和我们同在这辆列车上,这辆列车最终的归途在哪里,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2012年春运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农民工 回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