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广州市长张广宁称任内成功办亚运最自豪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0日14:25  金羊网-羊城晚报
张广宁 张广宁

增城正果镇扶贫开发项目现场,张广宁擂鼓宣布项目启动 增城正果镇扶贫开发项目现场,张广宁擂鼓宣布项目启动

曾在广钢工作的张广宁获得“广州钢铁工业五十年风云人物” 曾在广钢工作的张广宁获得“广州钢铁工业五十年风云人物”

张广宁横渡珠江 张广宁横渡珠江

  羊城晚报记者 田恩祥 林洁

  从创文成功到卸任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媒体依然追着张广宁不放,从市“两会”堵到省“两会”。

  一向对媒体分外宽容的张广宁,最后还是拗不过大家。于是,有了这一场对话———

  19日下午,在省委的一间办公室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原市委书记张广宁与记者们聊了整整三个小时。言谈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在诉说着———他对广州这个已为之奋斗了40年的城市,爱得深沉。

  张广宁在广州长大,这座城市的务实性格,早已深入他的骨髓。话语间,一如既往,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然而,回望他主政羊城近9年的历程———抗击非典、经受冰雪灾害考验、跻身全国“万亿GDP俱乐部”、城市大变、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亚运会、创文成功……哪一样都不是仅一句“轰轰烈烈”就可以形容。

  张广宁说,自己最遗憾的事,是接下来两年,不能再为广州市民服务了。他现在最想和广州市民说的是:“感谢!”

  因为治水的成就,广州市民亲切地称张广宁为“广州叻仔”。

  19日,张广宁接受专访时,单单谈治水和治理环境,就谈了一个半小时,依然言犹未尽。

  看着珠水清澈、河涌漾波,广州市民会想起,那曾经6次领头跃入珠江的矫健身影;广州市民也会记得,曾有一位“广州叻仔”为治水付出无限努力。

  水缘

  珠江水养育了我有机会定要治理

  记者:您多次说过,广州这个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您为何如此看重广州的水环境?

  张广宁:“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这是古人对广州的诗意描绘。

  我从小在珠江边长大,眼看着珠江一天天由清变黑变臭,很痛心。我去石井河看时就说过:不用买墨水了,直接用河水都可以写字了。

  珠江水养育了我。有机会我就一定会治理珠江。

  根本 这是市民的需要不是亚运的需要

  记者:当时治水存在什么困难呢?

  张广宁:认识不够是一个问题,当时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治水必须连片、系统地去做,还是单就河涌治河涌;另一个大难题就是资金,广州从1998年开始积极推进治水,但主要靠财政投资,资金十分紧缺;此外,就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年来广州水务多头管理,职能分散,严重制约治水工作进展。

  下大决心治水,是城市发展本身需要,是市民的需要,不是领导需要,不是亚运需要。

  广州治水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中央加大投资力度,广州成立城市投融资平台,治水光靠财政是不够的。地利———亚运会在广州举行。人和———市民群众一直期盼着河涌更清,生活环境更好。

  创新

  改变“九龙治水”

  创新投融资平台

  记者:当时很多人觉得那么短的时间,肯定完不成那么多任务。

  张广宁:可以说,整个治水工程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资金筹措难、征地拆迁难。按照常规做法,要按时全面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创新。不改革连希望都没有。只有改革才有创新,才有可能完成任务。

  记者:怎么创新?

  张广宁:一是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上半年成立市水务局,形成“一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管理新格局,根本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状况;同时整合自来水和污水处理公司等企业,于2008年下半年成立广州水投集团。

  二是改革创新投融资平台。赋予广州水投集团开展水务投融资和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职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广州水投集团成立不久,就成功融资350亿元,切实解决了治水资金难题。

  三是事权下放。从原来以市一个部门为主转为十区、两县和市水投集团共13个责任主体。以前是一支力量在动,改革后是13支力量甚至更多力量联动,多大的事都能办成。

  底气

  市民热情支持方创治水奇迹

  记者:广州治水最大的底气在哪里?

  张广宁:广大市民的热情支持,是我们创造广州治水奇迹的最大底气。有的市民因为治水工程而搬迁离开了长期甚至是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广州治水决不能成功。

  记者:治水到底给广州带来了什么?

  张广宁:现在,我们胜利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治水任务,每天减少直排珠江污水103.8万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珠江广州段水质从Ⅴ类提高到Ⅳ类标准,部分河段丰水期达到Ⅲ标准,东濠涌、荔枝湾涌变身城市景观新名片,原来最黑最臭的石井河已经变清,广州水环境整体显著改善,彰显了广州岭南水韵,丰富了城市灵气。

  有些人认为市委、市政府投入这么多钱搞城市建设包括治水不值得。我认为,能为老百姓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能为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能为子孙后代腾挪发展空间,就是值得的。

  实际上,这些年,广州市搞城市建设,搞“大变”工程,是借亚运契机集中还“祖宗账”,留“子孙粮”。广州整座城市凤凰涅槃,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如果当初不搞治水,不搞城市环境面貌整治,能不能达到办亚运的要求先不说,当时那样的环境,能适应市民群众现在对环境质量的高要求吗?当初不搞,现在再来搞,还能有那么好的机遇,能靠广州财政解决资金问题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镜头回放:

  2006年7月12日,时隔数十载之后,广州市民集体横渡珠江的一幕再度上演。市长张广宁,以标准的蛙泳姿势,仅用20分钟,率先轻松游完全程。

  2010年8月10日,市委书记张广宁,第5次带头跃入了珠江。那时的珠江,第一次实现了不采取截污措施就可以直接游泳。“全市121条河涌水质明显改善”。这样的梦想曾经被认为不可实现,但张广宁做到了。

  治水语录:

  “我们要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人民战争!”

  “我们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没有退路!”

  “今后各区再提出没钱做不了,就是政治态度的问题了!”

  {3}

  “不用急于买房”,承诺已兑现

  记者:相比其他城市,广州的房价一直不算高,房价调控措施比较得力,然而2007年初您关于房价的言论当时社会上却有一定的误读。

  张广宁:当时,有媒体戏称我“扛起了誓降楼价的大旗”。后来无论怎么解释,好像都没有效果。

  老实说,这个旗不是你想不想扛、能不能扛的问题,而是政府的责任。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不能直接干预房价,但不意味着在不理性飞涨的房价面前政府就可以无所作为,这是对市民群众不负责。

  记者:很多城市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您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张广宁:当年几大工程投入,没有房地产项目。用房地产拉动经济我不赞成,那是只老虎,一放就收不回来了。

  治理环境最重要,如果市委市政府追求眼前利益,那只能卖地。东濠涌原来就说要建楼,现在的红专厂原本也打算建房地产,市委市政府终究还是顶住了,珠江的边际线不能都是高楼。我们要留给子孙,留给后人一定的发展空间。

  记者:您说过,“中低收入者不要急于买房”,那后来呢?

  张广宁:经过几年的努力,可以说,我们初步建起了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普通商品房为构成的具有广州特色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去年提前完成了8.5万套保障房筹建和77177户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任务。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当时提醒中低收入者不要急着买房的一个兑现。我做到了。

  镜头回放: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句“中低收入者不要急于买房”,把张广宁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说,按照中央的要求,广州市政府会全力以赴地把房价压下来,“中低收入者如果想买房,不用着急,我认为房价肯定会降下来”。

  语录:

  2008年张广宁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说,“从始至终,我一直没有后悔。因为我问心无愧,我是对百姓负责。”

  坚持面对面倾听市民诉求

  记者:2003年3月30日,上任广州市长的首日,您便当起了市长热线的“接线生”。2005年开始,您带头倡导将每月23日设为公开接访日;2008年6月26日,您更开创全国先河,变上访为下访,与8位副市长及近万名官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开展大接访。您为什么如此坚持面对面?

  张广宁:通过电话,通过信访,有的时候不如亲自面对面来倾听诉求,这样拉近了城市领导跟市民的关系。网上接访也是一种方式,但底层很多市民有诉求,上不了网,这也需要面对面。

  2003年我记得接访反映最多的是拆迁问题,拆迁户差不多10万人吧!后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解决了;2004年和2005年投诉比较多的是治安问题、双抢问题。所以我们加大了治安的整治。后来就是住房问题了。

  镜头回放:

  2008年6月26日,广州市长张广宁,在5个半小时内,见了436名群众,亲手收了142份信访材料。他没有吃东西,也仅上了一次厕所,直到最后一位群众带着希望离开。

  语录:

  我希望自己带头,告诉我们的官员,群众利益没小事。

  最想对市民说感谢

  镜头回放:

  2011年12月16日,广州市委书记交棒,在万庆良讲张广宁在广州工作的历史时,有一段时间,张广宁紧闭双眼,睁开眼后可看到眼中闪动泪光。

  深情语录:

  我的根就在广州寻常百姓之家,为广州图发展,为市民谋幸福,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我平生夙愿和最大的追求。

  记者:这些年,什么事让您最自豪?

  张广宁:当然是圆满成功地举办了一次精彩的亚运会。这也是最值得广州市民自豪的,它让广州“一夜成名”,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记者:那什么事让您最遗憾呢?

  张广宁:怎么说呢?最遗憾的可能是碰上了换届之年,少为广州市民服务两年。按党的领导干部正常任职年限,我在广州可以干到60岁。去年正好是换届之年,因为“七上八下”的换届年龄规定要求,我不能继续在广州任职。确实舍不得,先后担任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全身心为市民群众服务了15年,和市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对这个城市怀有深厚的感情,也非常熟悉这个城市、了解这个城市,从感情上说,我愿意继续为广州市民服务,多为广州发展做一些事情,我也很有信心把广州这个城市建设得更好。

  不过遗憾归遗憾,我相信后任会比我干得更出色,我也相信,有广大干部齐心协力,有广大市民群众的支持,广州一定能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记者:卸任了广州的职务,对广州市民,您想说些什么?

  张广宁:对于广州这个城市、对于广州市民,我怀有深深的家园情结和赤子情怀。我从小生长在广州,一直都在广州工作,一路走来,广州市民给予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此时我最想对广州市民说的是两个字:感谢!人世间什么最可贵?就是在你遇到困难时,有人撑你,有人帮你,有人鼓励你。

  “以媒为镜,可以知得失”

  镜头回放:

  那是初夏的广州之夜,他笑吟吟地来到“羊城新八景”评选发布典礼,告诉全世界“感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发起评选活动;感谢支持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感谢投票的海内外朋友和同胞”。

  记者:您盛赞过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您觉得媒体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推广广州之美,您又如何看待广州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张广宁:我跟广州媒体打交道也整整15年了,广州媒体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几个关键时间点上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比如2003年非典。回想一下,每一次都很不容易,媒体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我由衷地感谢,我不是说客套话。冰灾时,深更半夜的,媒体记者都一直跟着;2010年亚运会我们圆满成功举办,但“精彩”是媒体给的。广州媒体的宣传各有千秋,但做得最好的是《羊城晚报》的“羊城新八景评选”。媒体监督,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我改一句话说:“以媒为镜,可以知得失。”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5)

 

更多关于 广州 亚运 市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