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响力体现在哪里?
中国是否真对苏丹有巨大影响力?
希迪哈米德是苏丹大尼罗河石油作业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2011年9月,《人民日报》登载了他的一篇文章。文章写道:“现在一提到中国和中国人,苏丹当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萨迪克’——够朋友。”
苏丹是华人最多的非洲国家。官方提供的数据是1.5万人,实际人数还远高于这个数字。
从1995年起,中苏开始在石油领域合作,目前,苏丹已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最完整的石油投资国。南苏丹原油日产量约为35万桶,而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国每天从南苏丹进口的石油约为26万桶。
据美国媒体统计,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数量,已经比美国多出38%。预计十年之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这也意味着,中苏双方的石油合作,或将往更深方向发展。
中国还在苏丹承包修建各种大型工程。目前,中国水电在苏丹和南苏丹拥有超过100亿元的项目,中铁、中铁建、中交建、中国中冶等上市公司,也多在苏丹有大型项目。
根据媒体公布的一份中国水电正在执行的10亿元以上境外合同清单(截至2011年6月),苏丹麦洛维大坝工程、罗塞雷斯大坝加高工程、EI Renk-Malakal高速公路工程、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C1-B项目等榜上有名。在中国的帮助下,苏丹建立了全非洲最齐全的工业体系。
希迪哈米德感叹:“中国公司不仅为苏丹带来了资金、技术、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是,上百家中国公司与苏丹政府在石油、水利、建筑、冶金、农业和医疗等领域全面合作。”现在,中国人几乎渗透到苏丹的各个领域:开采石油,架桥梁,修公路,打井;派遣医疗队,开私人医院;开餐馆,办农场,开超市……
猜测二
为了重新分配石油利益
“够朋友”的中国公民,却并未在苏丹境内得到足够保障。2004年3月,两位中国工人遭暴徒杀害;2008年10月,9位中国工人被武装分子绑架,5人遇害。两次事件中遇袭的中国工人,都在苏丹从事着石油相关项目。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春宇分析,劫持事件背后,石油问题是根源。在苏丹的中国商人罗先生也说,事件可能和南北苏丹石油利益分配不均有关。
苏丹是非洲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石油收入是南北双方重要的财政来源:南苏丹石油产量约占原苏丹(南苏丹独立前的整个苏丹地区)石油产能的四分之三,石油收益占财政预算的98%,是不折不扣的国家经济命脉;石油收益虽占苏丹北部的财政预算不到50%,但比重也相当可观。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希望,石油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但不得不面对“南部控资源、北部控管道”的尴尬现状。
南苏丹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基础设施匮乏,始终没能建起通往红海港口的石油管道,只好将原油通过苏丹北部输送至苏丹港出口,炼油设施也大多集中在北方。这意味着,南苏丹必须付钱给苏丹政府,才能够将石油卖出去。
一旦苏丹北部切断输油管,关闭炼油设施,南苏丹将束手无策。因为按照南苏丹目前的财力,重修输油管几乎要举全国之力。尽管南苏丹多次表示,要尽快修建新的输油管,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一大工程。因此,不得不受制于苏丹北部。
双方因石油产生的摩擦从未间断:阿比耶地区是苏丹最大油田之一,双方一直在它的归属、边界划分上争吵不休;独立后的南苏丹使用石油设备时很多没有付费,苏丹政府便没收了南苏丹170万桶石油……
去年年底,中国曾派出特使前往南北苏丹,斡旋苏丹南北双方的石油纠纷。今年初,南苏丹总统基尔和苏丹总统巴希尔就南苏丹出口石油过境费的问题,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数小时会谈,仍未能取得结果。南苏丹政府决定自1月20日起,暂停石油开采。
随着利益增长,作为苏丹石油“金主”的中国,或许也无可避免地卷入南北双方的石油大战中。
猜测三
为了经济目的
这片盛产石油的土地,一直困扰着非洲大陆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利民说,这些部族绑架中国工人主要是经济目的,可能间带政治利益。苏丹目前还是一个部族式社会,基本上不是现代国家政权。因为频繁的种族冲突,西方把它称为“失败国家”,视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南北苏丹虽相邻而居,但在宗教、文化、语言等方面却迥然不同。
南北苏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宗教对立。苏丹的人口构成复杂,约有597个部族、20多个部落,使用100多种语言。苏丹北部和中部主要是阿拉伯人,居民几乎都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圈。南部多是非洲土著黑人,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属于非洲文明圈,也有一部分人信奉基督教。宗教信仰的差异,使得双方难以融合。
苏丹南北之间的交流,历史上便被打上“侵略者”、“奴隶贸易”的印迹。十九世纪,苏丹实质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苏丹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严禁南北互相往来,经济政策也一直向北部倾斜。长时间的隔阂,加深了苏丹南北之间的裂痕。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苏丹南北共发生过两次战争,历时39年。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成为“独立和主权国家”。这并未结束战乱,反而使矛盾由内战演变成国家与国家间的冲突。2月3日,苏丹总统巴希尔说,苏丹与南苏丹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引发战争。
刚刚独立的南苏丹内部,各个部落之间,也存在严重的文化冲突。南苏丹约有800万人口,其中最大的民族是丁卡人,人口约为100万,在丁卡人中,还存在着不同的部落。“部落之间相互冲突,有时候会去抢夺对方部落里的牛。”无国界医生组织(MSF)驻南苏丹的一位工作人员说。MSF在南苏丹的偏僻地区设有20多个医疗诊所,每个诊所的服务区域也被“划界”,必须服务特定部落,不能跨部落工作,因为需要尊重不同的习俗。
有专家认为,中国一直参与和推动着苏丹的建设,但如果在苏丹的中国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将势必影响中方对苏方的投资援助计划。
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东方早报、北京日报等
苏丹埃及绑架华工事件再敲警钟 保护海外公民安全 中国还是个新手 未来,像美国那样派特种部队营救?
应对
“电话铃一响,神经就进入高度紧张状态,不知道是谁打来的,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中国驻北非某国大使馆外交官李晨(化名)谈起最近一年的工作时说,“突发情况像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因为学的是阿拉伯语,李晨进入外交系统后,一直驻扎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和北非国家。最近,“定时炸弹”又爆发了:在苏丹和埃及,三天内发生两起中国工人被绑架事件。这凸显一个严酷现实:随着中国在世界动荡地区投资建设的加大,中国人已经成为袭击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类似苏丹绑架这样的事件有13起,其中7起发生在非洲,遇袭的多是石油、工程建设、矿业公司的外派人员。
去年,“湄公河惨案”发生后,有媒体评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不断扩展,但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中国还是个新手。
“救火队员”式的应急处置已捉襟见肘,中国这个“新手”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外派华工越来越多
风险越来越大
激烈的枪声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一个公路项目工地的营地外响起,袭击者闯入营地。
29位中国工人随后遭到劫持。苏丹南科尔多凡州州长艾哈迈德·哈伦指责武装人员意在破坏当地的公路建设,阻止这一地区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修路是整个南科尔多凡州百姓数十年来的梦想”。
事实上,除了负责部分公路建设,被劫持工人所属的中水电公司,还承担了部分苏丹麦洛维大坝土建工程承包合同。后一个工程在2003年7月正式开工,历时五年半建设完成,完成的大坝长度是三峡大坝的三倍,世界第一。
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跃增到2011年的1600多亿美元。非洲还是中国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第二大劳务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伴随中非贸易快速增长,已有数万中国工人在非洲参与建设和生活,他们大多承担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任务,涉及电力、通信、交通、港口等领域。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认为,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企业在非洲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外派到非洲工作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自然也越来越大。
目前外派华工安全
多依赖当地部队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国近年来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大了对石油、铁矿石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这使得中国进入其他投资者害怕踏足的许多地方,从巴基斯坦、利比亚到埃及和苏丹。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道认为,中资企业倾向于在有风险的地方投资和经营,而且通常会带自己的工人去那些西方企业会雇当地人做事的偏远地区。这几个因素似乎使中国工人比西方同行更容易受到攻击。
负责研究中国在非活动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巴里·索特曼说,此类工程的性质“使混乱的袭击更容易发生,因为被袭击者几乎没有受到保护”。
中资企业一般不会采取西方企业在危险地区所用的保护措施——雇用外国安保人员,而往往依赖当地的安全部队。索特曼教授认为:“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总是很好,他们处境困难。”
尽管有报道说,为了营救被劫持的29位人质,12位中国私人安保人员加入有1000多位苏丹士兵参加的营救行动。但中国在海外还没有成熟的私人安保队伍,譬如美国黑水保安公司那样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
利用民间保安机构来保卫本国侨民和驻外企业机构的安全,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中国国内的保安公司仍不健全,规模不大,服务仍以国内为主。
分析人士说,最新的两起绑架事件敲响了警钟,即中国开展海外投资以及其他经贸活动,既要进行经济评估,也要进行安全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以指导涉外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加大安全投入
预防比善后更重要
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只重视经济成本的核算,只要回报率可观,便跃跃欲试,对安全成本考虑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
贺文萍认为,中国企业今后要增加对安全成本的重视程度,外交部人手有限,对海外中国公民的服务不可能事无巨细,企业必须提高主观能动性。她说,中国进出口银行曾聘请她所在的研究所做过非洲的安全评估报告,其中涉及相关国家的政府政策、经济风险和安全等方方面面,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在了解风险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尽量为项目配备一套自有的安保力量——毕竟,预防比善后更重要,遇事后借用当地政府军,需要经过一连串繁琐的外交手续,效率不高。
在这方面,抗击索马里海盗的经验可供借鉴。商船来往于亚丁湾地区,海盗随时可能出现,不少货运公司聘请了安保力量随船队出海,他们是退伍军人等拥有专业安保技能的人员,能够有效确保船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郝宏社说,安全方面的投入绝不是浪费,因为从以往案例来看,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后期处理事件的花费往往高于预先采取防备措施的成本。
一些中资企业
购买私人安保服务
目前,在非洲的中资企业对安保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加大,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开始采取“人防加机防”的方式。“机防”指硬件设施和技术方面,如安装防盗墙、电网及远红外报警系统等,“人防”则是指不少在非洲的中国公司雇用当地持枪保安。
前驻卢旺达经济商务参赞王勤曾在非洲几个国家工作多年。他说:“一般在非洲的中国公司都雇用当地持枪保安,尤其在安全程度相对差一些的国家,比如尼日利亚、卢旺达、刚果(金)、刚果(布)等,都有当地人开办的保安公司。”
在南非,华人在聚集地开办安保公司,他们雇用南非邻近国家的退伍军人,荷枪实弹保卫华人的安全。
“在苏丹,个体企业雇用一个正规保安的费用与雇用一个工人差不多,每月大概需要3000-6000元人民币之间。聘用人数按企业开展的业务性质和重视安保的程度来决定,如果企业比较重视,一个拥有200人左右的企业雇用三班倒的保安,大概共需要12人。”曾在中石油苏丹项目工程工作的侯福斗说。
一些大型项目也寻求当地政府警察及军队的保护,一些企业则与当地有实力的部落、乡镇保持良好关系,向他们缴纳“保护费”以保平安。
即便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尽管中国国内要求更加强硬的呼声日益增强,但中国政府只在有限的环境下动用警察或军队保护海外公民。
像美国那样
派特种部队营救海外公民?
“一方面中国海外利益不断扩展但集中在脆弱和高危险地区,另一方面中国的保护手段有限。不同于印度、日本、俄罗斯在海外一些重要地区会部署军事基地,中国没有海外驻军,因此只能通过和平外交的手段来保护海外利益,这实际上是很不足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问题学者孙德刚说。
当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突发事件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应急机制,中国通常由外交层面出动,通过协商解决的方式处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像是工人被劫持事件的营救行为,根本不涉及干预主义,中国走到海外国家,对方国就有责任进行保护。”
为协助当地营救中国工人,中国政府已经派出由外交部、国资委等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前往苏丹,在利比亚内战和湄公河事件中,中国也曾做出类似处理。
“随着海外利益的不断扩展,中国的保护手段需要新思维。除外交手段外,可以考虑多边军事手段进行维护。例如中亚地区有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工作上,可在该框架下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同样非洲、中东有中非、中阿合作论坛,在这样的论坛框架下,也可考虑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即在多边的框架下针对危机事件进行快速干预。”孙德刚建议。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在必要时可派出特种部队,营救被绑人质。贺文萍说:“前不久,美国海豹突击队空降索马里,成功解救被海盗劫持的美国公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国也可以借鉴类似做法。”她认为,特种部队的投入既可显示大国威风,又可对绑架者产生威慑力,而且效率很高。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刊发署名文章,作者戴维·皮林认为,对任何国家而言,保护海外公民都是个难题,但对于不情愿当超级大国、希望在国际上保持低调形象的中国来说,这或许更难。
去年10月,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害后,中国向缅甸、老挝和泰国派出了武装巡逻队伍。中国此前还派遣海军舰队前往索马里,参与剿灭海盗的作战行动。“有朝一日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国要求联合国采取行动,在一个中国有着重大利益的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安哥拉)进行危机干预。”《金融时报》写道。
综合广州日报、央视、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中国之声、东方早报、新华社、世界新闻报、法治周末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