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暴打路人甲”没有围观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3:35  大河网-河南商报

  

  ■王攀(河南商报评论员)

  近日,南京玄武警方快速出击,仅用24个小时便将“暴打路人甲”的15名团伙成员抓获。这些嫌疑人都是90后,年龄从16~18岁不等。他们为寻求好玩刺激,发明了这样一个“暴打路人甲”的游戏,随机选择路人,突然围住别人就是一顿暴打。(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15版)

  特别不想怪这些孩子,尽管他们暴打无辜路人,但他们也是受害者。“沉溺网络、酒吧、发廊”的经历,让他们具有暴力倾向;接下来,他们还要因为这样的暴力行为面临法律的惩罚。所以,在感慨他们行为荒诞,在为无辜路人感到同情之余,我们也得想想这些孩子。

  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暴力,已无处不在。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尽管是虚拟的,但仍旧让玩家体会到刺激和快感,而更主要的是,这为他们在现实中实施暴力提供了心理训练。再加上耳闻目睹酒吧内一些打架斗殴等暴力事件的影响,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里不想赘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想特别说说网络游戏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观念。网络时代,网络游戏已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可遗憾的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网络游戏丝毫不顾及商业道德,更不用指望其通过游戏的方式普及法律和道德知识,因其连基本的法律和道德底线都弃之不顾。这是网络游戏暴力化的根本症结,而其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暴打路人甲”即可见一斑。

  网络游戏,不该放弃社会责任。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网游《皮皮鲁和419宗罪》,将中国刑法编成419个故事告诉孩子刑法常识,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法律。我们的网络游戏,尤其是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网络游戏,也应该像郑渊洁这样多一些利用游戏普及法律知识的意识。这种责任什么时候都不该丢。

  南京这起“暴打路人甲”案件,不能把它当成个案,也不能因其荒诞一笑而过,这需要我们反思。假如任由我们的孩子置身于各种暴力影响中,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拥有健康的人格,而我们有一天也会成为他们拳脚下的“路人甲”。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