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作表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4: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央国家机关地位特殊,学习更显重要

  每个月总有一个周末的早上,位于北京市文津街7号的国图分馆都会比平时更显热闹。百余位共和国的部长们陆续来到这里凝听历史文化讲座。迄今为止,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已成功举办10年,近2万人次的部级领导干部参加讲座。

  问:中央国家机关地位特殊。您认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中央国家机关来说,意义何在?

  答:我认为,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事业乘风破浪向前进的秘诀之一。在全党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要求。

  另一方面,中央国家机关是我们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的领导机构,党员集中、执政骨干集中、权力责任集中。中央国家机关能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关系尤为重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恰是着眼于解决思想认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可谓对症下药、正当其时。同时,正因“地位特殊”,所以,中央国家机关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就更应该走在前、作表率。

  问: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现在名气越来越大。您认为,历史文化讲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成为学习品牌?

  答:由工委和文化部、社科院联合举办的历史文化讲座,以适应部级领导干部特点、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提高治国理政能力为鲜明特色,选题主要是中外历史、哲学文化、民族宗教等6大方面,主讲者都是各个领域的大家、名家,讲座的题目有吸引力,讲得又精彩,受到欢迎,我想是理所当然的。

  锲而不舍地在“四个牢牢把握”上努力

  1月15日,新一期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开讲。

  问: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你认为中央国家机关成效如何?

  答:我们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提高能力、推动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各部门进一步提高了运用科学理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三是各部门注重学习研究与提升能力、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推进发展的有机统一,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成为推动部门中心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四是进一步推进了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问:在此过程中,有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答:我们深刻地感到,中央国家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要锲而不舍地在“四个牢牢把握”上继续努力:牢牢把握突出思想政治素养这个基本要求,把深化理论武装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第一位任务;牢牢把握抓住中心组学习这个关键,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牢牢把握夯实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这个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党员学习中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作用;牢牢把握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成为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过程。

  设计多种载体,学以致用引人入胜

  2008年以来,“部委与基层主题联学”活动开展了10余次,为部委接了“地气”,为基层架上“天线”。

  问: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强素质、作表率”读书主题讲坛、还有“部委和基层主题联学”活动,反响都不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习载体?

  答:不同群体对学习的需求是有差别的,之所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载体,根本目的还是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达到学以致用和引人入胜这两个目标。现在,中央国家机关建设和完善了覆盖部级领导、司处级干部、青年干部、党务干部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网络,学习服务的立体性更加突出。

  问:作为学习的主体,党员干部们是怎么想的,你们了解吗?

  答:从我们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解渴”、“管用”是很多党员干部的一致认识和看法。同时,也有同志对学习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这也是今后工作需要给以重视、加以改进的地方。

  问:下一步,工委还有何计划?

  答: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实效;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学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更好地促进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龙头作用的发挥;抓基层、打基础,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学习中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推动中央国家机关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