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熊胆粉摇身一变身价暴涨数十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6:00  深圳晚报

  

  《月亮熊》制片人 熊君慧

  养熊场何时可以向公众敞开大门?活熊取胆业不为人知的产业链何时可以大白于天下?从2007年到现在,我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个产业的关注和探究。多年暗访,我发现,如果一直为养熊业者打开牟取暴利之门,便是关上成千上万黑熊通往自由的生命之门。

  根据研究报告,我国目前的野生和家养熊分别有一万多头。内地最高峰时曾有400多家私人养熊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四省。目前,官方掌握到养熊场的数据较为久远。2005年以前,中国官方公布的养熊场为247家,圈养着7002头黑熊。采访中,吉林省一位官员曾透露,仅延边州一地就有至少70家养熊场,黑熊数量达到2100头,其中只有11家拥有许可证。

  熊胆粉制成高档礼品利润丰厚

  在养熊业一片繁荣、“活熊取胆”屡吁不止的背后,是巨大利润空间。有业内人士透露,每年熊胆粉总产能为30吨~35吨。将熊胆粉作为药材原料加工,价格仅为3~5元/g,利润有限;药品一旦制作为高档礼品,身价瞬时激涨数十倍。在拍摄《月亮熊》纪录片过程中,有药品销售从业者对我们透露,质量最好的“金胆”被制成熊胆粉、熊胆粉胶囊等单方中药,面向客户直接销售,售价高昂;次一级的熊胆粉则直接进入医疗保健消费市场;质量最为一般的熊胆粉则作为原料生产中成药。

  非法熊肉熊掌交易屡禁不止

  制药仅仅是这个产业链的一环。在延吉暗访时,养熊户告诉我,两头熊一个月能抽取20多斤胆汁,烘干成1斤多熊胆粉,卖3000多元,至少赚1000元,是过去养一头猪一年的收入。黑熊即使死了,还在为他赚钱:4只熊掌以3000~4000元的价格卖给酒店饭庄,熊肉也能卖几百元。

  黑熊本身也被广泛交易。在熊类栖息地的居民、偷猎者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都承认,偷猎行为并不罕见,普遍采用的偷猎方式有毒诱饵或套索。套索往往导致黑熊失去一肢而终身残疾甚至致命。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猎杀者使用炸药。亚洲动物基金表示,在其从养熊场拯救的、出生于1989年禁止捕捉野生黑熊令生效之后的黑熊中,有21%属于野外捕获。

  熊胆非法外销每年3000公斤

  在延吉采访时,这里的养熊场出售的熊胆粉也是“海鲜价”,因客而异。有熊场卖给记者一瓶2克熊胆粉,开价是180元,还价后60元也能成交。当地的士司机告诉我说,这种熊胆粉卖给韩国人是600元,一盒5支装就是3000元,许多韩国人不还价,一买就是几万块。熊场里面有多间直接面向游客的房间,都是销售现场,旺季时全部客满,而且几乎都是韩国人。由于国内外巨大的价格差距,也使得中国的熊胆制品商将目标客户群瞄准了国外。

  政府公布的数据称,中国养熊场每年生产的7000公斤熊胆中,有近一半过剩。环保人士提出,有理由怀疑通过兴旺的黑市交易,中国的非法养熊者每年将3000多公斤的熊胆带出境外,流入韩国、日本甚至欧美市场。

  对于业界讳莫如深的活熊取胆业产业链条,我只是看到冰山一角。多年采访经历,颠覆了我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将野生动物杀害后食其肉、穿其皮毛是残忍的,但让动物活着却不给予自由、健康和尊严,比前者更不人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