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大旱逼春播 泸县等水下田

  “每年3月初稻种就该撒下地,再过45天秧林期,稻秧就得下田。但现在整个泸县57万亩水稻田,冬水田不过20万亩。作为全国产粮大县的泸县,近三分之二的稻田板结开裂。”昨日上午,泸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感慨。此时,一场跨越夏秋冬三季的干旱正在泸县境内蔓延。干旱倒逼春撒春播,今年如何播种?

  水贵如油 播撒期算了又算

  泸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晏启文介绍,现在泸县水贵如油,“全县境内的所有鱼塘一律禁止放水清塘。所有的水库、堰塘,用水都必须先过报批程序。”“按照惯例,每年3月初稻种就该撒下地。再过45天秧林期,稻秧就得下田。”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前往泸县采访时,从农业局、水务局技术人员到普通农户,大家都扳着手指,不断计算水稻播撒期。

  目前泸州范围内的主要旱情,仍以影响大春生产为主。除个别高山地区外,人畜饮水仍有保障。其中以产粮大县泸县为例,57万亩水稻田,冬水田不过20万亩。近三分之二稻田,板结开裂。“最为严峻的是,小雨无法缓解旱情。根据惯例,可能要到5月前后,才能迎来大雨。而这时,可能节令已经耽搁了。”方洞镇农技站技术人员胡绍良忧心忡忡地表示。

  昨日上午,当地一个小地名叫做高嘴背后的地方,当地旱地育秧示范片已初具规模。胡绍良介绍,和水田育秧相比,旱地育秧用水更少。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旱地育秧,秧林期可延长到60天。而水秧育苗,超过45天后下田,就会影响分蘖,造成减产。别小看这15天,说不定就是这15天,就为旱情的缓解赢得了时间。”

  责大如天 灌溉办法想了又想

  刚刚过完春节,方洞镇水利站站长雷浩贵就从泸县水务局领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书。雷浩贵的主要职责,就是得保证方洞镇29000亩水稻田“满栽满插”。和雷浩贵一样,泸县其他19个乡镇水利站负责人,也在责任书上签了字。

  这看似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昨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前往该镇金锋村采访时,当地的一个小水利正在紧张施工中。先由挖掘机挖出一道深沟,此后深沟当中将被埋上PE管。金锋村村支书郑同均介绍,5000多米长的PE管铺设完成后,就能通过提灌引濑溪河的水进行灌溉,村上两千多亩水稻,“80%以上的水稻田就能够自流灌溉了。剩下的,则通过提灌,也能解决。”

  郑同均介绍,这一小水利工程总投资大概在70万元左右,“村上人均一百,筹集了30余万。剩下的则由上级部门解决,“面对旱情,村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小水利建设完成,可使用30年左右。金锋村的问题,今后也算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泸县水利局提供的数据则显示,57万亩水稻田中,虽然仅有20万亩冬水田,“但通过兴建水利设施,还能解决20万亩水稻田的灌溉。望天等水的最终也只有10多万亩。”晏启文说。

  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