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同德围居民:我们不要“被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9:03  南方都市报

  

  

同德围居民:我们不要“被幸福”

  南都讯 “同德围整治,如果缺乏与居民的互动交流,难免街坊‘被幸福’,”昨日,同德街党工委书记黄颖枢笑说。

  整治同德围要让居民参与

  位于广州西北角的同德围,30万人困居3.59平方公里,只有西湾路与西槎路“华山一条道”贯穿南北,还无中学无医院,连第一所公厕都是今年1月才建成。

  2011年12月,市人大曾就同德围交通开展专题询问;2012年1月市“两会”上,根据市民意见,“完善金沙洲、同德围道路基础设施”被加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件民生实事”;而一年前搬入同德围的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代表同德围居民向市委书记万庆良提交请愿书的场景,更成为“两会”上的高潮。一周后,万庆良与市长陈建华到同德围现场调研,万庆良称要建设“幸福围”,当即决定同德围暂不再新增住宅项目。据广州市政府有关人士透露,陈建华调研同德围地区时提出,整治同德围不是政府一家说了算,要让市民尤其是同德围当地居民参与进来,共同去完成这件事。于是,成立“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咨询监督委员会”的想法也被提了出来。

  黄颖枢是在昨日上午“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咨询监督委员会”成立时说出“缺乏交流就会被幸福”这番话的。据称,这是广州市首次在专项工程中成立专门的社会监督机构。

  “在政府整治工程中列入社会监督,还是很新鲜”韩志鹏笑说。来参加会议的建委公共设施建设处处长祖冠周也确认说,“这是个创新。”

  47岁的黄信忠是委员会副主任之一,也是白云区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同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以前规划做好就直接实施,现在还先征求居民意见。我们这个委员会虽不是实职,也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权力和责任。”

  做居民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韩志鹏在微博上向公众解释,委员会的职责包括“意见征集、过程监督、协调矛盾、工作评价”。

  咨询监督委员会共有20人,包括2位人大代表,3位政协委员,2位党代表,3位企业代表,2位知名人士,5位居民代表,1名新闻媒体代表,以及在同德围有“飞地”的越秀区、荔湾区代表各1名。

  “你们的呼声最能代表同德围30万居民的心声,”黄颖枢说。

  “我们这个机构较松散,比较草根,”韩志鹏说,“我们这个权力不是为私人谋利,而是要为同德围居民呼吁。主要是为了在同德围整治中,加强市民与政府的沟通工作。”

  显然,作为委员会有时为居民说话,有时也要为政府说话。建委公共设施建设处处长祖冠周就直言,要从根本上解决同德围问题,硬件建设是必需,但这涉及拆迁征地,“没有钱谁也推不下去”。“比如拆迁可能涉及多个货场,哪些需要搬迁?哪些不需要?为什么这个早搬?那个晚搬?”他希望委员会能帮助做通广大居民的工作。

  ■方案亮点

  2016年通地铁迁货场

  监督委员会成立后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据悉,该方案送审稿已经市长陈建华、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批准。经监督委员会讨论后,将由监督委员会公布并征求公众意见,在3月10日将修改意见向政府部门反映。

  韩志鹏说,自己1月递交请愿书,现在就有了整治方案的送审稿,“还是很快的”。

  昨日在监督委员会上派发的《方案》,组织者一再强调只是送审稿,还未最后确定,并非正式的实施方案。

  不过,记者得以一窥方案中某些引人关注的部分。方案称:同德街规划人口为15万,现有常住人口已达21万,因而导致居民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如厕难,综合整治将使同德围变成“幸福围”。

  同德围交通黑点的根本解决,“一定要靠大运量地下交通,”韩志鹏称,“如果地铁不进入同德围,我死不瞑目!”

  方案中提到,由地铁公司结合西槎路、西湾路拓宽工程,制定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工程建设工作计划,2012年6月前提出项目征地拆迁范围及工期要求,争取2012年6月完成地铁新线线网审批,2012年12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审批,2016年建成通车。

  方案内容还包括:广州市将在2016年前完成对同德围地区现有的8个货车交通经营场所的搬迁和改造。西城鞋业市场将被引导转型为社区商业,2015年完成。

  方案还称,将在现广州建材发展有限公司地块上,于2012年启动公园建设,2016年前完成,改变辖区内无公园的现状。

  ■居民代表

  望地铁望到颈都长

  有些居民代表表示,方案中对教育配套的规划“唔够细”。“如果有学校、医院,居民就不必挤交通了,”韩志鹏表示理解居民的想法。

  62岁的胡毅英作为泽德社区代表也是委员会成员。“从2005年媒体开始关注同德围,到2007年发起‘走进同德围’,多位市领导都表示过要解决同德围问题。这些年也确实有不少改观。但要彻底解决,任务仍然艰巨。方案中说,地铁开通要4年后,我们真是望到颈都长。不过有总好过无啦!我希望我们这个委员会能多开会,多听取居民意见。”

  下周六同德广场征意见

  38岁的黄肖勤,作为白云区人大代表、同德街荔德社区居委会主任,也是委员会成员。她建议委员会应广开言路,建公共邮箱,并在同德文化广场开个论坛,咨询广大居民意见。

  新闻媒体代表、广州日报记者文远竹则建议,委员会应开通微博,定期收集居民意见,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媒体公布。“最怕雷声大雨点小,搞了个机构,却没做什么事。我建议我们要定期开会,尽快确定议事和决策机制。另外,召集住在附近的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征集意见的问卷。”

  最后,委员会决定,针对整治方案,征求市民意见的途径归为“一网一表一活动”:方案将于近日在网上发布;会向居民发放意见调查表;下周六(3月3日)上午10-12点在同德文化广场,委员会将一人一桌征询居民意见。

  采写:南都记者孙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