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亲生父母要接走,我没二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9:03  南方都市报

  

  

“亲生父母要接走,我没二话”

  

“亲生父母要接走,我没二话”

  邱婆婆前晚翻箱倒柜地找捡到青青时他穿的衣服,一套白底绿点的棉质小衫,一个橙黄色小帽,她大方地摊出来给各路媒体拍照。“我身体不好,眼睛也快瞎了,如果他的亲生父母愿意把他领回去,我没二话的”。但青青显然相当排斥这个念头,他不愿意瞄那顶帽子,且始终低垂着头。

  1993年右眼失明的邱婆婆意外在草丛里发现了一个婴童,这个婴童患有先天性脑瘫,常常癫痫抽搐,但邱婆婆觉得这个孩子是上天派给她的,并毅然抚养起了这个孩子,并给他取名青青。这一养就是十八年,为了承担高昂的医药费,其间她不得不出门捡破烂。青青的癫痫隔三差五就会发作,无数个夜晚,邱婆婆咬着牙,背着口吐白沫的儿子,与旧楼的90级台阶斗争。又牵着儿子的手,缓缓地爬上那90级台阶回到家里。

  随着年事渐高,青青始终是邱婆婆一桩沉重心事,她特地翻找出捡到青青时他的穿戴,希望亲生父母能够陪伴着青青走下去。“我不需要钱,现在的生活挺好,就是青青需要有人陪他玩,如果有人愿意来陪陪他,我就心满意足了”。

  ■对话青青

  南都:你喜欢阿妈吗?

  青青:(艰难的吐字)喜欢。

  南都:现在的生活好吗?

  青青:好。

  南都:如果你的亲爸妈来接你,你愿意走吗?

  青青:……(摇头,沉默)

  ■对话邱婆婆

  「邂逅」“照顾青青的时候,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也全部忘得一干二净了”

  南都:你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捡到青青的?

  邱婆婆:我的眼睛瞎了之后,前夫嫌弃我,老是打我,后来又跟我闹着离婚。我心里郁结,就四处走走咯,走到罗湖怡景花园,结果就在草丛里碰到青青了。当时他又瘦又小,在那哇啦哇啦地嚎哭。

  南都:你是第一个发现青青的人吗?

  邱婆婆:不是,当时都是上午九十点了,很多人围观的,但就是没有人把这个孩子抱起来,我看着可怜,就抱在怀里,还让好心人报警叫了救护车。后来民政局的人来了,把孩子送到医院去,青青一直发着高烧,但当时又找不到人照顾他,他们就给我打电话,问我愿意不愿意(帮忙),我心里想这样最好了,就很高兴地把这个活揽下来了。

  南都:你是第一个提出要收养青青的人吗?

  邱婆婆:青青小时候很可爱,细皮嫩肉的,眼睛珠子还会骨碌碌地转,当时民政局就有个工作人员很想抱养他,但后来医生跟她说,这么好看的孩子,肯定是身体有毛病才会被遗弃的,后来检查报告出来,说青青脑子里有血块,压迫到神经,那个人就放弃了。

  我那时还在帮人洗衣服,每天又要照顾青青,就干脆把衣服带去医院洗,有时候青青在病床上哭,我说你不要哭,阿妈要洗衣服,洗完才能抱你,说来也奇怪,他一听到刷子磕在洗衣板上的声音就不哭了。当时我还在跟前夫办离婚手续,但照顾青青的时候,每天忙忙碌碌的,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也全部忘得一干二净了。

  「依赖」“只要青青的命在,我就不怕。”

  南都:这么说,你俩相当有缘分啊。

  邱婆婆:真的是的,捡到青青前的十天,我发了一个梦,梦里有个小孩子躺在草地上哭,我看得真真切切的,梦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后来真的捡到青青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觉得这孩子是老天安排给我的。

  之后青青发病发得厉害的时候,我就跟观音娘娘磕头,我说观音娘娘啊,你既然送了一个小孩子给我,就不要这么折磨他了,哪个孩子不是妈妈的心头肉,我的心好痛啊!(流泪)。

  南都:既然你当时已经知道青青有病了,难道收养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丝犹豫?

  邱婆婆:我们客家人有句话,有命不怕病。只要青青的命在,我就不怕。我不指望他能够给我养老送终,我们一起过日子,有个人说说话就很好了。

  南都:后来你就把青青抱回家了吗?

  邱婆婆:是啊,他小时候很乖很聪明的,那个时候我们小区居委会的主任看我一个人带着青青可怜,就把孩子带到她家里吃饺子。结果他飞快吃完之后把小嘴巴一抹,说阿姨你快带我回家,我阿妈还在家里等我,她会担心的。那个时候他才三岁呢,你说是不是很聪明?

  因为我没钱,就常常带着青青回我妈妈家蹭饭吃,我妈家住在龙岗,每次回家我们娘俩都要在皇岗转357路车,有时候车上挤得要命,我抱着他很吃力,青青就趴在我耳边悄悄地说,阿妈啊,等我以后长大了,就买一辆357路车送给你,你就可以自己开着车去找阿婆了,这句话烫得我心都热了。

  「分离」“那天风雨交加,还打着很大的雷,我觉得是老天在帮我哭呢。”

  南都:你家里人是怎么看待你收养青青的?

  邱婆婆:他们不赞成,我的弟弟妹妹都骂我,我妈也不高兴,让我赶紧把青青送回去,说我已经够穷了,还要带一个拖油瓶,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但我是家里的大姐,我就厚着脸皮带着他,没钱的时候就死皮赖脸回去吃饭,他们也没那么强烈地反对了,后来也就由着我了。

  青青跟着我回家的时候,我弟弟妹妹都爱叫他“拜仔”(客家话,意指有残疾的儿童),他心里知道他们在笑他,就可怜巴巴地牵着我的衣角说,阿妈,我们快点回自己家吧,再后来我也很少回龙岗的家了。

  南都:但后来你为什么又在青青八岁时把他送回福利中心了呢?

  邱婆婆:那个时候青青老是犯病,抽搐得越来越厉害,常常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后来就有人劝我,说在福利院青青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我想这也是为了孩子好,心一横,就把青青送过去了。那天是2001年4月10日,我跟我弟妹一起去的,那天风雨交加,还打着很大的雷,我觉得是老天在帮我哭呢。

  南都:你真的舍得青青吗?

  邱婆婆:舍不得,青青走了之后,我就天天哭。我每天都去看他,那个时候我没有钱,每天就煮一点猪肉,带一点点水果,为了省五块钱的车钱,就一个人慢慢走到福利中心去。

  他每次看到我就哭,有一次他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头上磕碰了好大一个包,我难受得恨不得自己替他去受这个罪。我给他带的玩具,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搞烂了,青青有天跟我说,他每天都要拜天阿公的,让天阿公转告我阿妈,赶紧把我领回家吧,我听到这个的时候,心都要散掉了。

  过了四个月,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去找了福利院领导,说你把孩子还给我吧。当时青青发病得厉害,好几次都很危险了,福利中心就跟我讲,如果这个孩子你领回去之后还是活不了,你就打个电话回来,后事不用你操心。我说,只要你让我把我儿子交还给我就好,我会照顾好他。

  「坚守」“他陪着我,我心里也就有了寄托。”

  南都:听说青青回家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搭理你?

  邱婆婆:是啊,气鼓鼓的,都不愿意叫我阿妈了,每次都叫我喂。他可人小鬼大呢,说福利院的主任说了,你不是我的阿妈,她才是我的阿妈。我就跟他赔笑脸,我说你叫我什么都可以,只要你争气、长命就好啦。

  南都:当时青青要看病,你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捡破烂的吗?

  邱婆婆:他那时候脑瘫病就开始很严重了,几乎每天都要往医院跑,医院的医生看我可怜,医药费能免的都帮我免了,护士啊,病人啊都会塞点钱,福利中心也有补贴的,那时候我弟弟偷偷塞了我2000块钱,让我出去旅游,我就把钱拿出来给青青治病。但我寻思着钱还是不怎么够,就出去拣点塑料瓶子换钱,那个时候瓶子三分钱一个,我每天可以从废品中心换回一块钱,有时候碰到好心人会送点菜给我们,有菜我们回家就能吃得很好了。

  南都:这种生活,你会觉得苦吗?

  邱婆婆:不苦,怎么会苦呢?青青每天跟我一起捡破烂,我们每天回家还能在一起说话,说每天遇到的人啊,好玩的事情啊,他陪着我,我心里也就有了寄托。那个时候我去商场捡破烂,他就跟那里的保安一起玩,大家也都喜欢他。他也很懂事的,为了怕他发病喘不过气,家里备了氧气袋,我不在家的时候,他就自己在床上抱着氧气袋子,还让我不要担心他。

  南都:最开始送青青去医院的时候,为什么不叫人帮你呢?

  邱婆婆:我觉得我的命苦,先是眼睛被弄瞎了,后来老公又不要我了,我这种人会拖累到别人的,所以能不麻烦人家就不要麻烦人家了。后面实在是背不动青青了,才叫保安和义工来帮忙。

  「期待」“如果他的亲生父母愿意把他领回去,我都没二话的。”

  南都:这么多年来,青青的父母都没露面吗?

  邱婆婆:没有,他出生时的衣服裤子我都留着,还有他出生时包裹的大毛巾,我也通过媒体找过他的爸爸妈妈,但是没有人过来。我现在身体不好,眼睛也快瞎了,如果他的亲生父母愿意把他领回去,我都没二话的。

  南都:你现在需要什么经济帮助吗?

  邱婆婆:不需要,现在福利中心和残联都给我们补贴的。不过青青很怕寂寞,他爱打电话,如果有人愿意来陪他玩,帮他手机里充点话费就好。

  ■对话义工

  南都:你们是什么时候接触青青的?

  朱朱(深圳义工联义工):最早的义工应该是在他八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帮忙了,一路看着他被他妈抱着走,牵着走,现在能够慢慢地自己走。邱阿姨人情重,每次我们来,一定要端茶倒水,或者塞你几个水果,这家人撑到现在真是不容易。

  南都:他好像很喜欢你们?

  朱朱:是啊,他这个病又不能出门,每次我们来,他都手舞足蹈,很开心的。有一次有个来看他的义工来晚了点,他又急,不停地打电话,那个义工就说,我已经在楼道里面要上来了,他一兴奋就忽然犯病了,咕咚一下倒在地上,把那个义工吓得不轻。我有时候喜欢跟他开玩笑,说你这么靓仔,要不要娶媳妇啊,他就很腼腆地笑,还很不好意思地说,切。

  我经常帮他剪头发,小的时候剪刀碰到头皮他就会发抖,因为他的大脑对外界刺激敏感,但现在他都尽量克制自己不抖了,因为他知道我也紧张,这孩子还真是长大了。

  AⅡ04- 05版采写:南都记者文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